周海峰 (孝感市婦幼保健院,湖北 孝感 432000)
腦電雙頻指數主要是基于成人腦電圖基礎上開展的衍生監測,麻醉的深度可以通過腦電雙頻指數清晰顯示出來,通過腦電雙頻指數的指導可以在不影響效果的前提下有效減少麻醉藥物劑量,還能減少術后并發癥,因此常被應用于成人手術麻醉監測中[1]。兒童階段由于大腦皮層尚處于不斷分化的過程,因此對于何種雙頻指數指導全身麻醉手術患兒蘇醒期監測喉罩拔除目前尚未明確[2]。既往研究顯示:全身麻醉患兒蘇醒階段采用腦電雙頻指數(60~70)監測進行拔除喉罩可減少并發癥,提高安全性[3],但是目前關于此方面的研究仍較少,缺少實證研究,本文主要探討不同腦電雙頻指數指導下結合右美托咪定對全身麻醉患兒蘇醒期喉罩拔除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7月~2021年10月收治的100例采用全身麻醉的手術患兒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年齡3~14歲,ASA分級Ⅰ級~Ⅱ級,配合良好,均符合全身麻醉的指征,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臨床資料不全,呼吸道感染、哮喘,腦部發育緩慢及障礙患兒。根據患兒手術先后順序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見表1,兩組患兒基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經過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

表1 兩組患兒基本情況比較[n(%),n=50]
1.2麻醉方法:所有患兒給予全身麻醉(喉罩插管),入室后進行心率、呼吸、血氧飽和度、血壓、腦電雙頻指數等監測,麻醉前10 min注射阿托品注射液(華中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42021498,規格:1 ml∶1 mg)0.02 mg/kg,咪達唑侖注射液(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31037,規格:2 ml∶2 mg)0.1 mg/kg,嚴密監測患兒的生命體征。麻醉誘導:舒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4172,規格:2 ml:100 μg(以舒芬太尼計)],0.3 μg/kg,順阿曲庫銨(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60869,規格:0.002 kg)0.1 mg/kg,丙泊酚(西安力邦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10368,規格:10 ml:100 mg)2 mg/kg,PVC模式通氣,設定參數:吸氣壓力11 cmH2O,通氣頻率設定為16次/min,氧流量設定為1.5 L/min,呼吸比設定為1∶1.5,呼氣末CO2設定為35~45 mmHg。手術過程中均給予全憑靜脈麻醉,丙泊酚與瑞芬太尼持續靜脈泵注。腦電雙頻指數保持45~60范圍,術畢前15 min靜脈滴注右美托咪定(四川國瑞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10097,規格:2 ml:0.2 mg),劑量:0.2 μg/kg,術畢前10 min停止泵入麻醉藥物。手術結束后蘇醒期,對照組腦電雙頻指數在60~65時將喉罩拔除,研究組則在腦電雙頻指數處于75~80時拔除。拔除后如果出現喉部痙攣等并發癥則應當及時給予對癥處理。
1.3觀察指標
1.3.1生命體征:術前及拔管后采用心電監護儀監測患兒心率、平均動脈壓、血氧飽和度(SpO2)、收縮壓。
1.3.2并發癥:比較兩組患兒拔管后嗆咳、屏氣、SpO2<93%、喉痙攣發生率。
1.3.3躁動及疼痛評分:①以小兒麻醉蘇醒期躁動評分量表(PAED)對患兒躁動嚴重程度進行評估,主要分為:與評估者是否存在眼神交流;是否存在焦躁不安情緒;焦躁不安情緒是否無法安撫;行為是否有目的性;對周圍環境具備的認知情況。總計分0~20分,當PAED評分≥12分則判定為蘇醒期躁動。②以嬰兒和兒童疼痛評估的量表(FLACC)對患兒疼痛程度進行評估,主要分為面部表情、腿部動作、體位、哭鬧與呻吟、可安撫的度。總計分0~10分。總計分越高說明疼痛程度越高。

2.1術前及拔管后生命體征指標比較:術前兩組患兒平均動脈壓、心率、血氧飽和度、收縮壓等指標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拔管后研究組患兒平均動脈壓、心率、血氧飽和度、收縮壓等指標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患兒術前及拔管后生命體征指標比較
2.2并發癥比較:研究組、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14.00%、16.0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并發癥比較[n(%),n=50]
2.3兩組患兒蘇醒期躁動評分及疼痛評分比較:研究組患者PAED及FLACC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PAED及FLACC評分比較[n(%),n=50]
目前臨床上對于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后拔除喉罩的時機尚未明確,小兒全身麻醉的圍拔管期,麻醉逐漸變淺,口腔和氣管等刺激導致氣道的反應性增強,心率加快,增加心肌耗氧量,使麻醉風險提高。喉罩拔除是麻醉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經驗豐富的麻醉醫生可根據臨床經驗選擇患兒拔除喉罩的時間,但是拔管的指征不明確、時間不恰當極易造成患兒喉部痙攣、嗆咳、低氧血癥、屏氣等并發癥的發生,造成創口出血,嚴重的甚至出現麻醉意外[4-5],因此,采取探究合適的指標指導小兒全身麻醉的喉罩拔除對于降低麻醉風險具有積極作用。
右美托咪定屬于α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在麻醉過程中主要在腦干藍斑中產生作用,從而達到鎮靜鎮痛以及抗焦慮的效果,可避免因手術應激而引起的神經內分泌功能紊亂,既往研究表明使用右美托咪定可有效減少全身麻醉患兒喉罩拔除時的并發癥[6]。
腦電雙頻指數主要是應用于手術中麻醉深度以及鎮靜水平的監測,監測具有無創性,其原理是在整合各變量的前提下通過數學方法統計分析腦電圖功率與頻率,從而對麻醉深度以及鎮靜情況進行監測,在成人麻醉監測中應用較為廣泛,不僅可以反映麻醉深度,還可以通過反映的指標來指導控制麻醉藥物劑量的使用,減少術后并發癥[7]。研究[8]顯示:腦電雙頻指數應用于患兒與成年人效果相似,可以更好地指導患兒喉罩拔除,有利于其蘇醒,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在圍蘇醒期腦電雙頻指數可以判斷患兒的麻醉深度和鎮靜程度,可以準確反映其大腦皮質的活動,不干擾患兒的生理指標,因此,對于全身麻醉的患兒做好腦電雙頻指數的監測工作具有積極的意義。通過腦電雙頻指數可以對蘇醒期患兒麻醉藥物在大腦皮層中的作用效果作出準確地反映,且對于鎮靜藥物濃度的敏感性較高,可對麻醉深度作出準確地反映,但給予全身麻醉的患兒在蘇醒期腦電雙頻指數過高或過低都對其蘇醒有一定的影響[9]。腦電雙頻指數為0時,代表患兒處于完全無腦電活動狀態,而指數<40時則代表處于深麻醉狀態,指數在40~60范圍時代表處于臨床麻醉狀態,指數在61~80范圍時代表處于淺麻醉狀態,指數81~100則表示清醒作態。在臨床麻醉中由于需要考慮患兒拔除喉罩后能夠盡快恢復條件反射,以降低麻醉風險性,所以部分醫生更傾向于將喉罩拔除的時機選在患兒清醒狀態時,筆者認為在清醒狀態下將喉罩拔除有可能會刺激機體釋放兒茶酚胺,分泌皮質醇增加,增加麻醉風險[10]。當患兒處在深度麻醉狀態下對其進行喉罩拔除能夠降低恢復期出現喉痙攣、咳嗽等發生,但是此時起到保護反射還沒有回復,容易引起上氣道梗阻以及吸氣性呼吸困難,因此在對喉罩拔除過程中建立意識與呼吸道保護性反射恢復之間的平衡至關重要[11]。本研究顯示腦電雙頻指數在75~80范圍內聯合右美托咪定指導全身麻醉患兒拔除喉罩,血氧飽和度、收縮壓水平較對照組顯著提高,平均動脈壓、心率水平更優,躁動評分、疼痛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說明將腦電雙頻指數維持在75~80范圍內聯合右美托咪定更有利于患兒血壓、心率等生命體征的穩定,減少麻醉意外,尤其是減輕對心腦血管的損害,減少蘇醒期躁動及疼痛,提高麻醉的安全性,綜上所述,腦電雙頻指數在75~80范圍內聯合右美托咪定指導小兒全身麻醉拔除喉罩,可有效維持患兒的生命體征,降低拔除喉罩后的并發癥發生率和麻醉風險,減少蘇醒期躁動及疼痛,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