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醒,謝有歡 (佛山市南海區桂城醫院婦產科,廣東 佛山 528000)
子宮內膜息肉(EP)是常見的婦科疾病,多發生于中年女性,發病率為10%~30%,目前EP的常用療法為宮腔鏡下EP電切術,其療效已逐漸被認可,但術后常易復發,因此有效預防EP復發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1]。目前有研究顯示,口服孕激素是預防宮腔鏡下EP電切術后復發的常用療法,可有效改變患者激素水平而起到預防復發的作用[2]。也有研究表明,放置曼月樂環對宮腔鏡下EP電切術后復發也具有良好的預防作用[3]。但目前關于預防宮腔鏡下EP電切術后復發的方法尚無統一的標準且存在爭議,本研究通過對宮腔鏡下EP電切術后的患者分別給予口服孕激素與放置曼月樂環治療,比較二者對復發的預防作用,從而為臨床提供參考。
1.1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在我院行宮腔鏡下EP電切術治療的患者120例,依據隨機表分為孕激素組和曼月樂組各60例。納入標準:①年齡>18歲、<50歲,有性生活史的女性;②宮腔鏡檢查及術后病理檢查確診為子宮內膜息肉并均接受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息肉電切術治療;③無合并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病、盆腔嚴重感染等疾病。排除標準:①近6個月有激素、免疫、抗感染等治療史;②有生育需求者;③有心、肝、腎等功能不全者;④不接受12個月隨訪或中途退出者。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孕激素組術后給予口服孕激素治療。口服地屈孕酮(荷蘭Abbott Biologicals B.V.公司,批準文號:H20170221,10 mg/片)10 mg/次,2次/d,持續10 d,共3個月。曼月樂組術后于第1次月經來潮第5天,給予曼月樂環(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40088,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放置治療,患者取仰臥位,打開雙腿,常規撐開陰道和暴露子宮頸,放置曼月樂環于子宮腔內。
1.3指標觀察:所有患者均以電話、復診的方式隨訪12個月,并于治療后3、6、12個月當月月經干凈后5 d復診,復查陰道超聲了解子宮內膜厚度及息肉復發情況,并了解月經及不良反應情況。

2.1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孕激素組和曼月樂組年齡、病程、EP直徑及數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子宮內膜厚度比較:治療后3、6、12個月兩組子宮內膜厚度低于治療前,治療后12個月曼月樂組子宮內膜厚度低于孕激素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6個月兩組子宮內膜厚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子宮內膜厚度比較
2.3兩組患者月經復常、息肉復發比較:治療后3、6個月兩組月經復常率、息肉復發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12個月,曼月樂組月經復常率高于孕激素組,息肉復發率低于孕激素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月經復常、息肉復發比較[n(%),n=60]
2.4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孕激素組和曼月樂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n(%),n=60]
目前EP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主要與雌激素升高、孕激素下降有關,其主要由子宮內膜腺體和含血管纖維化內膜間質局限性增生所致,可導致經量增多、經期延長、陰道不規則流血等,且約5%患者存在惡變傾向[4-5]。
目前,宮腔鏡下EP電切術是常用的術式,可有效切除病灶組織,具有操作簡單、創傷小、恢復快等優點,已逐漸被廣泛應用于臨床中[6-7]。但在臨床治療中,盡管宮腔鏡手術能切除子宮內膜息肉,但不能徹底去除病因,對子宮內膜局部雌孕激素代謝失調無顯著改善作用,易導致術后復發[8-9]。有研究表明,EP切除術后補充孕激素可改善EP患者孕激素水平,有利于使子宮內膜萎縮并抑制其生長,從而產生預防復發的作用。但臨床常用方法有口服孕激素、放置曼月樂環,目前尚無統一標準,故選擇合適的方法是人們關注的熱點[10-11]。
本研究通過比較宮腔鏡下EP電切術后口服孕激素與曼月樂環對復發的預防作用,發現孕激素組和曼月樂組治療后3、6、12個月子宮內膜厚度低于治療前,兩組治療后3、6個月子宮內膜厚度、月經復常率、息肉復發率基本相同,表明宮腔鏡下EP電切術后口服孕激素與曼月樂環治療均可改善患者子宮內膜厚度、月經情況,均有利于預防復發,本研究與黃杭珍等[12-13]的研究相一致,該研究顯示口服孕激素、曼月樂環對EP切除后復發具有良好的預防作用。相關研究報道,口服地屈孕酮等孕激素可有效補充EP患者體內缺乏的孕激素,有利于改善雌孕激素代謝平衡,從而對EP切除后復發起預防的作用[14]。也有研究顯示,EP切除術后于患者體內放置曼月樂環可緩慢而穩定地釋放低劑量的左炔諾孕酮(20μg/d),有利于改善患者孕激素水平而抑制子宮內膜增生,從而達預防復發的作用[15]。因此,本研究認為宮腔鏡下EP電切術后口服地屈孕酮或放置曼月樂環治療可能均能夠有效改善患者孕激素水平,改善了雌孕激素代謝平衡,有利于抑制子宮內膜生長,從而達預防EP復發的作用。 本研究還發現治療后12個月,曼月樂組子宮內膜厚度、息肉復發率低于孕激素組,曼月樂組月經復常率高于孕激素組,表明與口服地屈孕酮比較,放置曼月樂環對宮腔鏡下EP電切術后復發的遠期預防效果更好。這可能由于口服地屈孕酮為短期、暫時性治療,部分EP患者停藥后,孕激素水平又出現下降,使雌孕激素代謝失衡,導致子宮內膜再次局限性增生,甚至出現復發;而宮腔內放置曼月樂環后,該環能夠在EP患者子宮內長期、持續性地釋放低劑量的左炔諾孕酮,可持續有效地改善患者孕激素水平,有利于長期有效地抑制子宮內膜局限性增生,從而能更長久地預防EP復發的發生。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孕激素組和曼月樂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均低于10%且基本相同,表明宮腔鏡下EP電切術后口服孕激素與曼月樂環治療的安全性相當,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宮腔鏡下EP電切術后口服孕激素與放曼月樂環治療均可改善患者子宮內膜厚度、月經情況,有利于預防復發,且安全性好,但曼月樂環遠期效果更好,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