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雙城 董銘 青木 柳玉鵬

英國19日經歷該國前所未有的高溫天氣,40.3攝氏度的溫度創下歷史最高紀錄。酷熱不但打亂正常生活,還讓消防員不得不面對“二戰以來最繁忙的一天”。而這樣的場景不僅出現在英國,整個歐洲以及美國都在“燃燒”。面對這場氣候災難,英國執政黨正忙于黨首克選,已宣布辭職的首相約翰遜顯得無心應對。法國總統馬克龍20日前往火災一線視察,被質疑“動作太慢”。心想把美國塑造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問題“領導者”的美國總統拜登,在分裂的國內政治環境中,拿不出什么切實措施。一場罕見高溫,“烤”驗了這些西方政客。
約翰遜:三次缺席應對高 溫會議
英國《獨立報》報道稱,英格蘭地區林肯郡的科寧斯比19日錄得40.3攝氏度,創下英國有史以來的最高氣溫。此外,該地區至少34個氣象站錄得的氣溫都打破38.7攝氏度的最高溫紀錄。酷熱天氣在倫敦等多地引發火災。英國《每日鏡報》20日的頭版刊登了小鎮溫寧頓多座房屋著火的照片,稱“英國正在燃燒”。倫敦市長薩迪克?汗20日對天空新聞說:“昨天是二戰以來倫敦消防局最繁忙的一天。”19日,倫敦消防局宣布發生“重大事件”狀態。
罕見高溫讓英國人的生活陷入混亂,一些學校被迫關閉、火車減速、醫院手術被取消。倫敦北部的盧頓機場因為跑道融化,飛機不得不暫停起降。
政府的應對不力令民眾的不滿情緒隨氣溫上升。英國《金融時報》20日報道稱,英國交通大臣沙普斯當天為首相約翰遜進行了說辛護,后者最近一連三次缺席關于高溫天氣的部長級緊急應變小組會議,卻花時間參觀皇家空軍,并乘戰斗機飛上天空。對此,沙普斯聲稱:“歐洲正在發生一場戰爭,他為什么不該去看看皇家空軍?”
俄羅斯“自由媒體”嘲諷說,英國媒體從病態的“俄羅斯恐懼癥”轉變為報道“地獄般的高溫”,在歷史性的熱浪到來之際,執政的英國保守黨卻處于一場嘈雜的黨首競賽中,沒有人把應對極端高溫作為優先事項。薩迪克?汗20日批評競爭保守黨黨首的候選人忽視氣候變化這個“房間里的大象”。
馬克龍:火燒一周才去視察災情
和英國一樣,歐洲其他國家也遭受炙烤。“一場酷熱的世界末日正席卷法國。”法國《世界報》稱,多個城市氣溫超過40攝氏度,伴隨熱浪而來的,是空氣污染也達到頂峰。法國《費加羅報》報道說,自7月12日以來在該國西南部吉倫特省肆虐的兩場大火已燒毀兩萬多公頃森林植被,火舌“如怪物般吞噬一切”。
當地時間20日下午,馬克龍趕往吉倫特省視察災情。《費加羅報》報道說,有人批評政府部門反應不夠及時,“直到周三,馬克龍才挽起袖子趕到災情一線,這也太慢了”。
德國《明鏡》周刊報道稱,一場大火導致希臘局勢危急。19日晚,強風將雅典東北部的一場小火吹成大火,4個城鎮的居民不得不被疏散。荷蘭則出現一幅不同尋常的景象:19日,街上到處都是垃圾。哈登堡市政府宣布撒鹽不是因為地滑,而是為了冷卻瀝青。
在葡萄牙和西班牙,高溫迄今已奪走超過1500人的生命。西班牙2萬多公頃土地燒成灰燼,有當地村民對四班牙《國家報》表示,“火勢十分可怕,差不多失控了。”法新社報道稱,冷空氣20日襲來,從葡萄牙到英國的人們都松了一口氣,但數千名消防員仍需繼續處理多國在經歷數月的干旱后,于最近幾天爆發的大規模火災。
拜登:想當應對氣變“領導者”的機會正在耗盡
當地時間20日,拜登前往馬云諸塞州參觀一座由燃煤電廠改造的海底電纜制造廠。英國《衛報》稱,隨著高溫席卷美國,一拜登面臨宣布國家氣候緊急狀態的壓力,這能讓他在未經國會批準的情況下動用聯邦資源應對氣候變化問題。拜登一直試圖向選民發出信號,以表明他正在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然而,白宮發言人讓-皮埃爾說,本周不會有關于氣候緊急狀態的聲明。
在拜登視察之際,前所未有的大火包圍了阿拉斯加。與此同時,熱浪也沒有減緩的跡象。CNN20日報道稱,至少1/3的美國人處于高溫預警中,未來幾天約有2.65億人將經歷32攝氏度以上的高溫。
皮尤調查中心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拜登任總統一年多以來,公眾對政府應對氣候變化問題感到不滿:47%的人說這些政策把國家帶向錯誤的方向。“拜登試圖引領全球的時間正在耗盡。”CNN稱,聲稱要拯救地球的拜登發現自己陷入熟悉的境地:由于民主黨在參議院的優勢只是弱多數,民主黨參議員曼欽以一人之力破壞了應對氣候變化的議程,共和黨人逢拜登必反以及最高法院的保守主義,使他無法通過法律來緩解氣候變化危機。而且政客往往不會拿自己的職業生涯冒險,去換取可能在他們離開政壇多年后才能得到的回報。▲
環球時報2022-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