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5G技術的出現,推動了信息技術的創新,對各行各業產生了深遠影響,電子商務依托互聯網實現不斷發展,隨著5G時代的到來,電子商務勢必發生巨大變化。本文通過分析當前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三個維度進行探討,探索出一條5G時代人才培養的創新路徑,文章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闡述:(1)轉變教學理念,明確符合當代大學生的教學目標。(2)教學內容與崗位對接,實現高職電商畢業即就業。(3)創新教學模式,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輔助人才培養。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的人才培養與5G技術相結合,旨在培育出適應新時代發展的行業人才,助力電子商務的創新發展。
關鍵詞:電子商務;人才培養;高職院校;5G技術
本文索引:陳中明.<變量 2>[J].中國商論,2022(13):-165.
中圖分類號:F272.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2)07(a)--03
2018年,教育部印發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明確指出:“發揮技術優勢,變革傳統模式,推動新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不僅實現常態化應用,更要達成全方位創新”。作為新興技術的代表,5G網絡的出現,推動了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的發展,同樣給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帶來了深遠影響。《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要點》強調,要“加快推動教育信息化轉型升級,積極推進‘互聯網+教育’,堅持高質量發展,以教育信息化支撐和引領教育現代化”。5G技術不僅影響著傳統教育,還影響著眾多基于網絡發展的教育形式,電子商務專業與互聯網的發展密不可分,同樣受到5G技術的影響。
所謂人才培養模式,是為實現培養目標采取的培養過程的構造樣式和運行方式,主要包括專業設置、課程模式、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等構成因素。高職院校電商專業需要從上述幾個維度進行思考和探索,結合5G技術創新人才培養路徑。
1 高職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2011年,電子商務納入“十二五”規劃新興產業至今,已取得一定的成績和行業積累,電子商務仍然處在快速發展的階段,5G網絡技術更是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5G對電子商務的影響,不僅體現在行業發展和工作崗位上,還影響著高職院校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當前,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不利于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
1.1 教學目標與行業發展不匹配
伴隨5G技術的出現,電子商務行業迎來了全新發展熱潮,5G網絡更快的加載速度能夠實現視頻質量的提高,同時基于5G技術的電商直播、VR&AR線上虛擬體驗、智慧物流和移動支付等全新形式也大大優化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但受制于傳統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許多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在開展人才培養工作中并未充分考慮新技術的變革對行業發展的影響,仍然以培養傳統技能型人才為目標,而忽視了電商行業也在與時俱進。例如,5G技術已深入影響整個行業的布局,2019年直播電商的高速發展,5G網絡更是推動其成為電商營銷的一大利器。如果在人才培養的目標制定上忽略行業發展,就不利于學生的未來就業,也無法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從而阻礙教學目標的達成。
1.2 教學內容與工作崗位不匹配
新時代的高校人才培育策略,要注重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專業拓展課程、專業實踐課程四位一體的發展策略。5G技術對行業發展的影響,將直接改變電商行業人才的工作崗位,除了傳統電商就業崗位外,包括美工、客服、運營等會受到5G技術的影響而調整工作內容,還催生了圍繞短視頻創作、直播營銷及物聯網等領域的工作內容。但是在教學內容上,不少院校仍然存在沿用傳統教學內容,不管是在理論知識的更新還是在技能實訓的開展上都存在設置固化、內容滯后于企業需求的問題,沒有真正和崗位實際相匹配。比如,在講解電商網絡安全內容時,仍然重點聚焦在傳統電商平臺安全與支付安全問題,沒有結合當下大學生群體普遍使用的抖音、小紅書等新發展的平臺,也沒有結合5G技術環境下的直播與內容創作存在的安全問題進行說明,與學生未來就業的崗位不匹配。
1.3 教學方法與學生學情不匹配
電子商務作為高職財經商貿專業,相較理工科專業的強實操性和邏輯性,在人才培養上如果僅以講授法進行授課,就會讓學生覺得非常“虛”。另外,由于高職學生普遍存在文化素質較低、基礎知識相對薄弱、學習自覺性差等問題,對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不高、學習動機的驅動力不強,如果單純依靠教師講授,即使增加案例與視頻學習,也無法完全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很難達到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的人才培養要求。如何將這種“虛”轉變為“實”,讓他們真正覺得學有所獲,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幫助其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提升能力水平,是人才培養的關鍵。因此,在教學方法上必須創新,在當前5G技術背景下,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以滿足新時代大學生發展和學習的需求。
2 5G技術背景下高職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創新舉措
2.1 轉變教學理念,明確符合當代大學生的教學目標
5G技術的發展,加速了包括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應用,在這樣的背景下,高職院校要培養出具有創造力、綜合素質高、技能技術過硬的人才,前提一定是要轉變原有的教學理念。在注重培育職業道德、提高職業素養的基礎上,更要思考如何結合當前行業發展和新技術變革開展教學。結合“十四五”規劃、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等國家政策及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標準,傳統課堂教學可以適當弱化,轉變為更具有實踐性的虛擬仿真實訓和校企合作基地實操,本著“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理念,培養“懂理論、強實戰、高素質”的電子商務人才。
同時,需要明確的是,教學目標的確定一定要結合行業的發展,因此教學目標并非一成不變,一定是與時俱進、順應時代和崗位需要的。具體操作上可以從學生的學情分析、企業行業調研、政策方針解讀等維度進行思考,將專業課程的目標分解為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養目標三大目標。例如,在知識目標上,可以適當增加基于5G網絡的電商直播技巧、分屏直播操作和虛擬直播間的搭建等;在能力目標上,可以補充企業實踐,挑選部分學生參與真實企業的工作;在素養目標上,可以通過分享前沿技術手段助力電商開展,包括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等,讓學生了解大國崛起,提高學生的愛國情懷。
2.2 教學內容與崗位對接,實現高職電商畢業即就業
隨著5G網絡的發展,電子商務的相關工作與內容也在不斷更新變化,電商專業的教學內容優化與更新要與時代接軌,與當前電子商務行業最前沿的技術相適應,以滿足當代大學生學習的需要和未來工作的需要。因此,在5G技術背景下,高職院校應當結合當前電商工作崗位就業需求調整教學內容,以適應行業趨勢的變化和工作內容的調整。這不僅要求高職院校的電商專業在上述四位一體的課程內容上更新專業理論知識、添加企業崗位培訓和引入最新實訓內容,還要求在優化教學內容時注意與5G等新興技術相匹配的工作崗位對接,實現電子商務專業大學生真正做到畢業即就業。
教學內容的完善與優化,主要通過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深度開展校企合作,培育行業企業需要的人才。高職院校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工作,應當充分分析當前行業發展趨勢、社會就業形式及企業用人標準,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學內容的調整,不但要優化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工作,而且要實時關注行業企業發展變化和當前企業面臨的實際問題,培育能夠為企業解決問題和適應崗位需求的優秀人才。另一方面,融入行業前沿技術,培育適應未來崗位的人才。在教學內容更新上,不僅要結合當前行業需求,還要考慮未來發展需要,可以在結合行業專家調研和國家大政方針的基礎上,提前做出謀劃,培育適應未來3~5年工作崗位的電商人才。例如隨著全國5G基站的不斷建成,一二線城市的網購滲透率接近飽和,使得電子商務逐步向三四線城市滲透,將成為電商“渠道下沉”的主戰場。在教學內容的更新上可以結合這一特點,除了講授傳統電商行業應用外,還可以適當添加農村電子商務、社區零售等內容以補充針對不同市場的電商選品策略。
2.3 創新教學模式,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輔助人才培養
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學情與當前行業企業發展需求的基礎上,針對電子商務人才培養過程中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與素養目標三大目標,結合5G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創新提出“理虛實證”一體化教學,具體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理——創新理論授課教學模式。改變以往單一的課堂授課教學模式,充分利用5G網絡的高速率、低延時、泛在化等特點,采用形式和內容更為豐富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以“平臺+資源+直播+互動”提高教學效果。創建高效直觀的課程學習平臺開展專業教學,5G網絡可以實現內容的高速加載和視頻的高清要求,提高學習效果。同時,創新采用“學習超市”的形式,既有必看必學的內容,又有選看選學的材料,為學生提供既豐富多彩又可個性化選擇的“學習超市”。另外,依托5G技術,實現了直播教學更為高效,針對教學內容的重點與難點,通過騰訊課堂直播集中授課與QQ屏幕分享個性化輔導相結合。同時,為幫助學生掌握企業真實應用,采用雙導師制,企業導師直播講解企業具體實操和分享企業真實案例,提高學生認知。
(2)虛——虛擬仿真技術應用于教學實訓。為提高學生的電子商務專業技能,在5G技術背景下可以通過創新開發虛擬仿真實訓系統,幫助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與實操,通過虛擬仿真系統進行“假做”,對接真實崗位需求,提高學生操作實踐能力,進一步掌握知識和技能。例如,在講授電子商務調研方法與技巧時,為解決學生受疫情影響無法外出實地調研的問題,可通過“電子商務調研虛擬仿真系統”,讓學生參與到“線下”調研。在訓練直播技巧時,“虛擬直播間”解決了學生無法真正進行直播帶貨的問題,在系統中可以通過平臺選擇、直播場景設置、活動貼紙、動畫特效等模擬真實直播間,提高學生的直播實戰能力。此外,教師可利用5G+AR技術,為學生提供與環境的交互,喚醒學生多重感官參與體驗,增強其對真實環境的感知。
(3)實——校企協同開展企業實踐。通過校企合作企業真實項目開展“真做”,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本校以校企合作企業某服裝貿易公司的真實項目為主線,采用雙導師制,讓學生參與到企業真實選品、渠道選擇及產品定價等業務中,共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5G網絡使得企業導師不用親臨現場也能通過直播形式參與教學,傳授企業知識。例如,5G技術實現直播無延時和高清晰度,使得直播成為電商企業買貨的重要手段,在講授電商爆款產品打造知識點時,讓學生結合知識點選擇具備爆款潛力的產品,并運用所學知識“直播產品講解五步法”進行直播營銷打造爆款,同時企業導師進行指導教學,幫助學生提高職業技能。
(4)證—— “1+X”證書融入人才培養。5G技術的發展,豐富了高職電子商務學生技能競賽和“1+X”考證項目,以直播為例,在技能競賽與“1+X”考證均有體現。高職院校電商人才培養,可組織學生參加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技能大賽和“1+X”電子商務數據分析 (中級)職業技能考證項目及“1+X”直播電商 (中級)職業技能考證項目。人才培養內容對接大學生技能競賽和“1+X”證書,讓學生學會教學內容的同時,能夠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相關競賽及“1+X”考證當中,為大學生就業提供支持,既符合人才培養的時代性特征,又讓學生掌握了“1+X”考證的相關技能。
3 結語
5G技術加速了電子商務的發展,電商企業需要調整自身的業務結構和崗位工作才能適應新技術帶來的變化。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作為為企業輸送電商人才的源頭,在開展人才培養工作時,必須順應5G時代行業發展趨勢,通過轉變教學理念、明確教學目標、更新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等,才能培育出符合行業發展、滿足企業用人需求和適應時代發展的電商人才。5G技術背景下,電商人才培養研究旨在為當前電子商務行業輸送高質量人才,為電商行業的不斷發展和中國經濟的穩步提升提供有力支撐。
參考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通知[EB/OL].2018-04-18.http://www.moe.gov.cn/srcsite/ 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要點》發布[J].中國教育網絡,2019(4):6.
吳曉姝.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商情,2013(15):100-101.
劉祥鳳.基于產教融合背景下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研究[J].中國商論,2021(8):187-189.
楊琴,蔣志輝,何向陽,等.“5G+智慧教育”視域下的教師支持服務模式構建與行動路徑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20(1):87-94.
余花,陳士磊.5G+互聯網背景下電商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J].商場現代化,2021(2):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