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巨大利益的誘惑下,有的商家不惜鋌而走險,生產銷售含有國家明令禁止添加成分的保健食品,這種做法不僅危害消費者的身體健康,生產者也會受到法律制裁。”近日,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區檢察院檢察官夏娟對她辦理的陳某等人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進行剖析時表示,檢察機關要用法治的力量守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治標又治本,無副作用、無依賴性”“重新激活男性腎功能,讓身體永遠保持年輕狀態”……在經銷商的鼓吹下,湖南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予錦囊淀粉囊裝瑪咖黃精粉(以下簡稱“予錦囊”)、予顏蕊黃精葛根固體飲料(以下簡稱“予顏蕊”)、草本樸真牡蠣黃精固體飲料(以下簡稱“草本樸真”)等產品得到不少消費者的青睞,在市場上頗受歡迎。
但是,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反饋,食用后有全身紅腫、腰酸背痛等不良反應。對此,產品銷售商不僅不解決問題,反而宣稱他們的產品有打通經絡的效果,服用之后出現疼痛恰恰說明產品起效了。
果真有如此奇效的“靈丹妙藥”嗎?2019 年,有群眾向常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舉報,稱懷疑“予錦囊”有問題。接報后,該局將舉報人提供的膠囊送到常德市食品檢驗所進行快檢快篩,結果為那非類陽性。隨后,執法人員將該膠囊的樣品送往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湖南有限公司做成分和定量的檢驗,檢驗結果同樣呈那非類陽性。

檢察官在審閱案卷
“西地那非、他達拉非等是治療男性勃起功能障礙等病癥的處方藥,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不當服用可能會傷害消化系統、血液和淋巴系統、神經系統等,對服用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脅。”承辦檢察官介紹,早在2012 年,西地那非、他達拉非就已被列入《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質名單余盒,銷售金額64 萬余元。而孫某同樣在明知產品含有違禁成分的情況下,仍通過網絡平臺向外銷售了760 余盒,銷售金額17 萬余元。
在證據面前,作為企業負責人的陳某對于犯罪事實無力辯駁。但有一個難題擺在了檢察官面前,經銷商劉某、孫某二人謊稱“對添加非法物質毫不知情”“對非法物質可能造成的傷害也毫不知情”,企圖逃避法律制裁。
常德市檢察院及時組織召開行刑銜接會,引導公安機關從產品的危害后果著手,查實了已有多名消費者向劉某、孫某二人反饋,在食用后出現了全身紅腫、腰腿疼痛等癥狀。
同時,經清理劉某與陳某的微信聊天記錄,檢察官發現二人多次聊到產品配比問題,陳某提出過對產品安全問題的顧慮,而劉某卻多次要求增加西地那非等物質的劑量。孫某是學醫出身,對食品保健品類法規政策熟稔于心,更不可能“毫不知情”。孫某在接到那非類物質呈陽性的檢測報告后,第一時間反饋給了劉某。可案發后,二人仍然以陳某提供了產品合格報告為托詞堅稱不知情。
長期從事保健品銷售、多次交流產品添加劑量及安全問題、收到產品含西地那非的檢測報告后仍繼續銷售、銷售過程中不斷收到不良反饋……根據以上種種,檢察官綜合認定了劉某、孫某具有主觀明知。
2021 年7 月,武陵區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判處陳某有期徒刑14 年,并處罰金1600 萬元;陳某甲有期徒刑6 年,并處罰金30 萬元;陳某乙有期徒刑6 年6 個月,并處罰金50 萬元;劉某有期徒刑10 年,并處罰金130 萬元;孫某有期徒刑3 年,并處罰金35 萬元;薛某有期徒刑1 年6 個月,緩刑2 年,并處罰金5 萬元。
一審判決后,陳某等人提出上訴。2021 年12 月,常德市中級法院二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