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玢 劉蓓蓓
舞臺劇,可以定義為呈現于舞臺的戲劇藝術。舞臺劇按內容可以分為喜劇、悲劇和正??;按表現形式可以分為歌劇、舞劇、話劇、啞劇、詩劇、偶發劇、木偶劇等。由于現代科技的進步,不僅舞臺的配套設施日臻完美,而且舞臺自身的功能愈發齊全——燈光的旋、掃、閃,裝置的升、移、搖,音效可以在劇院環繞,影像可以在舞臺升騰;舞臺可以橫移,舞臺可以旋轉,舞臺可以云山霧罩,舞臺可以呼風喚雨。舞臺劇的劇情可以原創也可以根據小說、動漫、電視劇、電影等改編而來。舞臺劇基本上采用“演唱+舞蹈+對白”這樣的形式,再加上是現場演出,所以對演員的要求非常高。另外還不可避免地涉及音樂、劇本、造型、舞臺設計、燈光等專業技能,所以一臺成功的舞臺劇所具備的條件十分苛刻。在舞臺劇表演中的動作、表情、膽量、想象、交流成了舞臺劇演員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
舞臺劇在高等院校青年學生中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尤其是通過舞臺劇的形式能夠反映學生在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中所遇見的熱點、焦點、難點、堵點問題,通過藝術的形式,以正確的思想導向,伴之以靈活多樣、豐富多彩的舞臺劇內容呈現,能夠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符合新時代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的價值標準,進而以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全方位提升,促進專業課程學習積極性、學習能力的提升,達到高等院校學術人才、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要求。舞臺劇在高等院校青年學生核心素養培養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舞臺劇培養高等院校青年學生的人文底蘊與科學精神。高等院校青年學生,尤其是理工科的青年學生,在專業課程學習中,更加注重學科學習,以學科思維處理學習、生活中的各類關系和事務。而舞臺劇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能夠很好地彌補學生在人文底蘊打造以及科學精神培養方面所缺失的感性認識、思想引導、行為規范,因此,可以看出對于高等院校學生,尤其是理工類院校的學生而言,舞臺劇形式對于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作用更加突出,對學生的人文底蘊積累與科學精神培養都有著十分有益的作用。二是舞臺劇培養高等院校青年學生學會學習與健康生活。舞臺劇作為一種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藝術載體,能夠多層面、多角度地反應學生的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以及網絡生活的片段,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在舞臺劇的編排與表演過程中,通過具體情節,能夠觸動、引導學生學會學習與健康生活,能夠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和解決在生活中所遇見的各類問題、各類情況,使學生能夠有正確的價值觀、用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去面對和處理好學習、生活中的問題。因此,舞臺劇是以一種無形的思想教育形式發揮著思想教育與核心素養培養的作用。三是舞臺劇培養高等院校青年學生的責任擔當與實踐創新。舞臺劇具有時代性的顯著特征,尤其是在新時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青年學生更應從自身專業出發,勇于責任擔當,敢于實踐創新,舞臺劇以其直觀、感性的方式,引導和培養學生所需要的新時代青年學生所需要具備的品質,進而培養了青年學生的核心素養。
舞臺劇在高等院校青年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過程中有著作用突出,效果顯著、引發共鳴、激勵前行的作用。因此,在具體實施中,應精心謀劃、強化組織、動態修正、客觀評估,以保證舞臺劇從劇本編寫到演出完成全過程的實效。一是舞臺劇培養高等院校青年學生核心素養的實施應精心謀劃。舞臺劇作為校園生活中的重要內容,其發揮的引導作用不容忽視,在實際編排組織過程中,應精心謀劃,從選題做起,充分調查研判學生的思想動向、行為規范以及輿情信息,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堅持正確的導向,進行劇本的編寫,并且在人員組成、演出保障等方面都應進行科學計劃和安排,使舞臺劇能夠符合新時代青年學生價值標準,符合學生需求,進而達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二是舞臺劇培養高等院校青年學生核心素養的實施應強化組織,在舞臺劇劇本變現完成后,應強化舞臺劇編排、彩排、演出等各個環節的組織,既要有教師的組織,更要注重學生的參與,并且傾聽學生的思想與建議,融入各個環節中,使舞臺劇具有更多學生元素,更能夠貼近學生的思維模式,實現舞臺劇培養青年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三是舞臺劇培養高等院校青年學生核心素養應動態修正,在舞臺劇謀劃到組織實施中,應始終堅持動態修正,所謂動態修正就是對劇本、表演形式、服務、語言、動作等進行精雕細琢,在堅持舞臺劇藝術價值與藝術標準的基礎上,更多地融入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元素,進而使舞臺劇更加貼近學生生活,更加符合學生審美認知,通過反復雕琢與全過程的修正、完善,實現舞臺劇培養的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要求。四是舞臺劇培養高等院校青年學生核心素養應客觀評估。舞臺劇的組織與實施是一項系統性工作,具有復雜性的特點,在舞臺劇從劇本編寫到演出完成的全過程中,形成了積極有效的經驗,也會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需要完善之處,因此,為了更好地在校園中推廣舞臺劇這種藝術形式,應在一部舞臺劇完成后,進行客觀的評估,對取得的成效、積累的經驗以及存在的問題、需要改進之處,進行梳理和總結,形成評估報告,進而為下一部舞臺劇的謀劃提供有益的參考文獻。
舞臺劇在高等院校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通過舞臺劇編寫、編排、組織、實施對于豐富學生業余生活,引導正確導向,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有著十分有益的促進作用。在舞臺劇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導向和目標下,組織教師應始終堅持政治理論與業務融合,動態關注學生輿情信息變化,堅持正確的思想導向,使舞臺劇能夠真正在培養高等院校青年學生核心素養中發揮作用。結合工作實踐,本文對舞臺劇培養高等院校青年學生核心素養提出三個方面的工作建議。一是舞臺劇培養高等院校青年學生核心素養應堅持政治理論與業務能力協同提升。舞臺劇教學既要堅持藝術價值與藝術標準,同時,對于高校舞臺劇而言更應強調正確的理論基礎、明確的思想導向,這就要求高校舞臺劇組織教師,始終堅持正確的思想導向,將政治理論學習作為提升自身組織能力與業務提升的根本遵循,通過政治理論的持續學習,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引,尤其是其中關于藝術理論與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論述的學習,以自身理論的不斷提升,促進舞臺劇質量的提升,更好地發揮舞臺劇在高校校園中的作用。二是舞臺劇培養高等院校青年學生核心素養應動態關注學生輿情信息變化。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關注學生輿情信息變化的途徑不斷增加,培養正確的思想導向與核心素養,必須動態掌握學生的輿情信息變化,將輿情信息進行價值判斷,通過舞臺劇的形式將相關事件、熱點引入,并以舞臺劇的表演為學生提供正確的價值判斷標準與處理方式,進而達成舞臺劇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與意義。因此,動態關注學生輿情變化,將相關內容、元素引入舞臺劇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三是舞臺劇培養高等院校青年學生核心素養應始終堅持正確的思想導向。青年學生有著積極向上的思想和勇于創新的行為,這一時期是人生發展的最佳時期,正確的思想導向對其發展影響重大,因此,舞臺劇組織教師應始終堅持正確的思想導向,在舞臺劇中賡續紅色血脈、傳承民族文化,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學生寓教于樂,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和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