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杰 張明剛
(綏陽縣農業農村局,貴州 綏陽 563300)
土壤環境質量檢測值超過《土壤環境質量 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 15618—2018)規定的土壤污染風險篩選值的耕地,稱為受污染耕地,也稱為障礙耕地。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的要求,對于障礙耕地需開展安全利用與治理修復。這項工作需要一系列相關技術的支持。2019年,我國農業農村部辦公廳發布了《輕中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與治理修復推薦技術名錄(2019年版)》。然而,文件中推薦的技術措施在綏陽縣乃至遵義市、貴州省的具體應用實效如何,目前基本沒有可參考的實踐依據。因此,有必要開展田間試驗進行研究,以便生產上采用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措施。
葉面調控技術是上述推薦技術名錄中推薦的技術之一,是指通過葉面噴施硅、鋅、硒、鐵等有益元素提高作物抗逆性,同時抑制作物根系向結實部位轉運重金屬,從而降低收獲農產品中重金屬的含量。筆者以辣椒為試驗材料,在常規栽培管理條件下比較所收集的5個葉面調控劑產品的效應,為綏陽縣障礙耕地上辣椒安全生產提供參考。
試驗地點設在貴州省綏陽縣鄭場鎮鳳凰村雙龍組楊春林承包的一塊水稻田,東經107°14′39.091″,北緯27°55′27.136″,海拔868 m,土壤為黃泥,前作為冬閑。試驗地是綏陽縣境內一個壩區,地勢開闊,是當地辣椒種植區之一。試驗地耕地質量類別劃分的是安全利用區域。試驗地塊土壤經提前采樣檢測,其中汞、砷、鉛、鉻含量在《土壤環境質量 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 15618—2018)中規定的土壤污染風險篩選值以下,但鎘含量在土壤污染風險篩選值以上,可作為試驗地。
為了使試驗更具代表性,筆者選用了遵義市2020年辣椒換種工程推廣的優良品種之一朝天椒6號為參試品種。該品種辣椒果實單生向上,屬于干、鮮兩用型錐形椒品種。
參試產品共5個(見表1),其中調理劑(辣椒)是暫未取得肥料登記的產品,另外4個產品均是已取得肥料登記證的產品。參試產品均在始花期(30%的植株開放第一朵花的時期)、坐果期(50%的植株坐果的日期,第一個果實直徑達到1 cm為單株坐果期)各噴施一次,采取電動噴霧器進行噴施,以最大限度地保證噴施作業質量。

表1 參試葉面阻控劑產品一覽表
試驗設6個處理,即5個參試產品與1個空白(不施用阻控劑)處理,每個處理設3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試驗地小區面積為24.50 m(5.0 m×4.9 m),每小區種植7行,每行14株,行距70.0 cm,株距35.7 cm。
根據各產品標注施用量或提供方給的推薦施用量,選定了各產品在試驗中的施用量,見表2。

表2 參試葉面阻控劑產品在試驗中采取的施用量
2021年3月初完成試驗區土樣采集送檢,3月15日采取大棚漂盤育苗方式育苗。根據土壤檢測結果與地塊形狀、面積等,于5月8日選定試驗所用地塊,5月10日完成小區劃定,5月11日完成移栽。6月25日噴施第1次各阻控劑產品,7月6日噴施第2次。試驗地施肥、病蟲害防治按當地推廣的合理方法進行。8月7日完成各小區辣椒產品(紅熟辣椒果實)采樣,各小區采集紅熟辣椒樣品1 kg,之后將樣品風、曬干。9月2日將樣品送至具有相應資質的遵義市精科信檢測有限公司進行檢測。采樣、檢測方法嚴格執行《農、畜、水產品污染監測技術規范》(NY/T 398—2000)。鑒于試驗地土壤只有鎘元素為障礙因素,所以對收獲物只檢測鎘元素的含量。
根據各小區收獲物鎘含量檢測結果,總結不同葉面阻控劑處理辣椒產品的效應差異。一是分析各處理收獲物中鎘含量是否超過相關國標的限定標準,以及各葉面阻控劑產品是否具有使辣椒達標生產的功效;二是比較各處理間收獲物中鎘含量的差異性;三是將各葉面阻控劑產品與空白區對比,反映各產品施用與不施用是否有差異及差異程度。
筆者采集辣椒收獲物樣品時,稱量了樣品鮮質量,然后采用晾曬法進行曬干,曬干后送樣時又對樣品進行了稱量,數據見表3。然而,檢測單位出具的檢測數據是基于送樣樣品(即晾干后的辣椒)質量計算的重金屬鎘含量,而在相應國家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將辣椒歸為新鮮蔬菜類,所以需將送檢樣中鎘含量換算為鮮辣椒樣中鎘含量。換算方法:換算值=(檢測值×送樣質量)/樣品鮮質量,換算結果見表4。

表3 各小區樣品采、送樣質量數據表 g

表4 各小區樣品鎘含量數據表 mg/kg
由《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可知,辣椒歸類為新鮮蔬菜類,其鎘含量限值為≤0.05 mg/kg。從表4的換算數據可看出,用調理劑(辣椒)、噴噴富處理的3個小區辣椒產品中鉻含量均不超標,果通螯合鐵、降鎘靈、楚戈處理的小區中各有1個小區超標,空白有2個小區超標。由此初步表明,參試各產品均好于空白,都有降鎘效果,有助于障礙耕地的辣椒達標生產,實現安全利用。
對鎘含量數據利用LSR法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見表5。

表5 試驗結果統計學比較
從每個處理3個小區的平均數據來看:只有空白處理辣椒果鎘含量大于0.05 mg/kg,為超標;而施用葉面阻控劑的5個處理辣椒果鎘含量均低于0.05 mg/kg,不超標。這反映出參試5個產品均有降鎘效果。從試驗數據上看,各處理降鎘效果為:調理劑(辣椒)>果通螯合鐵>降鎘靈>楚戈>噴噴富>空白,其中調理劑(辣椒)與空白區之間達到顯著差異水平,但5個葉面阻控劑產品相互間的差異則不顯著。
經土壤普查、詳查及耕地質量類別劃分,發現綏陽縣有一定面積的障礙耕地。辣椒是綏陽縣傳統優勢經濟作物,是產業結構調整發展的主要產業之一。因此,做好障礙耕地辣椒安全生產是一項重要工作。此試驗顯示,空白處理區辣椒產品(紅熟椒果)采樣檢測鎘含量平均值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1—2017)所規定的相應限值;5個參試產品處理區平均值均未超限值,表明噴施葉面阻控劑是障礙耕地上辣椒種植達到產出品安全、實現障礙耕地安全利用的有效措施之一。其中,噴施調理劑(辣椒)、噴噴富產品的3個小區均未超限值,效果相對最好,但調理劑(辣椒)供試產品為非正式包裝上市產品,產品提供方未提供產品登記信息,另外4個參試產品均為已獲得農業部肥料登記證的包裝上市產品。此次試驗僅為一年一地的試驗,試驗結論僅限于此次試驗,不具有對參試產品的任何佐證性、證明性等類似功用與效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