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曉晴

成年人的“頭等大事”,除了掉頭發,可能還有頭發愛出油:一兩天不洗,就開始泛油光。為什么頭皮比其他部位愛出油呢?
頭皮出油是皮膚正常運作的一個環節。
頭皮里有一個結構叫做皮脂腺。都知道毛囊是產生毛發的器官,毛發從毛囊里長出來,而皮脂腺的開口是在毛囊的上端,這樣它產生的油脂就可以順著頭發流出來。
油脂對于頭皮和頭發健康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保護毛發和頭皮,讓毛發油亮順滑,保持頭皮滋潤;頭皮表面正常寄生的細菌,可以分解油脂和汗液,形成弱酸性的環境,能防止有害真細菌的侵入,成為頭皮的一層保護罩。
作為產油的“設備”,頭皮上的皮脂腺數量很多。按每平方厘米計算,四肢的皮脂腺只有8個,而頭皮的皮脂腺密度高達400~900個。因此,頭皮比身體其他部位皮膚更易出油。即使在干燥的秋冬季節,頭發一天不洗,也很容易變油。
為什么有人可以兩三天不洗頭發,看起來還很清爽,而有些人洗完頭很快就油了?如果你符合以下特點,可能會更容易“出油”。
遺傳油性膚質:油脂分泌受遺傳的影響,基因決定了皮脂腺的產油能力。油性頭發的人剛洗完頭,頭發會很快又會變油。
年齡階段:皮脂腺的功能和生命階段息息相關,從青春期開始,皮脂腺隨著雄激素的作用會活躍起來。正處于青春期或青壯年階段,頭皮容易出油。
性別因素:皮脂腺同樣是受雄激素的影響,男性皮膚普遍比女性更易出油。
發質狀態:如果發量較多或頭發較卷,頭皮出油后,油脂不容易附著在頭發的表層,不會顯得那么油。而頭發比較細軟又較直的人,就容易顯得油。
此外,如果經常使用摩絲和發膠一類的用品,會產生黏稠或油膩的外觀。熬夜、作息不規律、心理壓力大等因素,也可能也會加重頭皮出油。
其實,皮膚的油脂是根據“需求信息”來分泌的:油脂被洗凈后,頭皮收到“缺油了”的信息,則會進一步分泌油脂。如果做好以下幾件事,可以讓頭發油的慢一些。
洗頭發要適度:一般來說,頭發出油多的人,可以通過勤洗頭加以控制,一般是2~3天洗1次,具體頻率因人而異,以頭發不油膩、不干燥為準。經常出汗,或住在非常潮濕的地方,并且頭皮油得發癢,無法忍受超過兩天,可以考慮每天都洗。
選對清潔用品:可以針對性地選擇具有控油功效的洗發水,但也不能太過刺激,否則將會加重頭皮的負擔。如果使用去油性強的洗發水,要注意減少洗頭頻率,以免頭皮和毛發干燥。
護發素沖洗干凈:殘留的護發素易黏著灰塵,附著在頭發甚至頭皮表面,堵塞毛孔。
梳頭不要太頻繁:早晚梳頭按摩有一定的保健效果,但對于易出油的頭皮來說,這樣可能會刺激油脂分泌,加重出油。
清淡飲食不熬夜:吃得油膩、辛辣,會刺激皮脂腺的分泌;作息不規律、生活節奏快、壓力大等,都會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加劇頭皮出油。
如果用控油洗發水勤洗頭發一段時間,還不能改變出油的情況,建議去醫院的專科門診就診,由醫生判斷是否需要使用藥物來控制頭皮出油。
(摘自2021年第12期《家庭醫藥·快樂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