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健
(廣西財經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0)
中美兩國在貿易關系中長期存在的匯率問題、貿易不平衡問題,且一直未得到有效的解決。由于美國采用雙重標準和單邊標準對中國增加關稅來解決對華貿易逆差問題,從而導致了中美貿易摩擦的發生。近幾年,中美貿易摩擦愈演愈烈,所涉及征稅范圍不斷擴大,汽車制造業作為最重要的行業也在中美貿易沖突中受到了巨大影響。
(1)中國對美國汽車貿易處于順差地位
近年來,中國在汽車貿易領域一直處于增長態勢,美國成為中國第一大汽車貿易國[1],中國對美國處于順差地位且額度不斷增大,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17年中國對美國汽車及零部件貿易順差為25億美元,2018年中國對美國汽車及部件貿易順差為56億美元[2]。
(2)美國以整車為主,而中國以零部件為主
美國是中國汽車零部件出口第一大市場。2017年中國整車對美貿易屬于逆差狀態,逆差為100億美元左右[3],而零部件對美貿易屬于順差狀態,順差為150億美元左右。總體來看,中國對美汽車貿易中,整車產品以進口為主,零部件產品以出口為主[2]。
美國是中國整車進口第二大來源國家。由于我國汽車制造起步較晚,汽車的某些核心技術尚未掌握,在汽車高端品牌制造方面實力不夠,為滿足部分消費者的需要和技術交流,我國每年會進口一些美系、日系、德系品牌汽車,如寶馬、奔馳、林肯、福特、特斯拉等,從數量統計看,我國進口美國整車排名第二[1]。
(1)中美汽車貿易失衡
新的冷戰思維引發當前霸權國家遏制新興大國的崛起,這是美國引起貿易摩擦的根本原因。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在很多方面對全球的影響越來越大,中國出口美國的汽車份額也不斷增大,對比美國舉著大棒通過多次加征關稅來減少汽車貿易逆差。
2017年8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啟動針對中國的304調查。2018年7月6日、8月23日美國正式對340億美元、160億美元金額產品征收25%的關稅;作為反制措施之一,我國也對部分自美進口商品進行了關稅加征,在中美互征關稅清單中,汽車整車及零部件商品成了“主戰場”之一[4]。
(2)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再次抬頭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和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使得兩國經濟實力差距越來越小,美國擔心中國的崛起威脅至其霸主地位[5],對中國相關產業和技術進行了限制和打壓,汽車領域同樣受到影響。
(3)中美經濟政治差異
美國一直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 美國政府不斷給中國的基本經濟體制和產業政策貼“國家主導”“威權主義”等標簽,宣稱中國的“非市場做法”損害了美國的廣泛利益,這也成為美國對中國加征關稅的理由。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私家汽車也逐漸成為中國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中國國內汽車需求量不斷增長。據統計,中國和美國兩個國家每年的汽車產銷量加起來已經接近全球汽車產銷量的一半,美國為爭奪汽車市場份額通過加增大額關稅來遏制中國[6]。然而,在“美國賣整車,中國賣零部件”的貿易格局下,雙方加增關稅的行為對兩國汽車產業的發展都將產生影響。
在零部件層面,中國的零部件對于美國來說屬于順差,主要以出口為主,并且中國零部件出口的最大貿易國是美國[3],中國出口美國的零部件占中國整個零部件出口的25%,因此美國加征關稅對中國汽車零部件出口造成沖擊非常大。我國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多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出口的零部件以輪胎、輪轂、電子電器等低附加值產品為主,如圖1為2019年中國汽車零部件主要出口產品出口額占比統計情況,價低利潤空間小[7],因此,難以通過降價來應對美國加征關稅帶來的貿易摩擦和壓力。而中美貿易摩擦對中美汽車貿易的影響又體現在三個層面上,一是汽車零部件出口企業,二是汽車零部件整體市場,三是美國的汽車零部件市場。

圖1 2019年中國汽車零部件主要出口產品出口額占比統計情況
(1)對汽車零部件出口企業所造成的擔憂和危機
自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中美貿易摩擦就開始不斷升級,這一國際關系不僅受到了世界各國的關注,更引得國內各個行業的擔憂。特別是汽車零部件出口企業,中美汽車貿易中,汽車零部件是最為主要的部分,據統計,中國汽車零部,25%左右都出口到美國,車輪、輪胎占主要,而中國需要從美國進口的零部件占比為7%,主要為發動機零件、傳動系統等。2019年全年我國汽車零部件出口額為128.88億美元,進口額為40.87億美元,順差為88.01億美元,2017年~2019年中國汽車零部件進出口金額統計情況如圖2所示。對于中美貿易摩擦對汽車零部件出口企業的影響,以浙江地區大型零部件企業為例,美國第一次調整關稅,對其汽車零部件出口企業的影響還不太大,但是后一次關稅的調整,因為大部分汽車零部件企業都被納入2000億的加征關稅清單里面,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因為出口型貿易的主要業務就是出口。另外,對天津地區的汽車零部件企業進行了走訪,企業主普遍反映,25%的關稅確實過高,所有企業主都表達了維穩美國市場的意愿,也表示自己不會因為暫時的關稅問題而退縮。

圖2 2017年~2019年中國汽車零部件進出口金額統計情況
(2)對中國汽車零部件市場整體影響較大
對于中美貿易摩擦對中國汽車零部件市場產生的影響,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表示,中國對美國的出口規模還是很大,隨著第二輪美國關稅的調整,雖然個別月份,我國對美國汽車零部件的出口額沒有變化,甚至出現增加的現象,但是對于我國汽車零部件整體市場的影響,還是較大的。具體來說,中國企業在美國固有的客戶,因為簽訂了合同,所以出口額影響不大,而對于新客戶,卻有著截然相反的狀況。
(3)對美國的汽車零部件市場造成一定的影響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表示,對比中國市場來說,中美貿易摩擦對美國汽車市場所造成的影響更大,因為美國汽車行業中輪胎、車輪等零部件多依靠進口,美國本土不生產這類零部件,而中國又是這類零部件產品的出口大國,所以對于美國汽車市場來說,中國汽車零部件市場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從美國汽車企業來說,他們更希望兩國之間和平解決好這些貿易摩擦,在和平的政治經濟關系上,和中國汽車零部件市場建立緊密的聯系,和優質的國內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之間建立穩定的合作,實現雙贏。
中國對美國整車出口規模較小,僅占6%,因此,在中美的汽車貿易中,美國對中國的加征關稅對中國整車出口車企影響不大[1]。
中國對美國加征關稅將促使中國進口汽車市場競爭格局進行調整,美國出口中國的高端汽車或將因為高額關稅數量逐年下滑甚至退出中國市場。為了應對美國對中國加征關稅,中國出于“禮尚往來”,反過來對美國加征關稅,從而導致美系進口車價格上漲,在性能相差不大的情況下,中國消費者或將選擇美國外其他國產的價格相比美國較低的汽車。所以,中美汽車貿易摩擦不僅給中國車企帶來嚴重的影響,同時使美國相關企業的利潤和銷售市場大量萎縮[5]。因此,中美雙方應尋求雙方利益的最大公約數,按照國際貿易規則構建中美互利共贏體系。
一直以來,中國汽車產品出口以汽車零部件為主,整車出口所占比重遠小于零部件,而零部件出口以低價格為競爭策略,從而導致因質量問題方面的貿易摩擦[8]。
中國汽車行業最早是從和國外的汽車企業在中國合資建廠開始發展的,在產業鏈中主要是作為零件代加工廠或者組裝工廠[9],在研發和創新方面有待加強,只有掌握了汽車行業的核心技術,中國汽車行業才有可能躋身世界汽車的先進行列。
與德系、日系等世界知名名牌汽車相比,中國汽車品牌的知名度較低,只能依靠低價競爭搶占市場份額,這樣一方面降低了企業利潤,另一方面損害了中國品牌的形象[10]。
為提升我國汽車行業的競爭能力, 消除在中美貿易摩擦中的不利影響,結合我國汽車行業發展的實際情況, 提出以下建議。
國際貿易摩擦的實質是爭奪市場份額,面對中美間此起彼伏的貿易摩擦,我國應通過實施引進技術與加強自主研發相結合,在開發新產品上下功夫,如在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車聯網等技術上實現趕超和引領國際先進水平。
為規避中美貿易摩擦,減少中美貿易順差統計數值,我國政府應引導企業擴大對外直接投資。比如收購、合并美國當地汽車企業,從而到達降低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額,緩解中美間汽車領域貿易摩擦緊張態勢,這樣不僅可回避汽車的貿易摩擦,還可提升中國汽車的海外發展能力。
通過政府補貼加大研發投入,積極開發高端產品,加快產業結構的升級,打破技術壁壘,提高我國汽車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同時推進進口車型國產化,引導我國消費者購買和使用中國品牌汽車[11]。
加強中國汽車出口企業在海外市場上的經營和管理,通過學習國際先進企業的經營模式,建立完善的管理和售后服務體系,為生產、供應、銷售一系列的流程提供有效的支持和保障[10]。
健全我國汽車行業協會制度。一是通過行業協會高效收集國內國際汽車行業最新動態,分析國內出口汽車企業存在的問題,建立國際貿易摩擦預警機制,盡可能減少貿易摩擦的發生。二是規范行業內部的發展。近幾年,我國汽車出口迅猛發展,為爭奪市場份額,汽車出口企業間打價格戰,雖然訂單爆棚,但利潤增加不多,且惡性競爭使得質量上得不到保證,因此,亟須汽車行業協會組織來協調號召我國車企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聽從行業協會的協調, 確保我國對外貿易健康發展[12]。
另外,關注中美最新舉措和國際經貿規則變化,積極調整進出口產品結構和市場布局,并且在市場經營中,加強政策分析和風險評估,有效規避貿易和投資風險;加強開拓“一帶一路”和自貿區國家市場,減少國內汽車貿易發展對美國市場的依賴;提高和其他國家之間的合作水平,規避來自美國的汽車貿易風險。通過加大汽車行業研發投入、技術和人才引進等方式,進一步推進進口車型國產化,規避高額關稅;立足本地化發展,提升國內汽車貿易企業海外發展能力。調整全球戰略布局,考慮在美或與美簽署自貿協定地區投資建廠,實現產品本地化生產。同時,中國汽車及零部件企業,也要加快海外投資建廠和投資并購,提高本地化生產和發展水平,減少貿易風險和成本。
總之,中美貿易摩擦將會對我國的汽車產業產生巨大的不利影響,我國政府和相關企業應積極實行對策,加強自身發展,提升技術水平,以應對來自美方的壓力及未來多變的國際貿易環境,盡最大努力將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