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區涼城新村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簡稱中心)位于虹口區西北部,建于1997 年,是集醫療、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技術指導為一體的一級甲等醫療機構。中心現有在崗職工170 名,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45 名,執業醫師55 名,注冊護士61 名,中級職稱99 名,高級職稱12 名;下設文苑、東苑、廣粵、汶二4 個標準化家庭醫生診所,服務轄區面積3.14 km2,為9.7 萬社區居民提供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
中心圍繞新醫改要求全面落實基本和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在涼城新村街道全覆蓋式推進家庭醫生制服務工作,充分發揮社區衛生服務的網底和基石作用,獲評全國百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國優質服務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海市首批優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海市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海市首批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改革重點試點單位、上海市文明單位、上海市衛生系統文明單位、上海市診室血壓自動化測量標準實施示范單位,并成功創建為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社區教學基地、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全科醫學社區教學基地、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21年上海市第一批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示范社區教學基地。
中心是區域內第一家建成一體化健康管理中心的基層醫療機構,業務用房面積近200 m2,每個健康檢查項目均設有專用房間,確保健康檢查者的私密性和安全性。一體化健康管理中心配備先進的醫療健康監測和移動智能設備,通過健康管理系統及大數據、物聯網、互聯網等提供健康檢查服務,軟硬件相結合的服務模式確保居民獲得專業、安全、高效、公益的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務。
作為第一批上海市診室血壓自動化測量標準實施技術評估試點單位,中心的診室血壓標準化測量工作順利通過驗收,診室獨立安靜,設施設備完善,布局流程合理,信息傳輸暢通。應用診室血壓、血糖標準化測量信息系統可實現血壓和血糖值的規范化傳輸,并將采集到的數據應用于區域內的臨床診療,家庭醫生簽約,高血壓、糖尿病、腦卒中等高危患者的篩查和隨訪管理等慢性病防治服務中,從而進一步提升社區慢性病綜合管理能力。
中心按規范要求配置的母嬰室成功入圍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母嬰設施建設設計典型案例。母嬰室面積為10 m2,室內配備空調、暖水設備、嬰兒床、嬰兒尿布臺和沙發等,能夠充分滿足媽媽和寶寶的哺乳、休息需求。
中心通過互聯網技術不斷優化服務流程,在患者診前等候時間提供智能預問診服務,提升醫療服務智慧化水平;借助全市所有公立醫療機構檢驗檢查信息互聯互通互認功能的實現,醫生工作站能夠提示患者已在本市其他醫療機構完成的檢驗檢查項目,避免重復和不必要的檢查,做到便民、惠民、降費;提供醫療付費“一件事”服務,實現居民醫保就醫“線上線下、有卡無卡”的融合。
中心積極探索“互聯網+護理服務”,以線上申請、線下服務的模式為罹患疾病、行動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8 大類14 項上門護理服務項目,患者可通過微信小程序進入“涼城護理網約平臺”進行預約申請。

涼城新村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中心門診大廳

家庭醫生王欣玲為簽約患者進行健康管理
中心組建了28 支家庭醫生團隊,按照虹口區“11253”家庭醫生制服務模式,以社區、家庭和居民為服務對象,以婦女、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殘疾人等為服務重點人群開展家庭醫生簽約工作。簽約服務內容包括建立和動態維護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制訂簽約對象健康管理方案,開展家庭病床、居家護理、上門巡診、區域轉診、慢性病長處方、延伸處方、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和中醫藥適宜技術等。
中心通過多線路、全覆蓋的方式對簽約居民進行語音電話調查,采集他們對家庭醫生“1+1+1”簽約、健康檔案、慢性病長處方和延伸處方等的知曉情況和簽約服務滿意度情況,并根據反饋結果進行簽約服務滿意度統計分析,為進一步做優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提供依據。
2018 年,中心通過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復評審,獲評上海市中醫藥特色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單位,加入上海市針灸專科聯盟和上海市中醫帕金森病聯盟,成立“上海市名中醫李庚和涼城工作站”等3個市區級名中醫社區工作站,6 名中醫骨干醫生師承名中醫,進行跟師學習。
2019 年,中心成為上海市非遺項目盛氏針灸療法傳習基地,完成上海市中醫家庭醫生示范崗試點建設項目,成功申請虹口區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項目1 項。為大力推廣國家及上海市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目錄中的18 項中醫藥適宜技術,中心根據社區居民對中醫藥服務的需求,開設中風針藥結合專病門診、中醫治未病門診、脈管病中醫專病門診、膝骨關節病專病門診、針灸治療頸性眩暈專病門診、穴位敷貼防治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專病門診、針藥結合治療老年失眠專病門診和梅花針治療青少年近視專病門診。
中心通過城市醫療聯合體(簡稱醫聯體)探索建立一體化臨床路徑,如2 型糖尿病診療臨床路徑、慢性阻塞性肺病診療臨床路徑、高血壓門診臨床路徑及腦梗死恢復期門診臨床路徑等,并與牽頭單位做好分工協作,為患者提供順暢的轉診和連續診療服務。在區域平臺原有轉診科室的基礎上,中心增設“口腔科”“眼科”等轉診科室,解決社區居民對專科掛號難的訴求;增設“脾胃病科免費號”“影像科免費號”等轉診通道,提供醫聯體內胃腸鏡、CT/MR 等大型檢查項目的線上轉診服務。
中心邀請醫聯體單位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上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學科帶頭人下沉社區,開設傳統醫學科、中醫腦病科、腎病科、腫瘤科、呼吸科、風濕病科等專家門診,同時帶教中心全科醫生,構建“基層醫生+大醫院專家”的服務團隊,發揮全專聯合診療模式的優勢,共同推進家庭醫生服務和分級診療制度建設。
中心通過社區教學基地的優質資源搭建培養平臺,全面提升人才隊伍綜合素質,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基層醫療衛生人才。中心家庭醫生團隊在2019 年、2021 年上海市基層衛生服務技能競賽暨“謝謝儂”家庭醫生團隊風采展示活動中獲得第一、第三名的榮譽;1 名職工成為“醫苑新星”健康講師團成員并入選2019 年上海市“醫苑新星”青年醫學人才培養資助計劃項目,1 名職工入選第二輪“上海市中醫專家社區師帶徒項目”,2 名職工入選“社區卓越中醫全科人才研修項目”,2 名職工入選區級優秀青年人才培養項目;2 名優秀師資被聘為上海中醫藥大學臨床教學基地兼職副教授,多名全科師資被評為全科規培基地優秀帶教師資。中心醫務人員成功申報市級科研課題1 項,區級科研課題11 項,其中區科學技術委員會立項課題3項,參與市、區級建設類項目10項,發表相關論文37 篇,其中核心期刊23 篇。
中心始終堅持以社區居民的需求為服務導向,不斷強化為民、便民的服務理念,構建成為居民有需求、我們有服務的溫暖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