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政 王鵬 章歡
(江西省吉安市中心人民醫院全科醫學科,吉安 343000)
慢性腎小球腎炎臨床發病率較高,若無法及時獲得治療容易出現腎小球內壓力升高、腎小球灌注量增加等不良情況,不僅會加重腎功能損害,還可能引發終末期腎臟病,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近幾年,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逐漸成為臨床研究的熱點[2-3]。本院使用純中藥復合劑腎炎康復片聯合氯沙坦鉀片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蛋白尿,分析其臨床效果。
納入2020 年5 月—2021 年5 月江西省吉安市中心人民醫院接診的慢性腎小球腎炎蛋白尿患者60 例,均符合診斷標準[4],并經常規生化指標檢測確診,就診時蛋白尿加重,尿蛋白定量為1~3 g/d,腎小球濾過率>30 mL·min-1·1.73 m-2,符合本研究中藥物使用指征。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30 例。觀察組中男性17 例、女性13 例,年齡為35~72 歲,平均(44.15±5.37)歲,病程為6~43 個月,平均(20.43±4.17)個月。對照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為35~72歲,平均(45.04±5.45)歲,病程為6~43 個月,平均(21.52±4.05)個月。兩組患者的上述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因高血壓腎病、系統性紅斑狼瘡腎炎、過敏性紫癜性腎炎等其他原因引發的繼發性腎病綜合征者,其他原因導致的蛋白尿者,合并嚴重感染或免疫系統疾病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
對照組給予氯沙坦鉀片治療:50 mg/次,1次/d,晨服,連續治療3 個月。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腎炎康復片治療:2.4 g/次,3 次/d,口服,連續治療3 個月。治療期間兩組均合理控制飲食,避免勞累,禁用醫囑以外的藥物。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癥狀緩解時間以及治療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檢測結果的變化情況。
顯效:癥狀、體征完全或基本消失,24 h 尿蛋白定量下降40%以上或降至0.2 g 以內;有效:癥狀、體征明顯改善,24 h 尿蛋白定量下降25%~40%但未降至0.2 g 以內;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傆行?(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數據均采用SPSS 18.0 進行統計分析,計量數據采用±s表示,行t檢驗;計數數據采用%表示,行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29/30),高于對照組的80.00%(24/30,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的比較[n(%)]
觀察組惡心嘔吐消失時間、浮腫消失時間、疲乏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癥狀緩解時間的比較[±s,d]
表2 兩組癥狀緩解時間的比較[±s,d]
組別 例數 惡心嘔吐消失時間 浮腫消失時間 疲乏消失時間觀察組 30 6.21±1.77 7.15±1.86 8.20±1.53對照組 30 7.68±2.03 8.28±1.93 9.26±1.77 t 值 4.549 3.328 3.795 P 值 <0.05 <0.05 <0.05
兩組治療后24 h 尿蛋白定量、尿NAG、血清BUN及Scr 值均低于同組治療前(P<0.05),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24 h尿蛋白定量、尿NAG、BUN、Scr檢測結果的比較[±s]
表3 兩組24 h尿蛋白定量、尿NAG、BUN、Scr檢測結果的比較[±s]
組別 例數 24 h 尿蛋白定量/g 尿NAG/(U/L) 血清BUN/(mmol/L) Scr/(μmol/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0 2.05±0.43 0.54±0.11 37.14±7.87 16.73±5.11 7.83±1.05 5.33±0.83 107.48±9.42 70.44±7.08對照組 30 2.01±0.38 1.04±0.27 37.02±7.95 27.42±5.98 7.79±1.17 6.89±0.95 105.93±9.97 86.92±8.73 t 值 0.510 24.896 0.084 11.458 0.209 10.295 0.901 12.749 P 值 >0.05 <0.01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慢性腎小球腎炎是臨床常見的慢性腎病,以不同程度的腎功能下降、蛋白尿、血尿等為主要表現,具有起病隱匿、病程長、遷延難愈等特點。臨床研究表明,及早采取治療干預是改善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預后、防范腎衰竭等不良情況的關鍵[6]。常規西醫對于慢性腎小球腎炎主要使用RAS 阻滯劑、免疫抑制劑、激素等控制病情,其中氯沙坦鉀片為臨床常用的血管緊張素II 受體拮抗劑,在降低尿蛋白定量、改善腎小球代謝方面有顯著作用,但單獨用藥效果仍難以令人滿意[7-8]。
中醫學認為慢性腎小球腎炎應屬“腰痛”“水腫”等范疇,該病的主要病機為脾腎虧虛運化失司,加之外邪內傷而致氣血運行滯澀、臟腑功能失調,濕熱、濁毒滯留體內,日久化熱,尿液蓄積,致封藏失職,遂發為蛋白尿[9]。臨床辨治應以健脾補腎、扶正祛邪、清熱解毒為主要原則。腎炎康復片為純中藥復合劑,包含13 味中藥,其中西洋參、人參為君藥,前者補氣養陰、清熱生津,后者大補元氣、補脾益肺,二者均為補氣佳品,合用可使氣陰同治[10];地黃、杜仲、山藥為臣藥,其中地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杜仲補益肝腎、強健筋骨,山藥益氣養陰、固精止帶,三者合用能夠益腎補陰;其余為佐使藥,黑豆、百花蛇毒草、土茯苓、益母草等有清熱解毒的作用,澤瀉、白茅根等可利尿通淋,益母草、丹參、桔梗等活血祛瘀、調經止痛[11];諸藥配伍共奏益氣養陰、補腎健脾、利水消腫、清熱化瘀之功效[12]。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惡心嘔吐消失時間、浮腫消失時間、疲乏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且治療后24 h 尿蛋白定量、尿NAG 及血清BUN、Scr 檢測結果均低于對照組(P<0.05),也證實了腎炎康復片對慢性腎小球腎炎蛋白尿有標本兼治的臨床優勢,與氯沙坦鉀片能夠產生良好的協同效果,提升治療預后,與先前報道一致[13]。
綜上所述,氯沙坦鉀片+腎炎康復片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蛋白尿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