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志亮

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是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交匯的關鍵節點、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關鍵時刻、加快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省委書記景俊海所作的報告,系統總結過去五年吉林走過不平凡歷程、各項事業發生歷史性變化,提煉形成“八個必須”深刻啟示,明確提出“六個顯著躍升”奮斗目標,安排部署“七個方面”重點任務,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充分彰顯了省委堅決扛起“新擔當、新突破、新作為”重大職責使命的決心和信心,是指導和推動今后五年全省高質量發展的綱領性文件。作為全省第二大城市,吉林市要忠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黨中央“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部署要求,深入學習貫徹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錨定振興發展目標,以“五化”閉環工作法推動重點任務落實,加快建設旅游文化名城、現代產業基地、創新創業高地、生態宜居城市,“十四五”時期經濟總量進入東北地區地級城市前兩位,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
一、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求突破,堅決穩住經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發展理念就是指揮棒、紅綠燈。我們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主動融入全省“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加快實施“四六四五”發展戰略,推進“四個倍增”行動,堅定不移抓產業、抓項目、抓招商,確保實現“止跌、回升、增長”目標,努力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全力打造六大產業集群。聚焦旅游文化、精細化工、先進材料、裝備制造、農畜產品精深加工、生物六大產業,加快實施北大湖滑雪度假區整體開發、萬科松花湖度假區擴建、吉化轉型升級、化纖40萬噸碳纖維全產業鏈、建龍鋼化新材料產業園、華耀15億只先進功率器件半導體封裝基地、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百萬頭肉牛養殖、百萬頭生豬深加工產業化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謀劃推進千萬千瓦抽水蓄能工程,加速生成百億級產業、千億級產業,創建一批百億級園區、千億級園區,培育一批百億級企業、千億級企業,力爭“十四五”期間產業集群規模達到5500億元,推動形成多點支撐、多業并舉、多元發展的產業發展格局。發揮有效投資關鍵性作用。按照“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目標,圍繞中央預算內資金七大投向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九大領域精準策劃包裝項目,持續開展產業鏈招商引資攻堅,市、縣兩級“四大班子”全員上陣抓招商、落項目,每年謀劃包裝億元以上項目不少于200項、每條產業鏈落地億元以上項目不少于10個。實行市級領導包保責任制,一項目、一專班、一方案,確保蛟河抽水蓄能電站、金隅新型建材產業園等66個重大項目按序時開工建設,2022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以上。發揮消費基礎性作用。落實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28條措施,盤活大商新瑪特等閑置商業資源,高標準改造東市等特色街區,拉動汽車、商品房、家電家具家裝三大領域大宗消費,提升實體經濟消費能力和水平。全年開展節慶促銷活動400場以上,新培育限上商貿企業40戶,年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正增長。擴大旅游消費,實施“冰雪”“避暑”雙輪驅動,打造世界級冰雪旅游目的地、國內休閑度假康養勝地。推動工業經濟提質增效。開展培育壯大市場主體三年行動,組織實施工業穩產滿產攻堅,建立政策直達機制,頂格落實國家、省、市一攬子助企紓困幫扶政策,加大“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力度,推動企業擴產項目投產達效。牢固樹立“企業有事馬上辦”理念,實施營商“六個環境”提升行動,辦好第二屆吉林市企業家節,打造低成本、高效率、便利化的一流營商環境。全年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0戶,力爭規模工業產值增長5%。爭當現代農業建設排頭兵。啟動百億斤糧食增產工程,推進長吉接合片區百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帶建設,建設全省“口糧田”核心區。實施特色產業壯大等6個專項行動,做好鄉村旅游、家庭農場和肉牛養殖三篇文章,抓好北大湖、萬科松花湖鄉村旅游示范帶建設,推進萬頭肉牛示范園區和千頭肉牛養殖場建設,今年人參、靈芝、黑木耳種植規模分別達到1.1萬公頃、500萬段、11億袋,肉牛養殖突破110萬頭。實施鄉村建設“1+16”行動,梯次抓好鎮區、中心村、重點村建設,壓茬推進“四好農村路”、供水保障、鄉村綠化等重點工作,集中連片打造精品示范帶、示范片。
二、在疫情防控能力建設上抓提升,堅決防住疫情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疫情防控是“國之大者”。我們要始終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嚴防疫情反彈反復。完善扁平化指揮體系。全面落實“五級書記抓防控”責任,實行市委常委包縣(市)區、副市長包行業領域機制,壓緊壓實“四方責任”,嚴格落實“四早”和“四應四盡”要求。細化落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大規模奧密克戎疫情應對處置方案》,認真執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市縣防控專班保持應急響應狀態,確保平戰迅速轉換,有效應對突發疫情。加大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力度。優化區域核酸檢測策略,堅持全員檢測和重點篩查相結合,確保應檢盡檢、不漏一人。對學校、醫院、養老院、批發市場、商超、企業等重點行業領域從嚴監管,堅決防止失控漏管。強化境外和中高風險地區返(來)吉人員排查管控,把人、物、環境同防要求貫徹到位,筑牢外防輸入安全屏障。加強疫情防控能力建設。實施干部素質、基層基礎、疫情防控數字化、醫療服務保障四個能力提升行動,保障核酸檢測、隔離資源、救治床位三大關鍵要素。立足自力更生,加快建設PCR實驗室,儲備充足采樣隊伍,滿足應檢盡檢、愿檢盡檢需要。加大隔離房間儲備力度,建立征用管理辦法、梯次啟動機制,確保突發疫情時啟用及時、儲備充足。完善紅、黃、綠碼醫院設置,改建儲備方艙醫院,保障應急救治和群眾正常就醫需求。
三、在防范化解各領域風險上守底線,堅決實現安全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有效管控重點風險,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我們要時刻保持清醒頭腦、樹牢憂患意識,堅定不移防風險、護穩定、保安全。堅定維護政治安全。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提升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深入推進平安江城建設,守住政治安全領域事件“零發生”底線。狠抓意識形態工作。定期分析研判風險隱患,提高預警預防能力,妥善處置敏感熱點信息,防范各類負面輿情,做到早發現、早研判、早處置,防止各種形式的“低級紅”“高級黑”。繃緊安全生產弦。緊盯危化、礦山、道路交通、消防、燃氣、旅游等重點領域,常態化開展隱患排查整治,加強應急體系建設,扎實推進自建房、危舊房安全專項整治,提高處置暴雨、洪澇等自然災害能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全力化解債務風險。實施債權清收百日攻堅行動,加快盤活存量資產,多渠道籌集資金,多措并舉控增量、減存量,確保債務風險總體平穩可控。兜住民生保障底線。扎實辦好民生實事,突出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持續在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重點領域精準用力,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加快南部新城、溫德河、西山三大片區開發,推進城市建設管理十大專項行動,打造更有韌性、更有品質的美麗江城。確保社會和諧穩定。嚴格落實“五級書記抓信訪”制度,實行市級領導接訪下訪,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全力化解各類矛盾糾紛,積極解決群眾合理訴求。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堅決防止發生極端事件。筑牢生態安全屏障。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大中央和省委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力度,持續改善大氣、水、土壤環境質量。嚴控“兩高”項目盲目建設,實施化工、冶金等傳統產業綠色低碳改造升級,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
四、在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上重實效,為吉林振興發展提供堅強保證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全面從嚴治黨是黨永葆生機活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必由之路。我們要從黨的奮斗歷史中汲取前進力量,持續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把各級黨組織建設得更加堅強、更加有力。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深刻領會“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決做到“五個必須”、防止“七個有之”,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在吉林市落地生根。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全面貫徹新時代好干部標準和忠誠干凈擔當要求,選優配強“一把手”和關鍵崗位領導干部。深入實施“強基培苗”選育工程、黨員干部教育培訓“鑄魂賦能”工程,全方位提升干部素質能力。實行抓落實、嚴考核、干部能上能下“三位一體”工作機制,讓有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優秀者優先。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深入開展“基層建設年”,完善黨建引領城鄉基層治理“四五六”工作體系,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新時代吉林黨支部標準體系(BTX)建設為引領,統籌推進城市、農村、機關、學校、企業和社會組織等各領域黨建工作,構建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嚴密組織體系。馳而不息加強作風建設。發揚“嚴新細實”優良新風,對“國之大者”和民之關切時時在線、事事關心,一刻不停抓發展,夙夜在公、苦干實干,千方百計解決企業難題、群眾訴求,用黨員干部辛苦指數換取經濟發展指數和群眾幸福指數。狠抓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鍥而不舍糾治“四風”。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保持懲腐高壓態勢,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全面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
筑夢新時代,奮斗新征程。吉林市要忠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全力以赴防疫情、穩經濟、保安全,不斷提升黨的建設水平,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作者:中共吉林市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