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雁
新發展階段吉林省站上了新的歷史起點,踏上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吉林的新征程。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深刻分析了吉林振興發展面臨的新機遇和新挑戰,明確提出今后五年工作的總體要求、奮斗目標和重點任務,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吉林的宏偉藍圖,吹響了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前進號角。
一、站上新起點,踏上新征程
吉林振興發展步入上升期,進入快車道。由于深受東北現象的困擾,吉林省一度經濟增速放緩,下行壓力加大,經濟發展陷入困境,發展自信不足。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3次赴吉林考察調研,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為處在爬坡過坎、滾石上山艱難時刻的吉林注入了強大的發展動力。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發展全局高度,深刻回答了吉林振興發展在黨和國家全局中承擔的使命、肩負的任務,以及如何擔當、如何發展、如何突破等一系列重大課題,為吉林振興發展掌舵領航、把脈定向、打氣鼓勁。吉林省感恩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關懷,感念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振奮精神,凝聚力量,忠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攻堅克難,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抗風險能力穩步增強。2021年吉林省經濟增長實現6.6%,在東北地區領先,在全國位次明顯前移,固定資產投資等重要經濟指標位居全國前列。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進展,全面打贏了脫貧攻堅戰,全省15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489個貧困村全部出列,7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如期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圓滿完成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順利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
吉林在大戰大考中交上優異答卷。2022年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這一輪疫情,是新世紀以來吉林省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疫情給吉林經濟社會帶來巨大沖擊,使經濟在三重壓力下雪上加霜,疫情對經濟的影響甚至超過2020年。2022年第一季度,吉林省經濟遭受史無前例的重創,經濟增速-7.9%,1-4月主要經濟指標呈斷崖式下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8.1%,固定資產投資-36.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8%,進出口總額-12.0%,財政收入-35.7%。面對嚴峻復雜的疫情和巨大的經濟發展壓力,我省堅決貫徹黨中央關于“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大方針,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明確提出“二季度止跌、三季度逐步回升、全年正增長”的發展目標,通過逐月多增實現全年多補,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為此,我省密集出臺一系列穩增長和保市場主體、保就業、保民生政策舉措。隨著政策逐步落地和政策效應的持續顯現,我省經濟開始走出谷底,呈現顯著恢復態勢,經濟向好趨勢明顯。吉林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吉林新征程。
二、抓住新機遇,應對新挑戰
當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又疊加地緣政治軍事沖突,國際環境復雜嚴峻。國內疫情也具有不確定性,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的經濟三大壓力仍然存在,后疫情時期經濟恢復和步入正常軌道還存在諸多困難。
吉林省高質量發展基礎還不穩固,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與發達省市相比,經濟規模不大,2021年吉林省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國的比重僅為1.12%;經濟仍以傳統產業為主,新興產業支撐力不強;新經濟增長點和經濟發展極還不夠多,整體實力還不夠強,缺乏有競爭力的大企業、強勢企業、鏈頭企業和產業鏈集群,吉林省進入中國企業500強的企業只有一汽集團1家,而廣東有58家,山東50家,浙江45家,江蘇43家;還存在創新資源富集的優勢釋放不足的問題。特別是,當前挽回疫情造成的重大損失還面臨較大困難。
在危機中育先機,在變局中開新局。對于一個地區的發展而言,機遇是獲得突破性進展的契機,就是在不確定中尋找確定性,并乘勢而上。抓住機遇,用好機遇,才能對吉林經濟社會發展起到重大推動作用。
在新發展階段,吉林省要緊緊抓住習近平總書記關注東北重視吉林的重大機遇,忠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吉林的新方位、新定位,全面實施“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努力在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體現新擔當,在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上實現新突破,在加快推動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征程上展現新作為。要緊緊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歷史機遇,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老工業基地轉型發展。要搶抓東北振興和國家戰略對接難得機遇,利用國家支持東北糧食生產和產業升級的相關政策,利用“一帶一路”開放政策,鞏固發展“兩大基地”,堅定維護“五大安全”。要搶抓國家新一輪穩增長政策機遇,利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集中發力,宏觀政策力度空前的有利時機,加強和改善基礎設施,為企業擺脫困境、產業轉型升級創造條件。
三、錨定新目標,實現新突破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吉林,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忠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錨定奮斗目標,聚焦重點任務,在高質量發展中實現新突破。
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新發展理念就是發展的指導原則,是指揮棒、紅綠燈。必須把新發展理念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領域,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推動發展從“有沒有”“多不多”向“好不好”“優不優”轉變。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顯著提升綜合發展實力。緊扣“兩確保一率先”目標,努力實現經濟總量邁上新的大臺階,加快形成多點支撐、多業并舉、多元發展的現代產業新格局,建成全國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持續增強基礎設施支撐能力,顯著提升全社會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全面實施“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對吉林的發展定位和指引的方向、深入落實中央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要求,立足吉林區域特點、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開放通道等條件,重構高質量發展戰略布局,重塑高質量發展優勢。
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堅持以發展新能源、新裝備、新材料、新農業、新旅游、新電商“六新產業”為方向,以建設新基建、新環境、新生活、新消費“四新設施”為重點,推動產業高級化、產品高端化、品牌馳名化,著力打造三個萬億級大產業、若干千億級規模產業,培育壯大一批千億級百億級企業,為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扎實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人才強省戰略,充分釋放創新優勢,加快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盡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圍繞創新鏈部署資源鏈,整合省內“大校、大院、大所、大企”資源,推動政產學孵金用深度融合,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動“雙創”向縱深發展,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作者:中共吉林省委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