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忠巖

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是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關鍵時刻、加快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白山市—長白山保護開發區將按照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各項工作部署,圍繞全面建設踐行“兩山”理念試驗區,擦亮打響、做大做強“一山兩江”金字招牌,搶抓機遇、乘勢而上,為加快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貢獻長白山力量。
一、明確發展思路,大力實施長白山地區一體化發展
黨代會報告指出,深入落實中央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要求,立足吉林區域特點、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開放通道等條件,重構戰略布局,重塑發展優勢。目前,白山市-長白山保護開發區建立了兩地協同發展工作機制,打破行政區劃界限,以產業布局為基礎,科學劃分了長白山中部、南部、北部三大生態經濟區,兩地走上了共同繁榮的發展新路。黨代會報告明確提出,支持白山市建設踐行“兩山”理念試驗區,為我們指明了發展方向。未來一段時期,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委要求,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加快白山、長白山一體化發展,推動“雙廊”“雙線”“雙通道”建設落地見效,積極融入全省發展大局,服務吉林振興發展。工作中緊緊圍繞全面建設踐行“兩山”理念試驗區,大力實施“一山兩江”品牌戰略,著力構建“一體兩翼”發展格局,加快釋放長白山中部、南部、北部三大生態經濟區作用,共同將長白山、松花江、鴨綠江品牌擦亮打響、做大做強,奮力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把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轉化為長白山地區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全面振興的生動實踐。
二、夯實發展根基,著力構建綠色產業體系
黨代會報告指出,必須把新發展理念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不斷邁向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長白山地區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資源和產業優勢,蘊藏人參、礦泉水、冰雪、硅藻土等世界級資源,是全省東部重要生態屏障。我們依托良好的生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始終把產業升級作為主攻方向,加快推進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打造多點支撐、多業并舉、多元發展的綠色產業格局。一是打造全域旅游產業集群。充分利用長白山影響力,策劃推出紅色追憶、森林康養、邊境風光、民族風情、避暑休閑、冰雪運動等旅游產品,加快推進吉林省奧林匹克冰雪運動中心、松花江水上旅游、長白山神廟遺址保護與展示利用工程和“老黑河遺址”抗聯基地等重點項目建設,把松花江—長白山沿線生態旅游帶建設成為特色鮮明、優勢明顯、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的世界級生態旅游目的地。二是打造醫藥健康產業集群。鼓勵域內知名藥企發揮龍頭帶動作用,支持施慧達、葵花、太安堂等龍頭企業擴能升級,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利用萬良人參交易市場、靖宇道地藥材交易中心、北國食藥產業園等先天發展優勢,以規模化、標準化和品牌化推動醫藥產業快速發展。深入挖掘長白山道地藥材特色資源,搶抓國家和省里對“長白山人參振興工程”的關注和支持,籌備做好2022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把人參產業打造成世界級產業。三是打造綠色食品產業集群。科學開發礦泉水資源,推進天然礦泉水企業聯盟和“長白山天然礦泉水”第一品牌建設,引導礦泉水產業健康發展。大力推進綠色食品精深加工,深化與深商控股、光明集團、吉林農大等企業院校合作,推動綠色食品打開高端市場,讓長白山特產享譽全國、走向世界。四是打造新材料產業集群。加快硅藻土資源整合,與中建材深度合作,充分發揮臨江、長白特色產業園區帶動作用,設立省級硅藻土產業開發區,拉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改造提升“煤林鐵”等傳統產業,打造綠色低碳、循環利用的生態友好型工業。
三、補齊發展短板,推進鄉村振興落地見效
黨代會報告指出,必須把“三農”工作重心歷史性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長白山地區地處邊境,必須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扎實推進興邊富民行動,鍥而不舍促進各族群眾共同富裕、邊境繁榮穩定。一是加快發展鄉村產業。全面實施參、蛙、菌、藥、菜、牧、果、蜂、漁、水十大特色產業集群建設,加快推進“秸稈變肉”暨千萬頭肉牛建設工程,大力發展長白山藍莓、軟棗獼猴桃等小漿果產業,形成規模化有龍頭、集群化有園區、標準化有基地的全產業鏈條,構建具有長白山特色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同時,堅持鄉村旅游同全域旅游同謀劃、同部署,加快推進55個鄉村休閑旅游示范村提檔升級,推動鄉村旅游精品化發展。二是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緊盯農村困難群體和低收入人群,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讓脫貧群眾生活更上一層樓。全力發展鄉村旅游、生態農業、農村電商,不斷豐富鄉村業態,拓寬農民收入渠道。三是穩步推進鄉村建設。堅持規劃引領,鞏固千村示范和“美麗庭院、干凈人家”創建成果,實施新一輪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動,分區分類治理農村生活污水、黑臭水體,有序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接續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建設美麗鄉村。四是提升鄉村治理能力。結合新時代吉林黨支部標準體系(BTX)建設,抓好“五星級”鄉村黨組織創建,以黨建引領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深化移風易俗,豐富文化生活,打造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四、厚植發展底色,全面加快生態強市建設
黨代會報告指出,優良的生態是吉林突出優勢和發展底色。長白山地區搶抓省委省政府支持建設踐行“兩山”理念試驗區重大政策機遇,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展現更大作為,把綠色生態打造成振興發展的底色。一是科學精準治污。深入開展重點流域污染治理,切實加強水源地保護,持續開展“綠盾”行動,統籌推進水污染治理、水資源保護、水生態修復,加快補齊城鄉污水處理設施短板,全域消除黑臭水體。分類施策改善土壤環境質量,建立土壤污染源頭預防和風險管控體系,實施土壤分類別分用途管理,努力保護好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二是筑牢生態屏障。建立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實施第三個“十年綠美白山”行動,推進生態保護和修復,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加快礦山修復治理,推進萬里綠水長廊建設,鞏固優質生態屏障。三是完善體制機制。全面落實河長制、林長制、田長制,全域推進“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和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創建,完善生態補償機制,推動形成具有長白山特色的生態文明建設新模式。建立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搭建生態資源交易平臺,探索開展排污權、用能權、用水權、碳匯權市場化交易,研究探索新的金融模式,存入綠水青山,取出金山銀山。
五、匯聚發展合力,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品質
黨代會報告指出,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蛋糕”做大做好、切好分好,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長白山地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抓好民生實事,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讓人民群眾共享轉型發展的成果。一是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堅持常態化精準防控與應急處置相結合,加強物資儲備和檢測能力建設,充實基層一線疾控力量,健全多點觸發監測預警機制,全力提高處置能力,以變應變、以快制快,發現一起、撲滅一起,堅決不發生規模性反彈事件。二是強化就業優先導向。廣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培養更多高素質能工巧匠,充分利用具有長白山地域特色的各類培訓機構、就業訓練中心、實訓基地,建設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發揮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作用,支持群眾靈活就業,積極引導廣大勞動者在建設三大生態經濟區進程中貢獻力量。三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推進學前教育普惠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普通高中教育特色發展、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發展,引進建設高等教育,打造立體均衡的教育體系。結合長白山大學城建設,深化校地合作,促進高校教學科研與長白山地區優質資源緊密結合。四是完善城市交通系統。推進白山至松江河高速公路和長白山旅游環線公路規劃研究,加快沈白高鐵、沿邊開放旅游大通道等重大項目建設,優化交通網絡,打通神經末梢,形成內通外聯的“大交通”格局。五是繁榮發展長白山特色文化。深入挖掘、傳承、回歸和弘揚長白山文化。加快長白山美術創作基地、長白山攝影基地、長白山生態文學創作基地等項目建設,高質量開展“長白山之夏”“長白山之冬”等特色文化活動,促進長白山文化深度融入市民生活,持續提高特色文化品牌熱度。
六、強化發展保障,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黨代會報告指出,要從黨的奮斗歷史中汲取前進力量,把各級黨組織建設得更加堅強、更加有力。長白山地區堅決扛起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持續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把各級黨組織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一是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深入實施“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計劃,強化政治素質考察和政治監督,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深刻領會“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二是強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建好用好長白山干部教育培訓品牌,傳承紅色基因,引領綠色發展。強化學以致用,采取“輔導報告+現場學習+研討感悟”形式,辦好“實踐課題”,在建設踐行“兩山”理念試驗區、“三大生態經濟區”發展等實踐中用好學習成果。三是推動基層黨建提質升級。深入開展“基層建設年”,加快新時代吉林黨支部標準體系(BTX)建設,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城鄉基層治理統一領導體制作用,推動“六域”黨建引領“三城”創建,切實把黨的組織優勢鞏固好、發展好、發揮好。四是建強高素質專業化骨干隊伍。樹立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鮮明導向,在城市建設、鄉村振興、產業發展中考察識別干部,選任提拔一批優秀干部,持續激勵干部在建設踐行“兩山”理念試驗區中擔當作為。五是持續加強作風建設。集中開展作風建設大提升、營商環境大提升以及“四風”突出和隱形變異問題專項整治,鞏固深化掃黑除惡打傘破網、供熱領域等專項整治成果,持續釋放全面從嚴、一嚴到底的強烈信號,為長白山地區振興發展提供堅強作風保障。六是一體推進“三不”建設。堅持嚴的主基調不動搖,持續鞏固“不敢”的震懾氛圍,著力筑牢“不能”的制度防線,加固“不想”的思想堤壩,推動形成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深入貫徹落實好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對于長白山地區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各項工作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和現實意義。我們將進一步統一思想、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加快推動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全面振興,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作者:中共白山市委書記、長白山保護開發區黨工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