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晶心
“澄才+”研學體驗營
“說來慚愧,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江陰人,說起江陰的歷史也只是一知半解。今天的參觀經歷,讓我得以全面了解家鄉,大大增強了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大學生馬妤婕在參觀了江陰市博物館等地之后在留言簿上寫道。
江陰,一座擁有7000年人類生息史、5000年文明史、3800年筑城史、2500年文字記載史的城市,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為了幫助江陰籍青年學子更好地感受家鄉、了解家鄉、熱愛家鄉,團江陰市委牽頭連續開展“青春匯澄”優秀學子家鄉行——“澄才+”研學職業體驗營活動。這次文化旅游管理類職業體驗活動走訪、參觀了江陰高城墩良渚文化遺址、江陰文廟、江陰市博物館等地,帶領同學們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探索之行。活動中,同學們紛紛表示看到了原來所不了解的江陰風貌,也更加深刻地了解了江陰發展歷史。
“原來只能在電視劇中才能看到檢察官和律師的形象,現在可以近距離地接觸到他們,感覺很親切,與想象中的不一樣。”
“銀行大廳服務七步法、柜面服務七步法,原來做一名銀行柜員也有這么多講究。”
“總是看到新能源經濟這個詞,現在了解什么是新能源了。”
“青春匯澄”優秀學子家鄉行——“澄才+”研學職業體驗營除帶領學子們深度了解家鄉的歷史和文化,還以“體驗職業、發現自己、啟創未來”為主題,帶領學生走出課本、走出學校、走進職場,零距離接觸具體的職業工作,了解更多職業背后的故事,幫助他們找到更明確的人生定位和目標,助力他們成長成才。
在法律、機械化工、金融等職業類別體驗活動中,來自江陰各大中職院校的學生們在參觀了檢察院、振強律師事務所、中國石化江陰分公司、江陰熱電、中國銀行江陰支行五家單位之后,熱烈地分享活動后的感受。這次研學營,給他們上了一堂精彩的職業體驗課。
“組織‘青春匯澄’優秀學子家鄉行——‘澄才+’研學職業體驗營活動,不僅是讓大家了解家鄉的發展變化,同時也是帶領他們進行職業體驗,為以后的就業創業打下基礎。”團江陰市委書記吳澤昱說道。
陽光行動
“虛位以待,只等你來!”
6月20日,團江陰市委面向江陰籍大學生、高三畢業生發出“團團招募令”:最全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等你來pick!
江陰市大學生暑期勤工助學“陽光行動”始于2006年,17年來,始終以提升青年學子社會實踐能力為重點,每年暑期為青年學子搭建社會實踐平臺,為用人單位打通與青年人才提前熟悉、互動交流的渠道,而且保障了青年學子暑期實習期間的合法權益,創造了鼓勵支持青年人才學成歸來、建設家鄉的社會氛圍。
許媛是南京師范大學2020級文學院的學生,通過2021年的“陽光行動”,她在江陰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實習,每天的工作就是將檔案袋里的文件錄入電腦、利用Excel的篩選與分類功能,將表單里的全部文件分為永久、30年、10年三類……一個月做下來,她體會到:“雖然每天工作內容是重復、枯燥的,但同時也是井井有條、讓人安心的。一個月的實習經歷增加了我的社會閱歷,讓我對未來的職業選擇有了新的思考。”
“為期一個月的實習經歷不僅讓我了解了刑事審判庭處理案件的流程、提高了法律文書書寫能力,更讓我明白扎實的專業知識是提高工作水平的堅實基礎,并且,只有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書本知識靈活運用到實務中去,才能更快、更好地成長。”在江陰人民法院實習的南京師范大學2020級法學院學生吉以寧這樣總結。
“這么多年發展下來,‘陽光行動’從最初給困難家庭學生提供勤工助學崗位,到現在已經升級成為江陰籍大學生勤工助學、職業體驗、志愿服務、社會實踐多方面服務的一個品牌工程。”吳澤昱介紹。
“吸引青年,聚集人才,江陰憑什么與青年共未來?”吳澤昱接著說道,“我們還有另一項品牌工程‘青年與江陰共未來’。”
2021年4月30日,江陰舉辦青年大學生發展論壇,論壇為“高校引才聯絡站”“企業大學生實訓基地”授牌,聘用了一批高校“校園招聘大使”,請他們做江陰的代言人。青年企業家、優秀大學生和企業技術能手等人圍繞“青年與江陰共未來”主題,就城市規劃、青年就業、人才政策等話題展開頭腦風暴,集思廣益。無錫市委常委、江陰市委書記許峰說:“與青年共未來,江陰有近悅遠來的精準政策和愛才惜才的滿滿誠意。”
“作為江陰第一位經由工作站培養后留在企業發展的博士后人才,是江陰讓我完成了從學術型人才到企業負責人的轉變。”在論壇上,法爾勝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霞分享道。
據吳澤昱介紹,今年江陰將以“青年與江陰共未來”主題做系列直播活動,主要從“產業高端、創新澎湃、城市美好、人民幸福”四個方面來介紹江陰,計劃從7月份開始,每個季度一期。
才聚江陰
與“陽光行動”同期進行的還有“才聚江陰”優秀海外學子家鄉行。江陰籍海外學子是一支具有創新精神、創造活力、能出成果的人才隊伍,他們身懷江陰的本土基因,與江陰有著血脈相連的親情,他們的一路成長伴隨著江陰的飛速發展。江陰的未來發展需要他們的歸來和加盟,更期盼他們的獻策獻力。為此,活動組織方成立了江陰市海外留學青年聯誼會,聘任就讀于世界各地大學的海外學子為海外留學青年聯絡員。
“出國留學和返鄉創業的經歷帶給我最大的收獲是‘資源’的重要性。”江陰市佐恩洗護創始人、江陰市龍潤法蘭有限公司副總裁張超便是一名返鄉創業的海歸青年,他與年輕的學子們這樣分享。
“才聚江陰”每年還有青年大學生創業特訓夏令營活動,面向具有創業意向或創業規劃的應屆畢業生及未就業大學生,旨在激發大學生創業激情,助力大學生實現創業夢想。
2021年,江陰市推出“暨陽英才計劃”升級版2.0,形成了具有江陰特點的青年人才政策扶持體系。“除各類就業創業補貼,大學生創業孵化也有專門的平臺,大學生創業園可以拎包入駐。”吳澤昱說。
如何做好青年發展型縣域建設?吳澤昱的理解是:“青年與城市是一場雙向奔赴,青年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發展需求,城市提供的服務能有效解決青年成長的痛點、難點問題,讓青年有困難時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讓青年能夠得到高質量發展,這是城市對青年更友好的體現。青年在城市中有獲得感、歸屬感,更加激勵起青年為這座城市奮斗的擔當作為,投身社會建設、激發城市活力,這是青年在城市更有為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