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明根 鐘永福 周育望
1.江西省吉安市中心人民醫院肛腸科,江西吉安 343000;2.江西省宜春市中醫院肛腸科,江西宜春 336000
肛周膿腫是肛管直腸周圍間隙發生急慢性化膿性感染所致的疾病,是肛腸科臨床常見疾病,多見于20~40 歲的男性,以肛門疼痛、排便困難、發熱、紅腫等為臨床癥狀,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睡眠質量。切開掛線術不僅能充分引流膿液,還能防止炎癥的擴散,快速改善患者病情,但是由于切開掛線術后的創面多為感染性創面,又因其部位特殊,常會有大量細菌定植到創面上,從而進一步加重局部的炎癥反應,影響創面愈合。肛泰軟膏為中成藥,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燥濕斂瘡及消腫止痛之功效,紅外線照射是臨床常用的物理療法,其可增強創面血液循環,促進創口愈合。目前關于肛泰軟膏聯合紅外線照射治療切開掛線術后肛周膿腫患者的療效還未達成統一定論,故本研究選取在吉安市中心人民醫院行切開掛線術的94 例肛周膿腫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兩種方式聯合治療切開掛線術后肛周膿腫患者的術后疼痛、創面愈合及排便功能改善情況,旨在更好地提高切開掛線術后肛周膿腫患者的治療效果,改善患者預后。
選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吉安市中心人民醫院行切開掛線術的94 例肛周膿腫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簡單隨機化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7 例。觀察組中,男33 例,女14 例;年齡22~44 歲,平均(32.06±4.25)歲;病程3~14 d,平均(8.46±1.22)d。對照組中,男40 例,女7 例;年齡23~45 歲,平均(32.92±4.09)歲;病程3~15 d,平均(8.95±1.19)d。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吉安市中心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及同意(HZL12036),參與研究者均知曉本研究情況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患者均符合肛周膿腫診斷標準;患者均具有切開掛線術手術指征。排除標準:①有外傷者;②處于哺乳期或妊娠期的女性;③合并惡性腫瘤患者;④肝腎功能不良者。
兩組肛周膿腫患者均行切開掛線術治療,術后接受抗生素等常規抗感染治療,患者排凈大小便后需肛門局部使用溫水+復方黃柏液(山東漢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0950097,生產批號:14000199847,規格:100 ml)50 ml 坐浴5 min 左右,擦干水分,用量一般50 ml,1 次/d,連續治療7 d。
對照組患者術后接受紅外線照射治療,采用Infra Care HP3621 型紅外線治療儀(荷蘭飛利浦公司)對患者進行治療,照射前先預熱5 min 左右,調整功率為250 VA,頻率為50 Hz;患者取俯臥位,暴露創面,照射距離為40~60 cm,時間為15 min,照射結束后采用絡合碘消毒,并清除創面分泌物,然后填入凡士林紗布條,使用無菌輔料覆蓋傷口,1 次/d,連續治療7 d。
觀察組采用肛泰軟膏(煙臺榮昌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60212,生產批號:12000697971,規格:10 g)聯合紅外線照射治療,肛內注入3 g,1 次/d,連續治療7 d。
1.3.1 比較兩組患者的排便功能優良率 參考楊穎等的文獻對治療7 d 后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評價,評估兩組患者的排便功能。優:患者排便頻率、糞便性狀均恢復正常,排便順暢,無不適感;良:患者的排便頻率和糞便形狀基本恢復正常,排便幾乎沒有不適感;差:患者的排便狀況未得到任何改善甚至病情有加重趨勢。排便功能優良率=(優+良)例數/總例數×100%。
1.3.2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疼痛情況和創面評分于治療前及治療3、7 d 后,采取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評估兩組患者的疼痛程度,采取醫院自制的創面評分量表評估其創面恢復狀況。VAS 評分量表分值0~10 分,分數越高代表患者的疼痛程度越嚴重,Cronbach's α=0.87。采用醫院自制的創面評分量表評估兩組患者的創面情況,項目包括創面出血、水腫以及分泌物。0 分:創面無任何出血、無水腫、無分泌物;1 分:創面有少量滲血、出現輕度水腫并伴少量分泌物;2 分:創面有出血,排便時也伴有少量血,創面輕度水腫,且分泌物較多,并存在炎性肉芽;3 分:創面滲血較多,排便伴較多血,創面中度水腫,分泌物較多、黏稠,Cronbach's α=0.89。
1.3.3 比較兩組患者的傷口恢復狀況 記錄兩組患者的腐肉脫落時間、 上皮新生時間以及創口愈合時間,并進行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排便功能總優良率為95.74%,高于對照組的82.9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排便功能總優良率的比較(例)
治療3、7 d 后,兩組患者的VAS 評分和創面評分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7 d 后,兩組患者的VAS 評分和創面評分均低于治療3 d 后,且觀察組患者治療3、7 d 后的VAS 評分和創面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3、7 d 后VAS 評分、和創面評分的比較(分,±s)
觀察組患者的腐肉脫落時間、上皮新生時間以及創口愈合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患者傷口恢復狀況的比較(d,±s)
肛周膿腫是一種因肛管、直腸周圍組織或其周圍間隙感染而形成的急性化膿性疾病,是肛腸科常見病之一。手術治療是臨床推薦治療方案,切開掛線術便捷,創傷小,患者恢復快,能有效防止肛瘺的形成,避免二次手術,但是術后由于患者排便次數較多,糞便反復刺激易引起傷口感染、肛周疼痛,會嚴重影響其排便功能,中醫藥治療具有療效好、操作簡單和副作用少的優點受到人們的關注,本研究通過對肛周膿腫患者術后應用肛泰軟膏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排便功能總優良率為95.74%,高于對照組的82.9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觀察組的治療方案應用后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排便功能。肛泰軟膏中主要成分有地榆、五倍子、冰片、鹽酸小檗堿和鹽酸罌粟堿中藥成分,其中地榆性寒,有涼血止血的功效,五倍子可用于治療外傷出血、癰腫瘡毒,冰片對瘡瘍腫痛,潰后不斂效果良好,鹽酸小檗堿對腸道感染有良好的抑菌效果,鹽酸罌粟堿對胃腸道痙攣有良好的控制效果。薛霧松等的研究發現,肛泰軟膏聯合治療可促進患者術后排便功能恢復,這與本研究中的觀點部分類似,分析其原因,肛泰軟膏中的地榆炭、鹽酸小檗堿和冰片等成分對創面的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具有抑制作用,可起到抗感染、抗燥濕,清熱止痛。但該研究中未對肛周腐肉組織脫落、上皮細胞新生等影響行進一步探討,故而存在一定的臨床局限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3、7 d 后,兩組患者的VAS 評分和創面評分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7 d 后,兩組患者的VAS 評分和創面評分均低于治療3 d 后,且觀察組患者治療3、7 d后的VAS 評分和創面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切開掛線術治療后肛周膿腫患者的部分膿腫存在復發的可能性,且術后各種并發癥是術后不可避免的重要問題,患者肛周組織會充血、水腫,并出現淋巴回流障礙,導致肛周膿腫術后患者傷口愈合速度較慢,創口遭到微生物感染風險大,患者此時痛感強烈,因此促進創面愈合并減少患者不適感是肛周膿腫術后治療的重點,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方案有助于患者術后疼痛改善和創面修復。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腐肉脫落時間、上皮新生時間以及創口愈合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既往研究發現,肛泰軟膏對肛腸疾病手術術后常見并發癥有明顯療效,肛腸疾病圍手術期使用肛泰軟膏可以緩解創面疼痛、 出血,有效改善預后,使患者快速康復。本研究結果與其類似,提示臨床肛泰軟膏聯合紅外線照射治療肛周膿腫患者可以顯著縮短患者腐肉脫落、上皮新生和創口愈合所需時間,能促進患者康復。
綜上所述,肛泰軟膏聯合紅外線照射治療能夠改善切開掛線術后肛周膿腫患者的排便功能,有效緩解其疼痛,促進創面愈合,加快患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