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智歡 沙中寧 張 明
浙江中醫藥大學口腔醫學院,浙江杭州 310053
實習是從課堂理論教學到臨床實踐過渡的橋梁,是醫學生向臨床醫生角色轉變的必不可少的培養階段。于實習生而言,實習是他們邁入行業的第一步,對其職業觀形成具重要導向作用。職業認同感指個體對于所從事職業的目標、社會價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是個體對職業的認知程度、行為表達和情感傾向的過程。吳倩相關研究表明實習對醫學生職業認同感形成的重要作用。本調查關注實習生的實習滿意度與職業認同感,探討影響實習滿意度的因素及實習滿意度與職業認同感二者間的關系,以期正確評價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采取有效策略,提升實習教學質量、增強職業認同感,助推職業牙醫教育。
選取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來自浙江中醫藥大學口腔醫學專業的112 名在杭實習生作為研究對象,共發放112 份問卷,實際收回有效問卷102 份,有效回收率為91.07%。問卷包括調查對象一般資料、調查對象實習滿意度及調查對象職業認同感等3 個模塊共計34 小題。納入標準:①實習時間≥4 周;②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知情同意者;③遵守學校及實習單位規章制度。排除標準:①實習資料不完整者;②因各種原因無法參與調研者。
(1)調查工具。①一般資料調查表:本問卷基于問卷設計的一般方法,在了解實習生實習基本狀況的基礎上,結合口腔醫學專業特點進行問卷設計,包括性別、生源地、實習單位等。②問卷實習滿意度部分:護生實習滿意度量表設計分為4 個維度: 情感滿意度、臨床教學、資源與支持、自我認識,共13 個條目,總分為65 分。問卷的Cronbach's α 系數為0.848。③問卷職業認同感部分:參考魏淑華等教師職業量化表分為職業價值觀、角色價值觀、職業行為傾向、職業歸屬4 個維度,共13 個條目,總分為65 分。該表信效度良好,內容效度為0.896,Cronbach's α 系數為0.947。(2)數據收集。依托當前知名的問卷星系統設計電子問卷,并通過年級聯系群發放給該專業學生作答,收集調查結果。
本問卷以實習生實習滿意度與職業認同感為觀察指標,每個條目采用Likert 5 級計分,分值1~5 分,分數越高則實習滿意度越高。職業認同感用5 個頻數詞反映:“1”表示“很不符合”,“2”表示“不太符合”,“3”表示“說不清”,“4”表示“基本符合”,“5”表示“非常符合”。量表得分情況采用條目均分,得分越高,職業認同感越強。

實習生學歷、生源地、實習單位性質、實習單位選擇方式等基本情況見表1。

表1 實習生實習基本情況
2.2.1 實習滿意度現狀 實習生的實習滿意度總分為(50.45±7.09)分,條目均分為(3.88±0.55)分,處于中高水平。依維度條目均分排序,自高到低依次為自我認識、情感滿意度、臨床教學及資源與支持,各維度具體得分見表2。

表2 實習生實習滿意度各維度得分情況(分,±s)
2.2.2 基本情況對實習滿意度的影響 公立單位實習生的實習滿意度總分高于私立單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不同性別、學歷、生源地、實習單位選擇方式、實習經歷的實習滿意度總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基本情況對實習滿意度的影響(分,±s)
實習生的職業認同感總分為(53.61±7.90)分,條目均分為(4.12±0.61)分,處于中高水平。依維度條目均分排序,自高到低依次為職業行為傾向、角色價值觀、職業歸屬、職業價值觀,各維度具體得分見表4。

表4 職業認同感各維度得分情況(分,±s)
實習生的職業認同感各維度評分及總分與實習滿意度各維度評分及總分呈正相關(r=0.587,P<0.01)(表5)。

表5 職業認同感與實習滿意度相關性分析(r 值)
本調查中實習生的實習滿意度總得分為(50.45±7.09)分,處于中高水平。有研究結果顯示實習生對單位的人際關系、帶教老師感到較為滿意,對薪酬津貼、臨床操作機會感到不滿,這是由于受帶教模式的局限性、臨床環境的復雜性等現實因素影響,實習過程中實習生面臨諸多醫療風險、臨床操作機會較少,實習效果不佳。在影響實習滿意度的因素中,實習單位性質對實習滿意度有影響,公立單位實習生的實習滿意度總分高于私立單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這可能是因為在公立單位實習教學中,醫院總體教學硬件、專業帶教老師和良好實習環境對實習生較好適應臨床有很大幫助。在此環境下,實習生的實習條件較好、動手實操機會較多,實習滿意度更高。同時,為提高實習滿意度與教學效果,實習單位可采用多元一體化教學法提升臨床帶教質量;建立專門的實習事故和糾紛解決機制,進步規范臨床實踐活動管理,保障實習生合法權益。
本調查中實習生的職業認同感總分為(53.61±7.90)分,處于中高水平,這與我國當下普遍存在就業難問題、口腔醫療市場對口腔人才需求較高存在直接關系。調查結果顯示實習生表示能做好分內工作、履行職業責任,可見良好的職業認同感將反作用于對職業行為趨向,職業認同感越高,實習生越能更好地融入職業角色,更愿意在此行業中實現自身價值。另一方面,實習生的職業價值感較低,這可能是因為實習生對職業的接觸僅限于理論學習與較短時間的臨床實踐,對職業價值認識不深,難以產生較深情感。對此,學校作為實習生接觸專業的重要場所,應對其做好健康的職業認知教育。深入貫徹“醫教協同”的辦學理念,為學生從理論教學向臨床教學的過渡階段提供資源支持、做好專業指引,培育其職業認同感。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習生實習滿意度與職業認同感呈正相關(r=0.587,P<0.01),提示實習生實習滿意度對職業認同感的形成、鞏固有正向調節作用。同時,在實習過程中的自我認識、資源與支持與職業認同感相關度最高,說明相較于實習中的良好的人際關系、知識技能的掌握,實習中獲得的自我滿足與豐厚薪資、舒適工作環境等外在條件更有利于職業認同感的培育。因此,行業應加快完善實習生實習的考核補貼機制,滿足其基本生活需求,使實習生勞動得到價值本位回歸,提升醫生職業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