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昕,金 蓉
(麗水市質量檢驗檢測研究院,浙江麗水 323000)
白酒作為蒸餾酒重要的一個分支,以其悠久的歷史,獨特的風味,深受國內外消費者歡迎。每年各地市場監管部門都會對預包裝白酒和散裝白酒進行大量監督抽檢,不合格的項目主要集中在衛生指標氰化物、甲醇以及食品添加劑的非法添加[1-2]。隨著人們對白酒品質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其他監督檢驗未涉及的有害物質如甲醛含量等指標開始受到重視。2006年,甲醛被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確認為Ⅰ類致癌物[3]。美國環境保護局(US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gency,US EPA)規定了甲醛的每日可接受攝取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ADI)為 0.2 mg/kg[4]。測定酒中微量甲醛的方法主要有乙酰丙酮比色法和4-氨基-3-聯氨-5-巰基-1-2-4-三氮雜茂分光光度法。另外,有研究報道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和氣相色譜法衍生后檢測食品、空氣等樣品中的甲醛含量[5]。本文依據乙酰丙酮顯色法的原理,旨在建立一套分光光度法檢測白酒中甲醛的方法,并驗證其可行性。
甲醛,上海安譜公司,含量10 000 mg/L水溶液;乙酰丙酮,上海凌峰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純度99.0%;乙酸銨,江蘇強盛公司,純度98.0%;冰乙酸,麥克林公司,純度99.5%。
北京普析通用儀器T9CS雙光束紫外分光光度計;梅特勒-托利多ME204電子天平。
1.3.1 實驗原理
甲醛在過量乙酸銨的存在下,與乙酰丙酮和氨離子生成黃色的2,6-二甲基-3,5-二乙酰基-1,4-二氫吡啶化合物,在波長415 nm處有最大吸收,在一定濃度范圍內,其吸光度與甲醛含量成正比,與標準系列比較定量[6]。
1.3.2 試劑的配制
乙酰丙酮溶液。稱取乙酰丙酮0.4 g、乙酸銨25 g、冰乙酸3 mL溶于水中,用水定容至200 mL容量瓶中備用,臨用現配。
甲醛標準溶液。準確移取0.5 mL的10 000 mg/L甲醛標準溶液至50 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配制成100 mg/L甲醛儲備液,準確移取0.5 mL的100 mg/L甲醛儲備液至50 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配制成1 mg/L甲醛標準溶液備用。
1.3.3 檢測方法
移取2.0 mL白酒于25 mL比色管中,加水至10 mL后加入2 mL新配制的乙酰丙酮溶液,搖勻后在沸水浴中加熱10 min,取出用水沖至常溫后于415 nm測定吸光度。
分別準確吸取1.0 μg/mL的甲醛標準溶液0 mL、0.50 mL、1.00 mL、2.00 mL、5.00 mL、10.00 mL及100.0 μg/mL的甲醛標準溶液0.20 mL、0.50 mL、1.00 mL、2.00 mL和5.00 mL于25 mL比色管中,加水至10 mL刻度,后加入2 mL乙酰丙酮溶液,沸水浴中加熱10 min,取出冷卻后測定吸光度,繪制標準曲線。各濃度甲醛溶液的吸光度及散點圖見表1和圖1。

表1 甲醛標準溶液系列吸光度

圖1 甲醛標準溶液含量與吸光度散點圖
分析上述數據可知甲醛含量在0~200 μg均有較好的線性表現,其線性擬合的相關系數均不低于0.999,進一步比較可知在甲醛含量0~10 μg有最佳的擬合曲線,其截距最接近于零點,工作曲線為y=0.019 4x-0.000 2,線性相關系數R2=0.999 7。通過分析可以得出該方法具有檢測范圍廣,線性表現良好等特點。
分別進行3組高中低濃度的加標實驗,加標量分別為 1 μg、5 μg和20 μg,并同時做 6組平行樣,得到的結果見表2。
由表2可知,高中低3組加標實驗的平均回收率分別為98.98%、96.26%和95.53%,6組平行樣結果的標準偏差分別為0.011%、0.014%和0.028%。實驗結果表明該檢測方法在工作曲線全范圍內均有較好的加標回收率,且實驗平行性好,精密度高。

表2 加標回收率與精密度實驗結果
實驗以色譜級無水乙醇代替白酒樣品作為空白樣品,平行測定11份空白樣品溶液,以測定空白溶液響應值的3倍標準偏差所對應的甲醛含量作為檢出限。標準偏差s,標準曲線斜率k。方法檢出限為3s/k。由表3可知,該方法的檢出限為0.078 μg,以樣品取樣量2 mL計算,其檢出限濃度為0.039 mg/L,標準偏差為5.05×10-4。

表3 實驗測定結果
通過參考國家標準中發酵酒中甲醛的檢測方法,本文順利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測定白酒中甲醛的檢測方法,并對該方法的可行性進行了論證,結果表明該方法能夠實現白酒中甲醛的檢測目標,適用于白酒的檢測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