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榕葵 潘少吟 黃燕娟
廣東省清遠市清新區婦幼保健院檢驗科,廣東清遠 511518
地中海貧血屬于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它的 發生機制是由于缺乏珠蛋白基因,使得珠蛋白肽鏈合成受到影響,進而改變血紅蛋白的正常構成,終而出現進行性溶血性貧血[1]。其中β-地中海貧血是常見的地貧類型之一。數據統計顯示,β-地中海貧血在全球范圍內的流行率達4.9%[2]。而我國廣東省在內的南方是β-地中海貧血的高發區域[3]。β-地中海貧血主要出現于新生兒,會對其正常的生長發育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還可能并發黃疸、腹水等并發癥,嚴重的甚至造成溶血危象,威脅其生命健康[4]。因此對于育齡夫婦進行有效的孕前篩查,能及時幫助β-地中海貧血攜帶者進行確診,預防β-地貧新生兒的出生,從而降低β-地中海貧血的發病率。基因檢查是β-地中海貧血篩查的金標準,但是其檢測的耗時長,且檢測費用和成本較高,不適用于β-地中海貧血廣泛性的初篩[5]。平均紅細胞體積(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是常用的血液相關疾病檢測方法,但對地中海貧血篩查的特異度不高。毛細管血紅蛋白電泳是一種專門針對血液病篩查的實驗室檢測方法,它能對血紅蛋白(hemoglobin,Hb)的成分和結構進行分析,從而發現相關的血紅蛋白病[6]。本研究將兩者聯合應用于育齡夫婦的孕前β-地中海貧血篩查,并與基因檢測進行對照分析,以探討毛細管血紅蛋白電泳聯合MCV 檢測在育齡夫婦的孕前β-地中海貧血篩查中的臨床效果。
選取2019年8月至2020年9月在清遠市清新區婦幼保健院進行孕前β-地中海貧血篩查的1508 對育齡夫婦(3016 人)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女性各1508 人;年齡20~45 歲,平均(27.8±1.2)歲。納入標準:①清遠市本地戶籍;②年齡20~45歲;③有備孕意向;④知情同意,并自愿參與研究;⑤無生育史。排除標準:①隨訪資料不全;②凝血功能異常。本研究已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1 樣品采集 對所有受試者均采集其空腹靜脈血樣本2 ml,放置于抗凝管中。將抗凝管進行震蕩,以充分混勻樣本與抗凝劑。做好抗凝管的標識,并放置于2~8℃的環境下進行保存待檢。
1.2.2 檢測方法 取其靜脈血樣本應用全自動毛細管血紅蛋白電泳儀和血液分析儀檢測其Hb 含量分布情況和MCV,并應用多聚酶鏈反應/反向斑點雜交(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verse dot blot,PCR/RDB)技術進行β-地中海貧血的基因診斷。
①毛細管血紅蛋白電泳儀檢測。采用Capillarys 2型全自動血紅蛋白毛細管電泳儀(Sebia 公司)及配套檢測試劑盒,嚴格按照相關操作標準對采集的靜脈血樣本進行檢測,分析其Hb 的組分,并進行進一步的Hb-A、Hb-F 以及Hb-A2 含量的定量分析。陽性的標準參照《β-地中海貧血的臨床實踐指南》[7]為Hb-A<96.5%。②MCV 檢測。采用BC-5500 的自動血液分析儀和配套的試劑進行MCV 檢測。陽性的標準參照《地中海貧血妊娠期管理專家共識》[8]為MCV<82 fl。③PCR/RDB 檢測。PCR/RDB 檢測上送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操作,對樣本中基因組DNA 中的β-地中海貧血常見17 種點突變進行基因測定。
以上檢測均由兩名專業的檢測人員按照盲法判讀法對檢測結果進行判斷,存在異議的可交由上一級檢驗醫師進行最終判斷。
分析育齡夫婦樣本中β-地中海貧血的基因檢測結果和基因分型情況。并以PCR/RDB 的基因診斷結果為金標準,分析β-地中海貧血不同臨床分型的Hb分布情況,計算毛細管血紅蛋白電泳、MCV 檢測單獨及聯合應用篩查育齡夫婦β-地中海貧血的診斷效能。靈敏度=真陽性例數/(真陽性+假陰性)例數×100%;特異度=真陰性例數/(假陽性+真陰性)×100%;準確度=(真陽性+真陰性)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SPSS 23.0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對于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的形式進行描述,不符合正態分布的資料,用中位數(下四分位數,上四分位數)[M(P25,P75)]進行描述,組間比較采用非參數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 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基因診斷結果顯示,3016 份靜脈血樣本中β-地中海貧血基因陽性樣本174 份,β-地中海貧血陽性率為5.77%,其中輕型β-地中海貧血168 例(96.55%),中間型β-地中海貧血6 例(3.45%)。共檢出中11 種不同的基因型,其中常見的包括βCD41-42/βN、βIVS-Ⅱ-654/βN、βCD17/βN、β-28/βN以及βCD71-72/βN。基因型其具體的基因型分布見表1。

表1 β-地中海貧血基因的基因型分布情況
中間型β-地中海貧血者的Hb-A 含量低于輕型β-地中海貧血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二者的Hb-F、Hb-A2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β-地中海貧血者不同臨床分型的Hb 分布情況[M(P25,P75)]
以基因診斷結果為金標準,毛細管血紅蛋白電泳篩查β-地中海貧血的靈敏度、特異度以及準確度分別為84.48%、91.93%、91.50%,MCV 檢測篩查β-地中海貧血的靈敏度、特異度以及準確度分別為91.95%、91.33%、91.37%,毛細管血紅蛋白電泳和MCV 檢測聯合篩查β-地中海貧血的靈敏度、特異度以及準確度分別為95.98%、91.86%、92.09%。毛細管血紅蛋白電泳和MCV 檢測聯合篩查β-地中海貧血的靈敏度及總準確性最高,但三種檢測方式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比較,差異并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毛細管血紅蛋白電泳篩查結果分析(例)

表4 毛細管血紅蛋白電泳篩查的效能分析[%(n/N)]
β-地中海貧血是常見的地中海貧血類型之一,由于其屬于遺傳性疾病,因此主要見于新生兒,多在其出生后3 個月內出現相關癥狀。數據統計顯示每年全球約有100 萬的β-地中海貧血新生兒出生[9]。β-地中海貧血新生兒的預后不良,因此臨床需要積極預防β-地中海貧血新生兒的出生。β-地中海貧血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因此對于育齡夫妻進行孕前篩查,找出β-地中海貧血攜帶者,有助于促進人口的優生優育。我國的廣東區域是地貧的高發地區。本次研究中基因診斷結果顯示,3016 份育齡夫婦的靜脈血樣本中β-地中海貧血基因陽性樣本174 份,陽性率為5.77%,其中輕型β-地中海貧血168 例,中間型β-地中海貧血6 例,略高于鐘永紅等[10]研究中的β-地中海貧血攜帶率3.73%。而本研究的在174 份陽性樣本的β-地中海貧血基因分型中,占比較高的是βCD41-42/βN、βIVS-Ⅱ-654/βN、βCD17/βN、β-28/βN以及βCD71-72/βN,這與黃軍垣[11]研究結果基本相符。基因檢測的結果準確性高,但是費用昂剛,且檢測技術要求高,用于地貧篩查的適用性不高。
毛細血紅蛋白電泳屬于實驗室檢測方法,能根據不同類型血紅蛋白的電荷和等電點不同,對血紅蛋白的類型和含量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區分正常的血紅蛋白和血紅蛋白變異體,從而篩查相應的血紅蛋白病變[12]。在β-地中海貧血患者中,Hb-A 的含量降低是其主要的血液學特征[13]。本次研究中,中間型β-地中海貧血者的Hb-A 含量低于輕型β-地中海貧血 (P<0.05),結果提示毛細管血紅蛋白電泳能有效檢測不同臨床分型的β-地中海貧血患兒之間Hb-A 含量的差異,提示其對于β-地中海貧血臨床分型能提供一定的參考[14],一定程度上能減少中間型,重型地中海貧血患兒的出生,為β-地中海貧血防控提供一定的作用。不過毛細管血紅蛋白電泳單獨應用篩查β-地中海貧血容易出現漏診。
β-地中海貧血患者的MCV 會出現下降,MCV 檢測也是地貧篩查的常用方法,對于地貧篩查的靈敏度較高。但是由于缺鐵性貧血人群的MCV 也會出現下降。因此MCV 檢測篩查地貧的特異度不是很理想。本次研究將毛細管血紅蛋白電泳和MCV 檢測聯合用于β-地中海貧血的篩查,并以基因診斷結果為金標準對其診斷效能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在三種檢測方式中,毛細管血紅蛋白電泳和MCV 檢測聯合篩查β-地中海貧血的靈敏度、總準確性最高。結果驗證了陳銳芳等[15]研究結論,顯示聯合應用毛細管血紅蛋白電泳和MCV 檢測進行育齡夫婦孕前β-地中海貧血篩查,能取長補短,提高篩查靈敏度和準確性。不過本次研究中納入的育齡夫婦靜脈血樣本量不夠大,因此結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故而需要后續的深入探討。
綜上所述,聯合應用毛細管血紅蛋白電泳和MCV 檢測進行育齡夫婦孕前β-地中海貧血篩查,能一定程度上提高篩查的靈敏度和準確性,且對于其臨床分型也有一定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