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丹 賈珍霞



摘要:本文根據系統功能語言學科下衍生的多模態話語分析,使用張德祿教授構建的四個層面的理論框架探究電影《八佰》的字幕翻譯是如何體現的,從而幫助觀眾更加充分地體會電影所傳達的內涵及底蘊。
關鍵字:多模態話語分析;字幕翻譯
系統功能語言學產生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隨著各類學科理論的不斷發展,多模態話語分析理論也在這一框架下衍生發展出來。[1]張德祿教授提出了新的多模態話語分析綜合理論框架,包括文化、語境、意義、表達四個層面,同時將“多模態話語”定義為使用多種比如視覺、聽覺、觸覺等感覺,通過多種如語言、聲音、圖像的手段和方式進行交際的現象。[2]
電影《八佰》取材于1937年的淞滬會戰,講述了被稱作“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一、文化層面
文化層面是不同的文化角度、上下文語境的條件下多種模態的載體,是張德祿教授所構建的多模態話語分析綜合理論框架中最核心也最關鍵的一個層面。[3]《八佰》作為一個歷史戰爭題材的電影,其字幕采取的是結合文言文和白話文為一體的表達方式,在翻譯時應根據受眾對中國文化理解程度選擇適當的翻譯方法和翻譯策略。
例1善不積,不足以成名。
譯:To be a good person, one must persist in doing good.
這句話來自《周易》,在翻譯此類文言文時,我們要遵循的翻譯原則應由電影字幕的瞬時性決定,要簡潔并且易于理解,如果因為譯文的復雜晦澀而影響了觀影者的觀影體驗,那就得不償失了。在這里譯者對于此句進行意譯,刪減了“成名”的表達,改譯成be a good person,更直白的表達方法,讓觀眾能夠快速理解字幕含義。
例2 晚稻都要收了。
譯:Harvest is about to start.
對于不了解中國飲食結構的外國觀影者,是不太有可能知曉稻子有早稻和晚稻之分的,因此在這里譯者刪減了晚稻意義的傳達,而是直接統稱表達為harvests,不增加觀影者對于字幕信息的疑惑和不知所云的狀況,同時內容也得到了有效傳達。
例3 我們是朱元璋第18代子孫。
譯:We are the eighteenth-generation descendants of the Hong Wu Emperor.
同樣,不了解中國古代歷史的觀影者也不會知道朱元璋是明朝的建立者明太祖,所以譯者選擇將朱元璋譯成Hong Wu Emperor,清楚明了地表示洪武年號以及朱元璋是皇帝身份,減少了文化差異帶來的模糊信息,準確傳達了話語含義。
二、語境層面
在多模態話語分析中,語境是指使用語意的環境,如所處的時間空間、對白的前情和說話人的身份背景等。[4]因此譯者在翻譯時要注重上下文語境的理解,加深上下文聯系,做一些適當的增減,使譯文理解起來更加流暢。
例4 掉隊?逃兵!
譯:Fell behind? More like deserters !
根據上下文來看,電影開篇時兩個從別處趕來支援上海四行倉庫的保衛隊隊員在一次日軍突如其來的開火中掉隊了,二人想跟上隊伍卻發現掉隊的軍人被視為違抗軍令已被槍殺,其中一人表示和長官解釋一下即可,另一個年長些的則說了這句話:“掉隊?逃兵!”如果直譯過來,難免會產生一些難以理解的情況,因此在這里增譯為“掉隊?更像是逃兵!”如此增加一些符合英語的表達方式,使譯文更加完整,同時增加劇情與字幕的連貫度,而不是僅僅只是兩個詞語的堆砌。
例5 磨蹭什么?
譯:What are you waiting for ?
例6 都別磨磨蹭蹭的!
譯:Stop sitting around !
例7 磨蹭嘛呢?
譯:What's the holding up?
在這里“磨蹭”一詞,出現了三種不同的譯本。根據不同的場景和語境,譯者將其譯為不同的版本。第一個版本譯為What are you waiting for?此時的語境是一行護衛隊在趕路,一個小兵回頭看了一眼后方,連長因為小兵的等待表示疑問,因此譯者將其譯為“你在等什么呢?”第二個譯本為Stop sitting around !此時的語境是在四行倉庫長官催促在地上躺著和靠著休息的士兵起來搬運軍備物資。第三個譯本的語境是前方士兵的觀望打斷了后方士兵的運送堆積戰壕的沙袋運送流程。由此可見,即使三句話中文的表達都相似,譯者仍根據語境的不同翻譯成不同的譯本,尋找到完美契合語境和上下文發展情況的譯本,推動了觀眾對情節的理解速度,同時又保持了對電影的新鮮感。
三、內容層面
張德祿教授提出的多模態話語分析綜合理論框架中將內容層面分為兩個:意義層面和形式層面。其中意義層面所傳達的話語意義又分為概念意義、人際意義以及語篇意義。[5]形式層面根據各類感受模態與語言模態進行是否處于互補關系的分類和確定。
例8 抓到要掉腦袋。
譯:If they catch us we’re dead!
在這句字幕的翻譯上就體現了內容層面所傳達的意義。語境是二人因掉隊會被認為是違抗軍令而被槍殺,所以躲躲藏藏獨自趕路。從中文的表達方式來說,“掉腦袋”是一種用于表示死亡的古代刑罰方式的俗語,通常人們將其直接理解為死亡的結果。從電影畫面這一單一的模態來說,“槍殺”和“掉腦袋”并不具備同一種呈現方式,因此譯者為了避免畫面和字幕出現參差的現象,沒有直譯其概念意義,而是進行了意譯,這樣不僅能傳達其話語意義和交際意義,也從語篇意義上承接了上文,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具體如表1所示。
四、表達層面
表達層面也就是媒體層面,分為語言和非語言兩部分。[6]其中語言部分包括純語言和伴語言,伴語言的表達方式有很多,比如背景音樂、聲音、畫面、動作,等等;非語言部分包括交際者的肢體動作和使用的其他非語言手段,如周圍的環境、工具等。
例9 歷史會怎么寫我們,我們誰都不知道。我也對今天的時局沒有了信心,但是我相信,我們的后人會記住這里。
譯:No one knows how this history will be written. I don't have faith in today's political situation either. But I believe our descendants will remember this place.
在這句字幕的翻譯上就體現了在表達層面,語言和非語言分別傳達的信息。在語言方面,中英兩種語言在語態的表達上有一個顯著的差別:中文的主動句較多,而英文的被動句較多。因此譯者放棄了形式的一一對應,選擇將譯文轉換成英語的思維方式。在伴語言方面,這句字幕和人聲、槍聲、背景音樂相結合,在聽覺模態上完整地體現了伴語言的作用。在非語言方面,人物的肢體動作、表情和周圍的環境相結合,在視覺模態上體現了非語言的重要性。最后,在語言和非語言部分的相互作用下,這句字幕產生了強烈的感染力,充分體現了表達層面的重要性。具體如表2所示。
五、結語
本文以電影《八佰》的英譯字幕翻譯為例,利用張德祿教授提出的多模態話語分析綜合理論框架,分別從文化層面、語境層面、內容層面、表達層面進行探討,發現單一模態的語言模態很難完整的表達話語的意義,必須與更多的模態如畫面、語調、動作、音樂等相結合,共同完成語篇整體意義的構成,達到最完美的體現內容的方式。電影本身作為一種多模態語篇,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文化交際與傳播的形式和方法,是表達思想意識形態,發出中國聲音強有力的手段,在多模態話語分析角度下,《八佰》的字幕英譯在多種模態下很好的傳達了影片的中心思想和主旨內容,為中國文化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借鑒和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張德祿.多模態話語分析綜合理論框架探索[J].中國外語,2009,6(01):24-30.
〔2〕朱瑩,沈國榮.多模態話語分析視角下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字幕翻譯研究[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21(01):58-60.
〔3〕胡茜.多模態話語分析視角下紅色電影字幕翻譯研究——以《建黨偉業》為例[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21,38(01):102-105.
〔4〕陳紅巖.多模態下的電影字幕翻譯——《亂世佳人》字幕翻譯的個案分析[J].電影評介,2011(19):71-73.
〔5〕劉明玉.多模態話語分析視角下的《花木蘭》字幕翻譯[J].宜春學院學報,2021,43(04):84-88.
〔6〕呂健,吳文智.多模態話語分析視角下影片《金陵十三釵》的字幕翻譯研究[J].上海翻譯,2012(04):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