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麥麥提·阿卜 杜許庫爾

摘要:主要通過實地調研烏魯木齊城市當代壁畫、訪談藝術家與設計師的方法,闡述烏魯木齊當代壁畫藝術的現狀并分析目前存在的問題。首先通過對烏魯木齊建筑空間與景觀環境的壁畫藝術現狀進行調研分析,其次對烏魯木齊城市空間嘗試性和可行性的創作壁畫藝術,最后對烏魯木齊當代壁畫創作和未來發展方向提出參考性建議。
關鍵詞:壁畫創作;烏魯木齊;地域文化
一、烏魯木齊城市當代壁畫藝術現狀
“壁畫在不同時期表現了不同的藝術特點,記載著人類在歷史發展中始終通過藝術形式創造著精神文化形態”[1]。新疆有著悠久壁畫文化藝術底蘊,是多民族多元文化匯集的區域,其中烏魯木齊具有濃郁的地域、民族特色和人文風情。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后,隨著新疆經濟和社會的迅速發展,城市建設逐漸改變了烏魯木齊的城市風貌,當代壁畫藝術融入了公共空間環境當中,并獲得了廣大市民的欣賞,滿足了日益增長的公共空間視覺需求。例如,國際大巴扎塔墻面壁畫、新疆人民會堂大廳壁畫、“八樓”昆侖賓館室外壁畫、新疆博物館大廳空間壁畫、火車站廣場壁畫、體育公園,等等。烏魯木齊當代壁畫主要分布在商業區域、酒店大廳空間、博物館、圖書館、學校、醫院、公園、旅游景點等。烏魯木齊當代壁畫的現狀可以分為以下幾點分析。
(一)題材
眾所周知,自古以來新疆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交匯的地方。烏魯木齊當代壁畫的題材以多元文化和西域文化特色題材為主,所表達的題材是當下新疆經濟發展和和諧社會文化的背景,反映了像烏魯木齊這樣多民族聚居的西部大城市人民的審美情趣和地域文化特點。例如,烏魯木齊火車南站廣場的浮雕壁畫藝術和延安公園內的浮雕壁畫。題材方面基本存在的問題是過于單一,沒有時代感和新鮮感。
(二)構圖
通過調研得出烏魯木齊當代壁畫構圖造型形式上可以分為波浪式、散點式、聚點式和抽象式等。整個烏魯木齊當代壁畫主題表現方面可以分為敘述性構圖、紀要性構圖、羅列性表現、綜合性表現等,其中常見的是紀要性構圖與敘述性構圖。例如,烏魯木齊人民廣場浮雕壁畫、烏魯木齊火車南站廣場浮雕壁畫等。通過考察調研發現有些壁畫作品畫面構圖與建筑室內外造型不一致,造成視覺沖突,如華菱酒店空間設計陶瓷壁畫。
(三)材料
隨著現代藝術材料技術的發展,烏魯木齊當代壁畫的材料主要有鋼鐵銅等金屬材料、玻璃、混凝土、樹脂、石膏、木材、紅磚、纖維等,除這些傳統的材料外,還有不銹鋼、馬賽克、搪瓷鋼板、絲網,等等。這些材料中最常用的是金屬和石材,主要是由特殊地理環境和建筑空間決定的,一是室外當代壁畫的耐寒和耐曬性質及形式表現的要求,二是所在建筑空間環境的裝飾設計風格的特點對于當代壁畫材料的限制及要求。例如,火車南站、人民廣場、國際大巴扎的浮雕壁畫都是以石材為主,室外耐曬耐寒性強。但材料運用方面有唯一存在的問題——新型材料的欠缺。
(四)風格
烏魯木齊當代壁畫具有多樣的藝術風格,具有很強的地域特色、多元性、時代性與社會性。烏魯木齊城市壁畫從造型和表現方面主要可以分為裝飾風格、寫意風格、寫實主義風格等。當代壁畫風格從某些方面來看,如造型方面點、線、面等元素跟建筑內外空間裝飾風格相呼應,其樣式符合壁畫空間的需要。通過調研烏魯木齊當代壁畫的風格多以裝飾性表現為主,很少有抽象表現。
(五)色彩
通過調研收集資料分析,烏魯木齊當代壁畫色彩主要有材料原色(石材、金屬等)和染色(高溫或中溫瓷鑲嵌馬賽克)。當代壁畫色彩設計與建筑環境有色調的關系,是壁畫空間設計的前提。壁畫色彩要與環境色彩冷暖關系達到基本上的和諧平衡。在同一空間環境中的壁畫色彩純度、明度要基本一致。由于自然環境等原因,生活在新疆的人們形成了對紅、黃、藍、綠自然色的偏好。同樣從烏魯木齊當代壁畫中可以看出,新疆少數民族傳統藝術中藍、綠、白、紅等色彩搭配的使用都有鮮明的個性特色,如少數民族民間美術里面的艾德萊斯綢、地毯等。
(六)造型
在烏魯木齊當代壁畫造型創作方面有抽象手法、表現手法、裝飾手法、寫實手法等。例如,新疆師范大學音樂廳墻外設計的壁畫是通過抽象手法表現的,利用了幾何圖形的疏密、寬窄等造型處理,并進行夸張、強烈和反對概念處理。大部分壁畫作品是通過裝飾手法表現的,具有強調畫面的裝飾性和地域特色,通過變形、夸張、概括等手法來表達,保留對象特征部分。通過調研發現在造型方面烏魯木齊當代壁畫中也存在基礎造型及表現問題,一是人物造型及其變形較僵硬,二是缺乏人物造型美感,三是少數民族五官特征表現不夠到位,四是缺乏畫面整體人物姿勢互動性。
(七)工藝
當代壁畫制作工藝是壁畫的最主要部分之一,壁畫工藝形式多樣豐富,設計師通過實踐的經驗選材質,按工藝要求處理壁畫畫面的藝術效果,因此必須要了解和掌握每個工藝流程等,如雕刻、編織、染織、燒制等。烏魯木齊當代壁畫工藝可以分為彩色玻璃鑲嵌壁畫、高中低溫釉上彩瓷、馬賽克鑲嵌、綜合材料工藝等。通過調查發現,大部分建筑室內外壁畫作品,從題材、內容表現到工藝制作等方面都很好,陶瓷工藝占整個城市建筑壁畫的50%以上,但后期管理保護工作不到位。
(八)照明
照明是當代建筑內外環境空間藝術的重要元素之一。與此同時,壁畫藝術作為當代建筑空間藝術的一個部分,當代壁畫藝術設計當然也不能忽略照明。通過調查發現大部分烏魯木齊當代壁畫藝術都采用的是自然光源,很少一部分作品采用地照或吊照。主要原因是在進行壁畫創作時壁畫設計師未與建筑設計師溝通或未充分考慮本城市的建筑室內外空間日照特點和照明效果。
二、烏魯木齊當代壁畫的嘗試性創作實踐
擬作品名稱:《幸福時光》
作品尺寸:大約高 350cm,寬 150cm
材料工藝:室內陶瓷高溫
藝術形式:中國水墨畫
擬空間位置:烏魯木齊和諧酒店大廳空間
C·恩伯與M·恩伯在《文化的變異》中談道“文化包含了后天獲得的作為一個特定社會或民族所特有的一切行為、觀念和態度”[2]。每個藝術家創作壁畫時首先考慮的是壁畫創作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壁畫造型法則、表現形式、表現風格、材料等方面的個性特色,但是某種程度上受制于地域人文環境和城市文化發展。此外還要考慮當地城市自然風貌、考古文化、少數民族民間藝術、民族風情、飲食文化和更多藝術形態因素。
通過以上調研分析,項目組擬創作當壁畫作品以及提出相關參考性和實踐借鑒性建議。當代壁畫創作依賴于建筑空間,有時候受到建筑的制約,所以在進行壁畫設計的時候需與建筑設計師溝通,了解掌握空間環境設計,與建筑空間的風格基本上保持統一。本項目組擬創作的作品是以新疆各族人民團結和諧幸福生活為主題,以中國水墨畫形式來完成草圖。
烏魯木齊是我國西部大城市,自古以來多民族聚居、多種文化交匯。因此在進行當代壁畫創作時,首先必須要考慮本城市發展特色、地域特色,盡量把西部民間藝術與民族團結大局融入到壁畫設計創作中,當下各民族大融合、大團結、安居樂業內涵的體現是烏魯木齊當代壁畫創作的亮點。因此嘗試性擬創作壁畫的主題為民族團結、人民安居樂業,對此通過調研收集素材包括新疆各族人民形象特征、風俗習慣,以及在黨的關懷和領導下各族人民的快樂幸福生活場景等,把握時代特點,嘗試性地運用中國水墨畫的表現手法確定創作方案。
(一)造型構思方面
這幅擬創作作品以新疆各族人民團結和幸福生活為背景,題目為《幸福時光》,表現造型方面運用中國水墨畫寫意手法,通過了解新疆各族人民生活風俗習慣及人物形象等,在造型方面通過處理各人物姿態特別是畫面中心跳舞的一男一女和“天安門”刺繡女孩營造了新疆人民葡萄豐收時快樂歌舞的場面,能夠表現出新疆各族人民能歌善舞的特征。畫面中的人物跳舞姿勢造型都采用了夸張手法,簡練而概括,強調了水墨表現的文化韻味。
(二)色彩方面
色彩是藝術創作與反映生活的藝術表現形式之一,富有極強的情感表現力,直接影響人們的生理和心理感受。此次擬創作作品運用了紅色、黃色、藍色、綠色、土色等,選取了樸實的水墨灰色作為主色調,由于中國水墨畫的表現較有厚重感,在色彩關系的處理上要簡單大方,合理處理畫面的色彩冷暖關系,能給人帶來興奮感。在此畫面中運用具有強烈對比的黑白色塊,所以更加強了畫面色彩的對比強度,還強調了色彩的冷暖與強弱關系從而達到了畫面色塊的和諧、變化關系的平衡。
(三)構圖方面
“壁畫的構圖設計是壁畫設計的重要一環,壁畫創作成功與否與構圖設計有直接關系”,[3]而且它與壁畫的主題有著密切的關系。此次采用了S式構圖,盡量確保作品的運動感和平衡感。通過畫面人物疏密關系和互動性的安排力求達到最佳的舒適效果。
這幅作品的主題為“幸福時光”,主要體現的是在黨中央的關懷和領導下烏魯木齊各族人民幸福快樂的生活,表達了對黨的感恩之情,主要描繪的內容是各族人民團結和幸福生活的場景,畫面富有動態感與整體感。
(四)材料與工藝方面
當代壁畫材料主要石材、木材、陶瓷、金屬、樹脂、玻璃鋼、纖維、玻璃和其他新型復合材料,等等,不同材質的壁畫作品帶給人們的視覺效果有所不同。不同的材質、不同特性的壁畫對于加工工藝、藝術表現視覺效果有不同的要求,最終材質決定壁畫作品的藝術效果。
在壁畫創作中材料與工藝一直是不能分開的。在此幅創作作品中運用了中國水墨畫,擬選用的是陶瓷工藝。自古以來在我國壁畫中運用陶瓷材料比較普遍,而且和當代建筑空間藝術能達到和諧的效果。跟其他壁畫材料相比,它具有耐高溫、耐寒、防腐蝕、不褪色、畫面色彩層次感強、藝術視覺表現形式豐富的特點。在創作過程中充分考慮繪制與材料工藝的可行性,在后期工藝處理方面達到了比較好的視覺效果。
三、結語
烏魯木齊當代壁畫是隨著烏魯木齊城市文化的發展而豐富的藝術表現形式。烏魯木齊的城市建筑文化和當代公共藝術發展、各族人民的民風民俗、地域文化特色等的展現都離不開當代壁畫創作。本文指出了目前烏魯木齊當代壁畫創作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及其原由,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議,通過擬創作壁畫案例總結了烏魯木齊當代壁畫創作的嘗試性實踐和設計理念,希望對烏魯木齊未來的壁畫藝術創作建設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基金項目:新疆藝術學院校級2019年科研項目編號2019XYKYYB12
作者簡介:努爾麥麥提·阿卜杜許庫爾(1980—),男,碩士研究生,講師。
參考文獻:
〔1〕馮佳惠.壁畫創作中的構成語言研究[D].蘭州:西北民族大學,2020(05).
〔2〕肖錕.烏魯木齊公共藝術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4(04).
〔3〕于美成,劉文華.壁畫創作技法(二)[J].美術向導,1994(04):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