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冬爾 沈陽工業大學
近年來,因建筑施工引起的環境問題已成為社會人員重點關注的話題,再加上人們對綠色環保越發重視,打造綠色建筑將成為建筑行業未來發展的主流。我國在經濟建設過程中把構建和諧社會作為綜合發展的基本方針,為營造健康的人居環境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指導。綠色建筑是近幾年國內建筑施工發展的新模式,未來對該類型材料的研發及實踐將成為建筑工程的重要工作。這是由于當下全球能源消耗日益嚴峻,將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到人居環境中,不僅可以充分貫徹綠色施工理念,還能夠借助材料的環保功能保護人體健康,而將綠色建筑材料應用到人居環境中更是人與自然相契合的集中體現。
人居環境是人們聚集活動及生存的空間,不僅是人類在大自然中生存的基礎,也是人類改造并利用自然的重要場所,圍繞“人”進行一系列的生產、建設和活動,在打造人居建筑時將生活、工作、公共服務等不同要求綜合考慮進去。例如,針對多層住宅居民,由于戶數多、層數高,這就對公共環境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如居住區域的采光需求等。但大部分住宅的公共環境并沒有良好的采光條件,面積小,使用功能僅能滿足消防通道,大大降低了居住質量。要想體現人居環境的健康性,需要合理設計這類戶外公共區域,并將其充分利用起來[1]。
與傳統的人居環境相比,現在的住宅區域具備明顯的人際離散特點,人們對私密空間及個性化生活環境提出了更高標準,越來越多的人更加注重綠色、環保的居住理念?;诖?,在創設人居環境時,要想使居住條件健康、優質,建筑企業應將以人為本、綠色建設理念始終貫穿于施工全過程,不僅充分保護及改善人居環境,還要突顯人居環境的綠化及美化等優勢,迎合人們的環保需求。
要想體現人居環境的健康,需要從房屋建筑的室內外因素等方面綜合考慮,如在具體施工中需要考慮室內的通風、采光、隔音效果等,而室外空氣是否達到環保要求、環境是否和綠化標準相符、采光是否達到居住需求等均是評估人居環境是否健康的重要因素。簡言之,要想使住宅區域的人們對居住環境擁有良好體驗,則要保證室內及室外兩方面環境質量,即室內噪音低、通風好、光照強、無材料污染等,室外空氣質量及綠化環境達標。
相關部門在加大城市化建設的過程中,忽視了人居環境質量不合格所帶來的各種問題,尤其是人體健康問題。另外,我國人口眾多,人居環境本就復雜,再加上日益惡化的地球環境,使其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
近幾年,建筑行業規模日益擴大,裝修材料及技術也多種多樣,但部分建筑企業為了自身利益,在應用材料時并沒有把好質量關,導致甲醛等有害物質成為威脅居住者人體健康的重要隱患,嚴重降低了居住質量。而材料廠家為了一己私利,將人們的健康拋之腦后,導致劣質的假綠色材料充斥市場,不僅違背了綠色生產理念,還對人居環境帶來了嚴重危害。
綠色建筑材料從生態環境材料衍生而來,是借助先進的生產技術與天然能源,對沒有污染及放射危害的廢棄物進行回收再利用,由此制造而成的建筑材料,既不會污染環境,也不會威脅人體健康。不管是材料選用還是生產環節或應用過程,綠色建筑材料都會將環保優勢體現出來,將其應用于人居環境是人類和大自然完美融合的集中體現。
大量應用綠色建筑材料將是建筑行業的發展趨勢,具有以下幾點優勢。第一,原材料可反復再利用,其變為建筑廢棄物后通過回收、生產、加工等仍可以繼續使用,減少了資源浪費問題;第二,生產或使用全過程充分貫徹環保理念,最大限度降低污染危害率;第三,具有良好的保溫及隔音功能,可以自動過濾和屏蔽危害人體健康的輻射,還能自我調節周圍環境的溫濕度,大大保護了人體健康;第四,其生產工藝非常先進且生產標準比較嚴格,屬于質量上乘的材料,應用到人居環境中能夠大大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能。
我國傳統人居環境建筑材料多使用黏土磚,但黏土磚燒制會產生污染性氣體,將其應用到房屋建筑中增加了居住隱患,同時也與綠色施工理念背道而馳。受社會發展的影響,各建筑單位對綠色建筑材料在人居環境建筑結構中的應用展開了深入研究,尋找并研究出了更多適用于人居環境建筑工程的新型材料。但實際建設施工中選擇何種材料進行建筑結構建設,還需工程人員綜合考慮材料應用效果以及環保性能等多方特點來決策。
在建筑結構中,磚石材料又被稱為砌體材料,其應用效果直接決定著建筑工程的最終施工質量。通過調查不難發現,我國很多古代建筑都應用了磚石材料,如長城、趙州橋等都是成功應用的典型案例。因地制宜是現階段裝飾材料選擇的主要原則,在實際工程施工中,工程人員需充分考慮建設地區的自然條件、經濟發展等多方因素,切實提升對地方性材料或工業廢渣等材料利用率,盡可能研制出更具生產操作性與建設實用性新型墻體材料。
鋼筋混凝土是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新型磚石材料,由鋼筋混凝土組成的磚石結構不僅從根本上解決了人居環境建筑結構的材料問題,也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有限資源的損耗。在建筑技術更新換代下,鋼筋混凝土建筑逐漸代替傳統的黏土磚建筑被廣泛應用于人居環節建設中?,F階段,國內的高層住宅越來越多,將鋼筋混凝土應用到建筑房屋中在保證綠色施工的基礎上也增加了房屋結構的穩固性[2]。但需注意的是,盡管這類新型材料擁有取材便利、廉價高效的特點,但基本不具備可回收、可循環利用的特性,工程人員還需充分結合人居環境建設需求對新型墻體材料進行合理化選擇。
傳統板材以實木為主,價格昂貴且后期維護難度較大,為解決這一問題,建筑工程管理人員積極在人居環境工程建設結構設計中引進了輕型鋼材。這類建筑材料不僅滿足工程建設對材料強度、韌性等方面的要求,同時還具有較高的節能效果。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支持下,人們對輕型鋼材的應用優勢有了更明確的認知,該材料也因其特有優勢逐漸被應用于各個領域。輕型鋼材的可塑性較強且生產設備簡單、工藝操作流程難度較低,不僅可以滿足工程建設對斷面形狀更復雜的要求,還能有效節約人居環境工程建設投資成本。再加上輕型鋼材生產靈活性很強,厚度、長度和寬度可根據建設需求進行靈活調整,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筑結構使用壽命。此外,聚合木板材也是傳統板材的優質替代品之一,同樣具有低能耗、高效用的應用優勢,在人居環境工程建設中不僅實現了廢舊利用,還增加了材料的堅固性和耐用度,降低了材料成本,在落實綠色、環保施工理念的同時增加了施工企業的經濟收益。
以往的外墻涂層大部分為瓷磚貼面,不僅增加了材料采購成本,還增加了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隨著綠色施工技術的應用,新型防掉涂料逐漸代替了傳統的瓷磚貼面,既節約了材料成本,又從根本上降低了外墻事故發生率。針對墻體保溫方面,建筑施工企業大都采用的是墻體內或外保溫、聚苯板保溫方式,但是聚苯板保溫墻體燃點低,且燃燒過程會揮發有毒氣體,安全性較差,極易威脅身體健康。傳統的墻內保溫主要針對氣候寒冷的北方建筑,但在冬季會因為房屋內外溫差過大在墻內出現凝結水,不僅影響美觀,還影響居住質量。而傳統的墻外保溫雖然利于外墻裝修,但安裝及后期難度較大,風險性較高。新型的墻體保溫方式(圖1)將墻體自我保溫功能充分發揮出來,不僅規避了聚苯板燃點低、揮發有毒氣體等缺點,還將傳統墻體內外保溫的優點集中體現出來,成為綠色建筑材料的首選。
圖1 新型墻體保溫方式
傳統的室內墻面漆含有大量甲醛,對人體健康十分不利,且老式漆較易脫落、裝修耗費時間長。隨著裝飾裝修行業的不斷發展,墻紙應運而生,且應用范圍逐漸增加,不僅可以縮短施工時間,還可增加室內墻面的美觀度,但由于墻紙的施工工藝原因,仍然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為有效降低甲醛等有害物質的含量,可以嘗試在人居環境裝修中應用綠色建筑材料,在保護人體健康的基礎上增加調節室內溫濕、祛除異味等功能?,F如今,有關企業加大了綠色建筑材料的研發力度,環保墻面漆及保溫、抗熱的可拼裝墻面板材隨之問世,這些新型材料不僅受到住房群體的青睞,還可滿足綠色、環保和健康的施工要求。
人居環境工程一般采取毛坯房交付,由住戶自行尋找裝修隊伍進行室內裝修,雖然可以滿足用戶對個性方面的需求,但由于裝修隊伍技術水平、綜合素質等方面的差異,也很容易出現裝修材料質量不達標的問題。而一旦出這些問題,還需重新購置材料或尋找裝修隊伍,這不僅造成了資源與資金方面的浪費,也會再次對周邊環境造成破壞,違背綠色施工原則的初衷。就相關問題,我國也開展了針對性的解決策略研究,將健康住宅作為對人居環境的明確要求,即在住宅工程建設中要確保室內環境對居民健康無害,堅決杜絕影響居民身體環境情況出現。同時還要考慮到老人、殘疾人等特殊人群,為其正常居住生活提供保障[3]?;诖?,在人居環境建筑室內裝修時應綠色建筑材料的應用提出兩點要求:一是裝修材料一定要符合綠色建筑標準,經嚴格審查與檢驗后再投入使用;二是盡可能選取節能型家電,降低噪音、廢物等污染,為居民提供更優質的生活環境。
在建筑施工應用綠色建筑材料時,應從功能、美觀等方面體現綠色材料的優勢。對房屋建筑進行外部建設時,使用隔熱、保溫的建筑材料是遵循綠色、環保的重要體現。例如,我國南方日照強、溫度高,使用綠色建筑材料既達到了室內恒溫、舒適的效果,還降低了居民對空調的依賴,節省了電力資源。
綠色建筑材料由傳統材料優化而來,節能及環保效果較好,具有強烈的時代感。例如,將環保玻璃大面積安裝在房屋外部幕墻上,既給人們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感,也提升了房屋建筑的整體美觀度[4]。除此之外,綠色環保玻璃的隔音效果及安全性也非常高。我國的水立方建筑(圖2)就是綠色建筑材料應用的代表之一,整個立方體建設是由新型綠色建筑材料搭建而成,外部設計的水泡泡造型與水中運動主題完美融合,還給人們帶來了強烈的感官體驗。
圖2 水立方建筑
公共場所的人居環境綠色設計中,部分國家的環保、節能效果較好。例如,日本設計的踩踏發電地板,利用商場人們隨意走路產生的電量維持商場的日常用電,這是綠色建筑節能、環保的創新體現[5]。大部分國家為了遵循綠色、環保施工理念,建筑房頂基本應用了太陽能發電板,在利用可再生能源自給自足的同時,解決了電能損耗問題。我國應積極借鑒優秀施工經驗和技術,將其應用到國內建筑中。
人居環境的很多環節都可應用綠色建筑材料,這也是建筑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與我國環保發展的目標相符。綠色建筑材料不僅施工方便、高效,還可實現建筑資源的再利用,減少施工產生的各種污染,達到安全作業、維護人體健康和提高生活質量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