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


“他,貼心暖百姓,履職助人民,彰顯人大代表的擔當作為;他,走街串巷聽民聲,依法盡職為民代言,是人民信任的好代表。”近日,北碚區人大常委會召開會議,對區十八屆人大履職優秀代表進行了表彰,這是評委組為吳啟泉寫的頒獎詞。
會后,吳啟泉把證書和獎杯擺放在辦公室的書柜里。
“放在能經常看見的地方,也為了更好地鞭策自己。”今年是吳啟泉作為北碚區人大代表履職的第25年,但談起獲獎的心情,他仍然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
代表建議要有“溫度”
作為北碚區航塑總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吳啟泉平時就非常忙碌,但在今年初召開的北碚區人代會上,他提出了13件建議,內容涉及廣場舞噪音、餐飲油煙擾民等。
“這段時間,建議承辦部門都在和我溝通辦理情況,有的還邀請我現場了解情況。” 吳啟泉說。
自當選北碚區第十四屆人大代表至今,吳啟泉已連任多屆人大代表,履職盡責的身影始終穿梭在街頭巷尾,忙得不亦樂乎。
● 《關于解決老舊居民樓大修基金和清潔費收取難問題的建議》
● 《關于在公交站牌設立顯著標志的建議》
● 《關于天生路黃樹村人行天橋路面急需維修的意見》
● 《關于給予民營養老院優惠政策和資金扶持的建議》
……
二十多年里,吳啟泉先后提出代表建議上百件,得到政府及有關部門的積極回應和落實。而這些代表建議,并不局限于他本身的專業。
“我提的代表建議,90%以上都是關于民生的。”吳啟泉說,自己一直認為,代表建議就應該體現民生“溫度”。
北碚區實施下半城改造后,被拆除的濱江公園一直未恢復,人民群眾要求復建的呼聲很高。在經過大量調研后,吳啟泉在北碚區十七屆人大五次會議上提出相關的建議,希望恢復建設北碚濱江公園及綠地。
建議得到區委、區人大、區政府的重視和支持。而這一建議,也促成了北碚區正碼頭廣場的建成。
北碚區城南建設初期沒有天然氣收費處,城南群眾繳天然氣費要到北碚區下半城交,極為不便。于是,吳啟泉提出《關于城南地區開設天然氣收費處的建議》,得到采納。
北碚區下半城實施改造后,公廁問題并沒有得到及時解決,老百姓對此頗有意見。2014年,吳啟泉提出《關于在北碚老城區下半城增建公廁的建議》;2018年,又提出《關于在西南大學南社區修建公廁的建議》。在吳啟泉的努力下,三個美觀實用的公廁建成,解決了群眾如廁難的問題。
僅在過去五年里,吳啟泉提交的代表建議就有30余件,并件件得到落實。他的履職成果部分實例,也登上了“我們的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北碚實踐”云主題館。
代表活動從未缺席
吳啟泉的建議都來自哪里?
他的回答是:“跑”出來的。
在吳啟泉看來,作為人大代表,要始終把增進民生福祉的責任扛在肩上,自覺為群眾排憂解難,推動解決人民群眾的急事難事煩心事。
20多年來,吳啟泉未缺席過一次區人代會、未缺席過一次代表活動。每兩月舉行一次的北碚區“代表集中接待選民日”活動,吳啟泉會風雨無阻地參加,與大家拉拉家常,聽聽老百姓的心里話。
“要成為一名不辜負選民信任的人大代表,就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密切同人民群眾的聯系。”吳啟泉說,在他看來,每一次參加視察、調研活動,也是一次學習的機會。
吳啟泉的認真勁兒,從他的履職筆記本里也可以窺探一二。
他的履職筆記本里,詳細記錄著群眾反映的每一件事情和每一次的跟進情況,字跡工工整整。不管這些問題是不是涉及他擅長的領域,只要是解決問題需要用到的,不懂就花時間學,不了解情況就花時間調研。
“因為‘跑’得多,跟群眾聊得多,所以我提出的代表建議,大多來自身邊事。”吳啟泉說。
有一次,吳啟泉參加接訪選民活動時,接到群眾反映:人民路(碚峽路)把花壇修在人行道上,不利群眾通行。
他前往實地查看,并詢問周邊居民的意見,隨后提交了“關于取消人民路(碚峽路)人行道花壇”的建議,這一建議被相關部門予以采納。
在北碚區下半城濱江大道建設后,文星灣隧道堵車嚴重。了解到這一情況后,他提交了《北碚濱江大道建成改造加寬文星灣隧道的建議》,并得到采納。
“聽取群眾意見建議的時候,不能道聽途說,更不能當‘郵遞員’。”對于群眾反映的情況,吳啟泉一定會到實地摸清實際情況,分析是否實事求是、是否合法合理、是否可行,待形成初步意見后,再與群眾進一步溝通。
拒絕“被滿意”
在吳啟泉心里,事關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和社會發展各方面需解決的事情,都是等不得、緩不得、拖不得的“火燒眉毛”的事。
“吳代表,謝謝你提的建議,現在我們運動的場所越來越規范、越來越美觀,大家運動起來也更舒心了。”近日,正在北碚正碼頭廣場打乒乓球的林大姐對吳啟泉說。
2020年底,吳啟泉接到北碚區一群體育好愛者的反映:在正碼頭廣場的乒乓球運動區,地面的磚已經有些凹凸不平,希望能換成便于運動的地磚。
“我到現場查看后,發現他們反映的情況屬實。”在2021年召開的北碚區人代會上,吳啟泉提交了相關建議。
“在辦理該代表建議時,有一承辦部門踢起了‘皮球’,稱這事不歸他們管。”吳啟泉說,與對方溝通無果后,他給建議辦理工作簽下了“不滿意”三個字。
沒過多久,該部門主要負責人聯系上吳啟泉。經過詳細的溝通后,該部門最終采納了他的建議,群眾反映的地磚問題得到了整改,同時該部門還美化了運動場所周邊的環境并安裝了防護設施。
“代表建議不是簡單的幾頁紙,背后是人民群眾的真實意愿訴求,代表著廣大人民群眾的心聲。除了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議外,真正要讓人民滿意,還必須在監督代表建議辦成辦好上下功夫。”吳啟泉說。
為了做到這一點,每次在建議被采納、進入辦理環節后,吳啟泉都會對辦理情況進行跟蹤。
哪些需要與承辦單位深入溝通,哪些需要經常到辦理現場查看,哪些需要與具體項目實施方協商解決方案……只要能力促達成共識、助推建議辦理盡快落實,吳啟泉都會不厭其煩地跟進,直到建議辦結,真正為群眾帶來看得見的改變。
“當然,也遇到過承辦單位確實存在難處的時候。這種時候,我們也要換位思考,在不失基本立場的情況下,給予理解和諒解。”吳啟泉說,一時解決不了的,可以持續關注,待條件成熟時再辦,“但對應辦、可辦、能辦的事,如承辦單位拖著不辦,作為一名人大代表,就要敢于說‘不’。”
吳啟泉說,動車之所以跑得快,是因每節車廂都有動力,“人大工作也是一樣,只有每位人大工作者、每位人大代表像動車組的每節車廂一樣,發揮各自的主觀能動性和優勢,才能發揮強大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