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偉
(山西壽陽潞陽麥捷煤業有限公司,山西 壽陽 045400)
巷道支護是煤炭開采中的一項關鍵技術措施,安全、合理、有效的巷道支護是保證礦井安全高產高效的必要條件。麥捷煤業的150505 工作面開切眼巷道的斷面較大,支護困難。為保證工作面巷道的支護設計和施工質量滿足要求,保證礦井的安全生產,并為今后的巷道布置、支護設計等提供基礎參數,麥捷煤業進行研究和試驗,解決工作面巷道的支護問題。
麥捷煤業150505 工作面開切眼所在區域15 號煤為全井田可采的較穩定煤層。根據麥4、麥6 勘探鉆孔及煤層厚度變化趨勢分析,煤層含0~1 層夾矸,直接頂板為K2 灰巖。上距12 號煤27.08~44.60 m,平均36.29 m,煤層純煤厚度4.85~6 m,平均5.42 m。開切眼煤層賦存特征見表1。

表1 150505 開切眼煤層覆存特征Table 1 150505 open-cut coal seam deposit characteristics
150505 工作面開切眼所在區域15 號煤頂板為石灰巖、泥巖、砂質泥巖。石灰巖抗壓強度15.6~23.3 MPa,抗拉強度0.74~1.00 MPa,抗剪強度1.65~1.70 MPa;泥巖抗壓強度19.5~19.6 MPa;砂質泥巖抗壓強度4.2 ~18.4 MPa,抗拉強度0.22~0.39 MPa。灰巖、粗砂巖頂板巖石較堅硬穩定,泥巖和砂質泥巖頂板巖石較松軟不穩定。
底板為泥巖、砂質泥巖,局部為粗砂巖。砂質泥巖抗壓強度6.4~8.7 MPa;泥巖抗壓強度7.3~18.4 MPa,抗拉強度0.10~1.12 MPa,抗剪強度1.45~1.76 MPa。粗砂巖為中等穩定的底板,泥巖、砂質泥巖和炭質泥巖底板不穩定,易發生底鼓不良地質災害。
針對麥捷煤業150505 工作面開切眼地質生產條件,決定采用高預應力強力錨桿錨索組合支護方案。
考慮到掘進過程中設備尺寸、通風要求和巷道圍巖變形預留量,150505 工作面開切眼巷道二次成巷。150505 工作面開切眼成巷方式及斷面尺寸如圖1 所示。開切眼巷道布置在15 號煤層中,根據地質資料以及15 號煤層同類型巷道變形和破壞情況,結合工程實踐、理論分析與數值計算成果,確定150505 工作面開切眼采用錨網索+鋼筋托梁聯合支護、巷道中間補打木點柱加強支護。

圖1 150505 工作面開切眼成巷方式及斷面Fig.1 No.150505 Face open cut roadway way and section
錨桿支護參數采用懸吊作用理論進行確定。通過計算,150505 切眼錨桿長度不能小于1.86 m,錨桿直徑取值應不小于18 mm,錨桿間排距取值應不大于1.62 m。因此,此次設計頂、幫錨桿長度均取2.4 m,直徑均取22 mm,頂錨桿間距取0.9 m、幫錨桿間距取1.2 m、排距取1 m,能滿足施工要求。通過計算,錨索長度不得小于4.55 m,錨索的間排距不得超過2.40 m,錨索的錨固長度應不小于1.36 m。
150505 一次切眼斷面為矩形,掘寬×掘高=4 000 mm×3 100 mm,面積12.4 m2。采用錨桿和錨索對頂板進行支護,錨桿等間距布置,間距為900 mm,排距為1 000 mm。靠近采空區一側頂板錨桿向外傾斜20°施工,與幫的距離為200 mm,其他的錨桿全部垂直于頂板施工。
150505 一次切眼巷道支護斷面如圖2 所示。
類比相鄰工作面切眼掘進期間錨索布置參數,150505 切眼兩端頭范圍內錨索布置方式為1 排布置4 根,交錯布置,設計錨索長度6.3 m,間距2 000 mm,排距1 000 mm;150505 切眼中間段錨索布置方式為1 排布置3 根,交錯布置,設計錨索長度6.3 m,間距2 000 mm,排距1 000 mm。
老塘幫錨桿布置方式:等間距布置,每排3根,間距1 200 mm,排距為1 000 mm。中間錨桿全部水平布置,幫頂角錨桿上斜10°、底角錨桿下斜10°布置,頂角錨桿距頂板300 mm、底角錨桿距底板400 mm。
煤墻幫錨桿布置方式:等間距布置,每排3根,頂角錨桿距頂板300 mm、底角錨桿距底板400 mm,間距1 200 mm,排距為1 000 mm,全部垂直煤墻打設。煤墻幫使用φ18 mm×2 000 mm玻璃鋼錨桿配合φ160 mm×400 mm 打眼木托板進行支護(采用φ160 mm×400 mm 木托板、拱型托板、螺母,不上網片)。

圖2 150505 工作面一次開切眼巷道支護斷面Fig.2 No.150505 Face once open cut roadway support section
巷道掘進過程中,要嚴格控制巷道成型尺寸。巷道每超寬500 mm 時,補打1 根錨桿(規格與頂板錨桿相同),配套單體錨桿托板;超寬1 000 mm 時,補打1 根錨索(規格與頂板錨索形同)。巷高超過500 mm,補打1 根幫錨桿(規格與幫錨桿相同)。
為了保證支護的效果,在施工過程中應該根據頂板的完整性進行調整。在遇到頂板破碎以及地質構造等情況,應該及時縮小錨桿錨索的間距,并采用其他的臨時支護設備。遇到錨固力不足時,及時反饋,重新進行錨桿及錨索錨固力測試,調整支護方案,必要時進行架棚及注漿支護。工作面各巷道交叉點處及切眼開口處在兩巷設計的基礎上,對三角區及交叉點進行與原支護未涉及領域前后5 m 范圍內進行支護參數補強,錨索布置為鎖口錨索支護。
(1) 將設計的支護方案應用到捷煤業的150505 工作面開切眼巷道中,巷道頂板的變形得到有效控制,在施工過程中,巷道的頂底板移近量可以控制在150 mm 左右,兩幫的變形量在100 mm 左右,開切眼處于一個長時間的穩定狀態,可以滿足工作面正常回采的需要。
(2) 為了保證支護設計的有效性,除了利用傳統的工程類比法和理論分析方法確定支護參數外,還應該根據現場的施工情況對支護參數進行調整。通過對支護的效果進行評估,實現對支護參數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