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桔
本周四,內地公募基金二季報披露完畢,伴隨當季股市的觸底反彈,內地公募基金普遍交出一份全面強于一季報的答卷。根據天相投顧的數據,二季度基金實現當期利潤6944.96億元,其中混合型基金利潤貢獻居首,實現利潤3692.64 億元。此前一季度,基金利潤還為-13295.36 億元。
在基金利潤由負轉正的背后,自然離不開規模的貢獻。二季度末,內地公募基金合計資產凈值規模達到26.66萬億元,這一數值較一季度末增加了1.57萬億元。分基金類型看,固定收益類產品雖然是規模增長的主力軍,但權益類基金規模也增長4000億元左右。
此外,廣受投資人關注的當季十大公募重倉股也出爐,由貴州茅臺、寧德時代、隆基綠能、五糧液、瀘州老窖、藥明康德、山西汾酒、比亞迪、華友鈷業、億緯鋰能構成。
“除前十大重倉股外,愛爾眼科、東方財富、中國中免、晶澳科技、天齊鋰業、恩捷股份、洋河股份也新進基金重倉股前列,盈利高增和穩定盈利是基金選股的最重要邏輯。”上海某券商基金分析師王曉明分析稱,在基金的重倉行業中,白酒獲得了大幅加倉(2.46%),而光伏設備、能源金屬以及乘用車也獲得明顯增倉。新能源板塊之所以被追捧,原因就在于景氣維持高位,而白酒獲加倉則受益于穩定的盈利能力以及消費復蘇預期和中高端提價預期。
從基金最新前十大重倉股看,山西汾酒、比亞迪、華友鈷業、億緯鋰能取代了上一季度的邁瑞醫療、招商銀行、海康威視和保利發展位置,倒逼他們退出了基金前十大重倉股行列。從新進公司行業特點看,其中有三家為新能源產業中的細分龍頭,若疊加寧德時代和隆基綠能,新能源股已經罕見地占據了基金十大重倉股半數席位,從側面印證二季度市場行情的走向主要是受新能源股表現影響。
除去基金重倉的前十只股票,在當季公募重倉第11~25位的公司中,晶澳科技、天齊鋰業、恩捷股份、通威股份等新能源產業鏈公司也赫然在列。此外,在基金重倉股前50的大名單中,振華科技、陽光電源、璞泰來、贛鋒鋰業、TCL中環、天合光能、中天科技、天賜材料等都沾邊或直接隸屬于清潔能源大框架中。很顯然,在基金前50重倉股中,新能源股數量前所未有地與白酒醫藥形成分庭抗禮之勢。
在最新的基金二季報中,貴州茅臺重奪基金第一大重倉股位置。據天相投顧數據,當季有1629只基金產品持有貴州茅臺,合計持股總市值約為1359.28億元,其中,偏股型基金二季度增持茅臺的金額就超過284.5億元。基金之所以看多茅臺,顯然與“股王”靚麗的基本面不無關系。根據茅臺最新披露的上半年主要經營數據,預計上半年的營業收入達594億元,凈利潤約為297億元,同比增長20%。
在基金增持的前50大重倉股中,增持市值超過100億的公司有13家,除三大白酒龍頭外,愛爾眼科是醫藥股惟一上榜代表。當然,最值得重視的是新能源團隊,隆基綠能、比亞迪、天齊鋰業、華友鈷業、晶澳科技均在榜。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當季被基金減持的前50大重倉股中,有很多偏于價值藍籌型的股票,其中數量最多的來自醫藥行業中的公司。目前來看,海康威視、藥明康德、招商銀行、智飛生物、博騰股份、凱萊英、紫金礦業、邁瑞醫療、陽光電源、牧原股份是被基金減持最多的公司,其中逆變器龍頭陽光電源是惟一的新能源產業公司,究其被減持的原因,或與該公司近兩年上漲幅度太大有關。
當然,基金選擇增減持的最重要的邏輯還是基金經理對產業和賽道景氣度的重新思考。“從重倉股行業情況看,食品飲料、電力設備、汽車等行業的倉位提升較大,而電子、銀行、生物醫藥的倉位下降較多。表現出基金市場現階段更偏好業績相對穩健、同時景氣度較高的行業。”上海證券基金分析師池云飛如是分析。
“發展新能源作為未來長時間的政策主基調仍然是公募的配置主線,已經成為共識;變化主要在于消費:隨著PPI和CPI剪刀差預期的逐步收窄,可選和必選消費中下游盈利可能獲得預期改善。從行業加減倉和重倉股變動的情況來看,盈利改善可能來自于上游原材料上漲或者供需格局改善帶來的產品提價,比如白酒、醫療服務、商貿零售等行業,但也有因為供需格局轉弱帶來的景氣下行,例如消費電子、半導體。”王曉明如是判斷。
除去重倉的行業和個股外,基金二季報的另一看點就是股票倉位的變化。由于一季度受市場整體萎靡的影響,權益類基金紛紛減倉,但在二季度后市場觸底反彈后,多數公募基金開始利用倉位精準擇時做波段,進而快速收復失地。
天相數據顯示,全部開放式基金二季度末倉位平均數據為74.47%,相較一季度末增加了大約4個百分點。若分產品類型看,股票型開放式基金的平均倉位微升至88.14%,而混合型開放式基金的平均倉位則上升至72.26%。
需要注意的是,投資者關注的明星基金經理們多數在當季保持了高倉位運作,比如“公募一哥”張坤管理的四只基金產品,權益類資產占比均超過92%。同樣是管理四只產品,中庚明星基金經理丘棟榮的股票倉位也超過了90%,其中倉位最高的是中庚小盤價值股票倉位為93.77%,而倉位最低的是中庚價值領航也有90.14%。在市場反彈上行階段保持高倉位運作,自然是讓凈值快速回升的關鍵因素之一。天天基金網的數據顯示,丘棟榮管理的四只產品開年迄今的表現在同類排名中均靠前,特別是中庚價值品質一年持有年內漲幅已超過10%。
從年內公募基金產品凈值排行看,來自上海“萬家系”的多只基金產品在今年一直雄居前列,二季報顯示,該公司的權益類基金產品多為高倉位運作。比如靠當初重倉半導體成名的名將黃興亮,其代表作萬家行業優選二季報的倉位約為94.35%,這一數值較一季報的91.50%提升了將近3個百分點,但或許是由于重倉半導體的緣故,該基金凈值表現和同門黃海管理的產品相仍有著天壤之別。
目前來看,當季股票倉位最高的產品很有可能是來自于華安基金旗下的創業板兩年定開。根據財報數據,該產品在6月30日時的股票倉位已經達到97.13%,再次刷新一季報時的96.52%紀錄。值得注意的是,該基金并未能延續去年的神奇表現,產品凈值年內已下跌超過10%,在同類基金排名中位居中游位置。
有高倉位運作的,就有低倉位應對的,有部分權益類公募產品二季度的股票倉位不足六成。比如融通成長30靈活配置混合,該基金二季報顯示的股票倉位約為57.37%,稍微強于一季報時的57.06%倉位水平,要知道在去年四季報時,該基金的股票倉位曾經達到過85.50%。有意思的是,雖然其在市場反彈期間加倉不及時,但因其過于謹慎的態度讓該基金成功規避了一季度產品凈值暴跌風險,產品凈值在年內僅下跌了大約9%左右,在同類產品排名中竟然能中等略偏上。
除了重倉股、倉位的變化,規模的變化也是值得關注的,其中一種是分類型產品規模的變化,而另一種則是明星基金經理在管規模的變化,特別是后者代表了市場地位和渠道的話語權。《紅周刊》注意到,由于今年市場的一度低迷,很多頂流明星基金經理幾乎未發新品,要知道,帶貨規模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夠反映基金經理的投資實力高低的。
根據天天基金網數據,今年上半年末,惟一管理規模突破千億元的主動權益基金經理是“公募一姐”葛蘭,盡管其今年業績表現較為平淡,但是在管的基金資產總規模卻達到了1017.51億元,成為頂流基金經理中的惟一。二季報顯示,葛蘭著重布局核心創新藥。
緊隨葛蘭之后的是兩位“白酒天王”張坤和劉彥春,其中,“公募一哥”張坤的在管規模接近千億,達971.37億元。而劉彥春雖然相比張坤略有差距,但在管的5只基金規模也合計約有870.38億元。

數據來源:天相投顧

數據來源:天相投顧
繼兩位“酒神”之后的是來自上海灘的兩位名將,一位是如今已經出任興全基金副總經理的謝治宇,而另一位則是與葛蘭同公司的15年老將周蔚文。前者在二季度期間拓展能力圈重倉買入了寧德時代,在管產品的總規模暫時定格在805.20億元,而后者則是在季報中再拋金句,堅持好行業選Alpha,困境反轉行業選Beta,而他管理的一眾產品目前的合計規模約為729.50億元。
另外,半年末在管規模在500億元~600億元的明星還有劉格菘、蕭楠和李曉星。其中,篤信高端制造和科技創新類資產的2019年狀元劉格菘在大框架不變中也有了些許新變化,青睞捆綁華為的小康股份,該公司的問界系列車型搭載鴻蒙系統接二連三成為爆款。目前,劉格菘在管規模暫時定格在684.72億元。至于蕭楠和李曉星,兩者是以消費見長,二季度最為惹人關注的是他們對新能源的態度,對于能力圈范圍外的領域,前者選擇做波段,而后者則大舉減持寧德時代。
目前,暫時還沒有達到500億元門檻的頂流還有王宗合、馮明遠、蔡嵩松、袁芳、趙蓓等一批名將,他們中的很多人在二季度的業績改善和規模提高是有目共睹的。換一個角度從基金份額變動看,管理規模超300億的基金經理中,蔡嵩松、馮明遠旗下基金二季度凈申購份額均超過10億份,這一變化或許是堅定看好科技成長的基民們正在利用行業起伏做波段操作。

數據來源:天相投顧
隨著市場在二季度觸底反彈,多數公募基金產品的凈值也一路走高,其中就包括了很多廣受關注的明星基金經理所執掌的產品。
《紅周刊》發現,深耕成長股賽道的科技類高手在二季度分化明顯,其中部分基金經理調倉換股幅度相對較大,比如信達澳亞的基金經理馮明遠。
在他的成名作信澳新能源產業中,二季度新進了比亞迪、華域汽車、中興通訊和富臨精工四只重倉股,而中科電氣、法拉電子等公司則退出了其前十重倉股名單。對比來看,二季度喊出“汽車將成為國運之戰”的嘉實名將姚志鵬,在其代表作嘉實智能汽車中,當季僅僅是做出一處調整,用比亞迪替換了上一季度的嘉元科技。
放眼二級市場的諸條科技成長賽道,半導體芯片在這一輪市場的全面反彈中無疑落在后面。但即便如此,頂流明星蔡嵩松仍然堅定不移地重倉持有該板塊。在他的成名作諾安成長中,二季報的十大重倉股與一季度完全一致,特別是當季頭號重倉韋爾股份不僅長期占據重倉股前三位,且被持股比例均超過9.5%。
同樣以善戰新能源板塊聞名的泰達基金經理王鵬向《紅周刊》表示,當前環境下高景氣度的行業會變得更加稀缺,主要看好的領域包括風電、光伏、儲能和新能源車。風電板塊的表現或不會弱于光伏,特別是海風表現會更好。而光伏或迎來右側機會,今年盈利能力見底的環節或迎量價齊升。儲能中,當前主要是微逆和逆變器的環節需求增速快。另外新能源車中,明年中游環節價格可能會下降,電池或有機會,而下游龍頭車企的規模化效應也或已開始顯現。
由于二季度引領股市反彈的當屬新能源產業鏈中的各條細分賽道,由此“風光儲車”(風電、光伏、儲能、新能源車)的概念開始走紅,而相應板塊的龍頭公司在基金季報中也逐漸被抱團持有。當然,在投資思路上還是有明顯分化的,譬如對新能源較為陌生者會穩妥追捧寧德時代或比亞迪,而深耕行業的產業洞悉者則多布局一些二三線受益股,因為它們的彈性更大。
以今年產品凈值表現領先的王鵬為例,截至7 月20 日,由王鵬管理的泰達宏利景氣智選18 個月,A 類份額年內的收益率已經超過40%。最新披露的基金二季報曝光了他的調倉動向,以其代表作泰達宏利轉型機遇A 為例,上一季的重倉股只保留了德業股份、中天科技、寧德時代、億緯鋰能,進而選擇新調入比亞迪、國軒高科、大金重工、派能科技、振華科技、雙環傳動,從行業特點看,他們分別來自新能源整車、電池、風電、儲能、電子半導體、汽車零部件等細分賽道。今年以來,這些新調入個股多數表現可觀,尤其是派能科技、德業股份和中天科技,年內漲幅均超過了50%。
王鵬在基金季報總結中指出:“當前時間點我們仍然堅持選擇那些長期空間大、短期業績好的公司,盡量回避短期主題催化透支明顯的公司。這種方法核心是追求業績超預期帶來的估值業績雙升,長期超額收益大概率較為明顯,但在講邏輯不講業績的階段會相對弱勢,但拉長時間該種方法的風險收益比相對仍然會較為突出。”
對比來看,嘉實明星基金經理姚志鵬則淡定持籌,對于自己看好的行業內股票長期重倉持有。譬如以其管理時間超過6 年、任職回報超過250%的嘉實智能汽車為例,最新的基金二季報顯示,重倉股的變化就在于用整車龍頭比亞迪代替了鋰電板塊中的嘉元科技。值得一提的是,其前四大重倉股已經連續三個季度為電池龍頭寧德時代、電池負極龍頭璞泰來、隔膜龍頭恩捷股份、國內最大的碳納米管(應用于鋰電池領域)生產企業天奈科技。二季度期間,十大重倉股階段漲幅均超過15%。
在基金二季報中,他直接公開表態汽車將成為國運之戰。而在最近一次公開出鏡中,姚志鵬指出:“當下大家對新能源車有很多糾結的地方,此前很多投資者會擔心新能源車的銷量。但是歷史的趨勢是很難阻擋的,新興產業其實都有類似的S 型曲線。我們的月度滲透率超過了20%,我們正處在一個S 曲線的加速階段。”

當然,也并非所有新能源明星都聚焦在下游的整車和中游的電池,聚焦新能源上游鋰礦產業的也不乏其人,比如去年在年度排名戰中一戰成名的施成。在他管理時間最長的國投瑞銀先進制造中,幾乎清一色是新能源上游原材料股,前四大重倉股天齊鋰業、永興材料、江特電機、融捷股份已經連續三個季度入榜。其中,天齊鋰業的二季度階段漲幅超過了53%。
對偏成長風格型公募二季報的梳理,《紅周刊》發現當季最大的變化不再是光伏和新能源車的“二人轉”,而是風電和儲能的快速走紅,讓清潔能源這一陣營更趨壯大。
以東吳基金老將陳軍為例,這位在一季報時曾經道過歉的基金經理在二季度快速修復了產品凈值,東吳興享成長的年內收益率已經超過2 個百分點。二季度期間,陳軍用德業股份、東方電纜和錦浪科技替換了上一季的江蘇神通、先導智能和利元亨。巧合的是,德業股份和錦浪科技分別來自儲能中的微逆和逆變器賽道,而東方電纜恰好是風電下屬細分的海風賽道龍頭股,該股年內漲幅已經超過65%。

同時,所保留下來的上一季度7只重倉股,陳軍對其中的5 只都有一定加倉,加倉股數最多的是青鳥消防,其同樣出自儲能賽道。陳軍在季報中表示:“二季度估值底部區域的股市迎來了期盼的上漲,而清潔能源則是上漲的領頭羊。通過持續跟蹤,我們可以發現清潔能源相關公司的生產經營只是受到了階段性的影響,其景氣度和競爭格局甚至繼續在優化,興享成長一方面隨著市場下跌進行了適度加倉,另一方面積極調整持倉結構。”
無獨有偶,由融通爆款基金經理彭煒領銜的融通新能源基金中,寧德時代讓出了第一大重倉股位置,由新進的、來自儲能賽道的派能科技接手,若考慮到上一季留存下來的錦浪科技和東方電纜,在其前五大重倉中,風電和儲能股已經搶占了原鋰電池的主導位置。
此外,在后五大重倉股中,壹石通、石英股份和禾邁股份也是新進品種,其中前兩家基本可以劃歸為新能源上游原材料公司,而禾邁股份則屬于儲能賽道微逆業務,其股價近期一度進入千元股陣營。在二季報中,基金經理總結稱:“本基金在二季度持倉集中在光伏、風電、電動車,基于細分行業景氣度變化做了部分持倉調整。總體倉位有上升,從一季度末的80% 左右提升至二季度末的90% 以上倉位。向后展望,看好該低碳行業的發展前景,仍將主要在該領域選擇具備良好前景的標的。”
相比新能源中發展迅猛的儲能和風電,光伏板塊受到了俄烏戰爭變相刺激,上半年國內光伏發電裝機30.88GW,同比增長137.4%。前六個月的光伏裝機量已超過去年前十個月裝機總和。光伏發電裝機的大增,進而也帶動了硅料、組件到輔材等各個環節相關公司股價的反復異動,吸引了基金增持或新進重倉。譬如招商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任琳娜,所管理的招商能源轉型的前三大重倉股隆基綠能、通威股份和晶澳科技,均出自光伏這一賽道。
同樣在科技成長的大框架之中,半導體芯片賽道在過剩的浪潮下似顯得平淡許多,然而對于這一賽道,蟄伏的明星公募基金經理不在少數,正在靜等風來。
首當其沖的就是諾安的明星基金經理蔡嵩松,所管產品雖然上半年業績表現不佳,但其代表作諾安成長的規模在6月末仍有266.36億元,說明其擁躉者依然眾多。就二季度十大重倉股名單看,蔡嵩松并沒有換股,依然重配看好的單一標的,比如韋爾股份、卓勝微和北方華創,被持股比例均接近10%的持倉上限。在季報總結中,蔡嵩松表示:“在宏觀環境相對友好的情況下,芯片板塊真正的獨立行情需要消費電子出現實質性的拐點,而這個時間點漸行漸近,但仍需觀察。我國半導體產業未來最大的機會在國產替代,今年就是國產替代的元年。”
相比年少成名的蔡嵩松,東方阿爾法的唐雷則是一位久經沙場的老將,他在自己所掌管的產品季報中均表示看好功率半導體:“功率半導體下游受益于光伏、儲能、風電和新能源汽車的高速增長。同時,其國產替代進程跨越式發展,在過去2~3年完成從0到1的積累之后,正在迅速實現從1 到10 的跨越。國內功率半導體行業整體需求旺盛,持續高景氣。”

在唐雷當季的十大重倉股中,其持有的半導體對應標的是揚杰科技。在二季度期間,唐雷加倉了揚杰科技,持倉占比排名由一季度末的第十位上升到半年末的第五位。就揚杰科技基本面來看,預計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16 億元~6.2 億元,同比增長50%~80%。其中,MOSFET、IGBT、SiC等新產品的銷售收入同比增長均超過100%,小信號產品銷售收入同比增長80%。
此外,部分似乎對半導體并不熟悉的基金經理也開始涉獵布局,背后的意圖或是低位布局等待行業風起,比如今年拿下晨星獎的國富基金總經理徐荔蓉,其成名作國富中國收益中,新進的第一重倉股恰好是芯片龍頭之一的卓勝微,基金經理當季建倉113.18 萬股,占基金凈值比達到了7.53%。(本文所涉個股僅做舉例,不做買賣推薦)
在一季度周期股“一枝獨秀”、二季度新能源強勢反彈的背景下,普通投資人對“喝酒吃藥”的熱情有明顯降溫,但對于朱少醒、張坤、劉彥春、葛蘭等這些長期注重消費品種的“頂流”基金經理來說,手中的持倉并未因一時的市場降溫而刻意減倉,即有不斷強化白酒股在十大重倉股中的占比,也有對醫藥新進或進一步加碼,靜等“喝酒吃藥”行情的到來。
在頂流明星基金經理中,朱少醒無疑是態度最為明確的一位,他所管理的富國天惠精選成長在二季度期間繼續加倉白酒,其中,貴州茅臺被其持股的數量已經達到140萬股,市值高達28.63億元,持倉占基金凈值比達7.73%,相比上一期增加1.45%,位列第一大重倉股位置。排在其后的是五糧液,二季度期間被持股數量達778萬股,市值15.7億元,由一季度末的第七大重倉股擠上二季度末第三大位置。自2021年一季度白酒行情受挫以來,近六個季度中,朱少醒一直選擇增持茅臺、五糧液,頗有“低價”掃貨進場的意味。
與朱少醒的態度類似,張坤執掌的易方達優質精選也在積極增持白酒股,“茅五瀘”加上洋河股份是其長期看好的品種,目前成為其持倉最重的四只股票,持倉占基金凈值比均在9.6%以上,單一個股的持股市值均接近20億元。整體看,易方達優質精選對白酒行業的重倉權重已從一季度末的33.77%增加至二季度末的39.16%。
在二季報中,張坤直言:“站在三季度初,再次正確預判中國和美國經濟和股市的表現可能也是相當困難的任務。”但他同時也表示:“雖然判斷未來很難,但做投資實質就是在對一個個企業的未來做出判斷”,并提出產品、服務的增長、業務是否容易被模仿以及企業治理等幾項選擇標準,“我們仍然持有商業模式出色、行業格局清晰、競爭力強的優質公司。”在張坤眼中,高端白酒在變幻莫測的市場中依舊具備很強的競爭力。
7月22日,易方達優質精選的第三大重倉股貴州茅臺披露了2022年上半年主要經營數據:上半年預計實現營業總收入594億元,同比增長17%左右;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297億元,同比增長20%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張坤管理的另一只產品易方達藍籌精選似乎在減倉白酒。根據二季報數據,“茅五瀘”加上洋河股份的持股數相對一季并末有一定減少。仔細分析可發現,上述四只個股在二季度期間均有不菲的反彈,階段漲幅在20%~37%之間,這導致張坤持單只白酒股的市值突破了基金資產凈值的百分之十規定,不得不被動減倉。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此次被動減倉后,這四只白酒股的市值仍占基金凈值的比重超過了9.8%,其中五糧液持股市值占凈值比更是達到了9.94%,這意味著,若白酒股繼續走好,張坤估計還得被動減倉。
與張坤并稱為“白酒四大天王”的是劉彥春、王宗合和蕭楠,他們在二季度期間也繼續重倉白酒股,所選品種不外乎是“茅五瀘”、汾酒、洋河和古井貢酒等一、二線龍頭品牌。其中“茅五”幾乎是重倉股的基本盤,只不過在各自重倉股所占權重位置有細微變化,就像在今年二季度,在朱少醒將茅臺放至首位的同時,張坤選擇將五糧液放至首位。
對于白酒股的配置,蕭楠在二季報中表示:“我們基于白酒行業次高端價格帶出清速度加快的判斷,加大了一些次高端白酒的配置力度。”
對于重倉白酒的明星基金經理,格上富信產品經理張懷若對《紅周刊》表示:“首先,白酒的‘成癮性’、庫存不貶值以及高需求等特征都決定了其是一個‘長坡厚雪’的賽道;此外,幾位頂流在此前也主要憑借白酒一戰成名,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了自己的投資風格,堅守白酒也證明了其投資風格沒有出現漂移;最后,在對于未來經濟復蘇及政策導向的預期,消費板塊應該能迎來機會,蕭楠就指出二季度市場流動性持續寬松,且之前對宏觀經濟的悲觀預期得到一定程度修正。”
醫藥股今年以來一直在“低位”震蕩,這一趨勢為相關基金經理提供很好的布局窗口期。譬如,白酒“天王”之一的張坤所執掌的易方達藍籌精選二季度期間,在維持白酒基本盤的同時,新進了港股藥明生物,而有著“國民基金經理”之稱的王宗合,所執掌的鵬華匠心精選同樣“默契”地新進了藥明生物。從藥明生物市場表現看,5月10日反彈以來,截至7月21日收盤,股價區間漲幅已經逼近60%。
張懷若表示:“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疫苗接種工作的有序展開,在此時間節點,業績增長確定性較強的企業獲得基金經理的重點關注。頂流基金經理對CXO龍頭的投資邏輯一方面是公司股價回撤足夠大,當前估值有吸引力;另一方面公司受集采影響小,而且ROE水平也較高。”
相對非醫藥類基金正在嘗試入局,醫藥主題類基金的選擇就更是沒有猶豫了,二季度期間紛紛加倉。譬如中歐基金的明星基金經理葛蘭,所執掌的中歐醫療健康股票倉位就由一季度末的81.56%提升至二季度末的88.3%;而工銀瑞信的明星基金經理趙蓓所執掌的工銀瑞信前沿醫療的倉位也由85.01%提升至86.05%;廣發基金的吳興武執掌的廣發醫療保健倉位則由91.08%增加至92.44%。
具體來看,在中歐醫療健康的前十大重倉股中,葛蘭新進了同仁堂和九州藥業,替換了原有的博騰股份和智飛生物。此外,葛蘭還大舉加倉了康龍化成,相比一季度持倉增加了49.97%,此外,其對于愛爾眼科、藥明康德、邁瑞醫療和片仔癀等前期重倉股也都有一定的小幅增倉。
在葛蘭看來,醫藥板塊在二季度初受到疫情的影響較大,但是截至半年末大部分企業都已經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恢復,而且國家層面的創新藥談判目錄規則微調、仿制藥方面第七批集采規則發布,也為醫藥板塊提供了穩健的政策環境。她表示:“在長期看好的核心創新藥、創新器械,創新產業鏈,醫療服務以及消費性醫療等方向進行了著重布局。”
工銀瑞信的明星基金經理趙蓓與葛蘭的選擇也是頗為“默契”的,其管理的工銀瑞信前沿醫療不僅新進了同仁堂,且同時新進了康龍化成。此外,她還對一季度重倉的藥明康德、九州藥業、邁瑞醫療、愛爾眼科、華潤三九和美迪西也均有進一步增倉。
對于醫藥股未來的投資,趙蓓認為,疫情對醫藥板塊的影響已經告一段落,“根據我們緊密的跟蹤,我們認為,CXO的基本面高景氣趨勢或可維持,醫療服務、藥店和消費品受一定程度的疫情沖擊,但整體影響相對可控,短期沖擊并不影響長期經營趨勢和競爭力。市場恐慌性下跌給以CXO、醫療服務為代表的醫藥成長股帶來了比較有吸引力的低估值買點。”(本文所涉個股僅做舉例,不做買賣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