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志武,牟同兵,許桃元,李俊飛,陸曉東
(1.中鐵十八局集團有限公司,天津 300222;2.中鐵十八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天津 300222;3.四川鴻景潤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81)
我國自十九大提出要大力發展交通職業,科技創新建設交通強國,建設智慧交通需要加快“互聯網+交通運輸”進程,推廣應用自動化駕駛技術、新能源技術等。《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智慧城軌發展綱要》中,強調要大力建設智慧乘客服務、智能運輸組織、智能技術裝備、智能運維安全等智能化運維體系。隨著大數據、云計算、5G、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飛速發展,建設智慧作為城軌建設中極具代表性,且有最大覆蓋面的建設工程。如今視頻監控已全面進入IP 高清時代,隨著監控點數量的迅速增長,海量視頻數據也給視頻監控帶來了較大挑戰,對大型監控系統的海量視頻數據采集、傳輸、存儲,給視頻信息風險預判、錄像調用、事后分析取證各方面,帶來了極大挑戰。為了車站視頻監控領域,提供更佳的技術解決方案,文章將構建一套完善的智慧化信息智能系統。
建設CCTV6號線2期淥水道站智慧車站,主要為了對車站內人員的精準管理,有效減輕車站運營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負擔,提升運營工作效率。在現代化人工智能迅速發展進程中,實現人員行為的精準分析尤為必要,車站獨立的技防系統僅限于能夠實時查看視頻圖像與時候查詢,但是對于事先預警智能化分析系統方面尚且欠缺,無法對突發事件及時做出迅速反應。以淥水道站的現有基礎設施情況,增設對接第三方平臺與智能化分析服務器需要具備以下要求(表1)。
表1 第三方平臺與智能化功能設計需求
本次設計信息智能化智慧車站,包括視頻分析形式、視頻分析管理、視頻分析報警3個方面:
(1)視頻分析形式,此系統設計為了有效確保視頻分析各功能的靈活性,讓具有智能分析功能的攝像機,能夠以車站所需靈活配置,實現管理系統人機交互界面,均可對任意一路攝像機進行靈活化調整完成視頻分析;
(2)視頻分析管理,此系統設計經視頻管理各設備,能夠有效管理行為分析系統,并對系統完成信息設置,從而對車站內視頻行為分析服務器遠程監控。經網絡向視頻管理平臺服務器傳輸相關信息,以及對服務器產生有關警報信息使用智能分析服務器分類統計;
(3)視頻分析報警,在對監控相關信息完成智能化分析之后,可以經網絡向車站視頻服務器傳輸有關報警信息。這樣一旦發生警報可以自動在車站監控終端彈出警報彈窗,還可以經SDK 方式與第三方上層平臺對接,將完成智能化分析的相關告警數據完成傳輸。
根據車站現有前端攝像機、視頻管理平臺等,可以增加智能化分析服務器基礎上,無需對現有架構進行修改,即可滿足建設現代化智慧車站的功能需求,減少資金成本投入。圖1為本次設計智慧車站智能監控系統架構圖。
圖1 智慧車站智能監控系統架構
依據典型智慧車站建設全要素中的相關要求,文章設計了車站內客流統計系統,主要用于對突發大客流事件的系統感知、仿真與預測。其主要功能為密度分析,經過此系統能夠對人員密度進行預估分析,能夠在視頻內實現OSD 疊加預估人數值,一旦所監測區域人數超出所預設的人數值,就會在人機交互界面自動跳出報警彈窗,并抓拍圖片存儲于數據庫內。最多可以布設3個不同時間段,設計警報間隔時間在0~3600 s,在同一個視頻中不同業務類型,可以分設4個區域(圖2)。
圖2 密度估計
依據典型智慧車站建設全要素中的相關要求,設計了車站內一鍵開關站的視頻巡查功能,增加了智能化分析服務器,智能檢測電扶梯是否存在人員與物品遺留和逗留,假若達到告警條件,可以經SDK 向第三方平臺傳輸告警數據信息。
(1)物品遺留。在垂梯2路,站內候車區域8路共計10路分別設計,通過對監控覆蓋區域內所遺留的物品進行檢測報警。在視頻內最多可以滿足4塊不同區域的同步監測,并配置監控靈敏度,所配置的靈敏度基本在1 %~100 %,越高的靈敏度就會越容易觸發警報。
(2)人員遺留。在出入口2路,站廳公共區、站臺候車區域各8路共計18路設計,能夠對監控覆蓋區域內的人員逗留限時警報,預設人員可停留時間,選中相機之后配置可允許的逗留時間,在視頻內最多可以滿足4塊不同區域的同步監測,并配置監控靈敏度,所配置的靈敏度基本在1%~100%范圍,越高的靈敏度就會越容易觸發警報。
CCTV 經增加智能化分析服務器,實現對地鐵保護區域所包含重點設施的全面視覺監護,并對監控攝像頭覆蓋區域內的重點財產劃線分析,一旦出現任何搬移行為就要及時告警,可以通過SDK 方式將告警有關數據對接第三方平臺。
(1)物品搬移。物品搬移中對于所監控區域內的某類平臺是否發生移除要及時警報,對物品狀態及時檢測,視頻內最大可以設計4個不同監測區域,配置1 %~100 %靈敏度,自動預設靈敏度越高,就越容易觸發警報。
(2)扶梯跌倒。對于監控區域內發生的扶梯跌倒情況,要在規則區域內設計監控參數,分別在出入口和公共區域每部扶梯設計4路,共計16路。在監控區域內一旦相關人員跌倒于扶梯出口和進口畫質覆蓋區域,在繪制區域內出現相關人員,即可對人員身體的具體運動狀態進行檢測,一旦根據最終檢測人員身體狀態結果為跌倒,就會自動發生告警。圖3為扶梯跌倒監控流程。
圖3 扶梯跌倒監控流程
三維客戶端可以劃分模型為站臺、站廳、扶梯等不同級別,以車站內各位置的真實空間關系,可以在客戶端自動化生成父子模型關系,為系統用戶呈現列表格式,用戶可以經過點擊與操作鍵盤快捷鍵,即可在系統中快速定位具體地點。在定位某地點之后如果發現當前監控可視的視野并不理想,需要迅速切換方位情況下,點擊畫面紅框內的箭頭,這樣就可以切換至房間左側進行查看(圖4)。
圖4 快速切換方位
在系統操作中可以使用鼠標右鍵選擇車站內布設的攝像機信息資源,具體操作見表2。
表2 操作詳情
以建設典型智慧車站的全要素中相關規定,利用BIM 技術下的3D 車站可視化技術,可以顯示應急事件,經視頻巡視進而確定應急事件的具體發生情況。可以通過大客流感知、一鍵開關站中物品遺留、人員逗留、視覺監護產生的智能分析報警對接至綜合監控平臺,通過SDK 方式與第三方平臺對接,即可實現應急事件可視化。
為了提升車站的自動化信息智能水平,本次設計以CCTV6號線2期淥水道站智慧車站項目建設為例,實現了大客流感知、一鍵開關站、視覺監護、分析回放人員行為軌跡、處置應急事件等功能。本次設計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了車站的安全性、便捷性、速度性,有效節約了營運成本,提高了智能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