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穎,沈敏燕,周紅梅,王翊飛,黃成龍,鄭葉平
嘉興市第二醫院,浙江嘉興 314001
肩袖損傷是運動系統損傷的常見病之一,且年齡越大的人群發生該疾病的概率越高,文獻報道超過50%的肩袖撕裂患者年齡在60歲以上[1]。肩袖損傷也是目前肩關節疼痛及功能障礙的主要原因[2]。臨床上常用的肩袖修補術包括切開手術、關節鏡下聯合小切口微創修補術和關節鏡下肩袖修補術等。隨著關節鏡技術和醫療器械的不斷更新,關節鏡下肩袖修補術已成為臨床上肩袖修補的主要方案[3]。關節鏡下肩袖修補術的操作空間小、手術操作環節較多,導致手術難度較大,因此手術室護士的良好配合對手術的順利完成尤為重要[4]。標準化手術護理程序主要指構建標準化的工作流程,并對各項工作環節進行嚴格把控,盡可能地提高手術中護士的專科配合質量,使手術配合規范化、系統化[5]。本研究設計標準化手術護理程序,并將此程序應用于關節鏡下肩袖修補術的患者,通過與同期按常規程序進行護理操作和配合的肩袖修補術患者比較,觀察關節鏡下肩袖修補術中標準化手術護理程序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本研究經嘉興市第二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審批號:JXEY-2019JX090。選取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在嘉興市第二醫院實施肩關節鏡下肩袖修補手術的患者120例。入選標準:肩袖損傷為中度撕裂(1~<3 cm)、大撕裂(3~5 cm);手術方式為關節鏡下肩袖修補;年齡18~65歲;同組手術醫生、特定的專科護士。排除標準:小撕裂或巨大撕裂(<1 cm或>5 cm);嚴重的心肺功能障礙和重要臟器疾病的患者;不愿意配合手術的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6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1.2.1對照組
按常規護理程序進行護理操作和配合。術前進行常規隨訪,了解患者病史及實驗室檢查,告知禁食時間。術日常規準備敷料及普通手術器械、關節鏡器械,特殊器械根據醫生要求準備。患者體位擺放:采用傳統方墊擺放至側臥位,身體兩側用前后托保護,約束帶約束。洗手護士配合:憑經驗拆物品到臺上,器械擺臺順序不做特殊要求,術中器械傳遞在醫生指揮下進行。巡回護士配合:用常規方法進行患者身份、手術部位等相關信息核對,填寫紙質交接單;留置靜脈通路使用抗生素;術中憑以往護理經驗進行巡回配合。
1.2.2觀察組
按標準化手術護理程序開展手術護理操作和配合。邀請運動醫學科手術醫生、麻醉醫生及有經驗的手術室護理專家共同探討,會同手術室關節組高年資專科護士對所涉及的各種護理措施進行探討,在常規護理程序基礎上制訂標準化手術護理程序,內容見表2。其中手術宣教視頻、肩關節鏡手術設備擺放標準化示意圖、肩關節鏡手術臺上物品準備清單、肩關節鏡手術器械擺臺規范示意圖、肩關節鏡手術巡回護士配合要點Checklist表提前制作完成。成立科內護理質量控制小組,對關節組手術護士進行培訓,定期對關節外科手術護士進行考核,對標準化手術護理程序在臨床應用的效果進行分析,將所獲得的各項意見和建議反饋給參與制訂標準化手術護理程序的人員,對不合理的部分進行修改、完善。優化組合和合理安排每個部分的具體操作步驟,使得參與手術的護士有明確的職責分工,實行定崗、定位、定責,最大限度地發揮與手術醫生、麻醉醫生合作的協調性。

表2 標準化手術護理程序
比較兩組的手術時間、術前準備時間、術中出室取物頻次。手術時間:從劃皮到縫合皮膚的時間。術前準備時間:患者接入手術室到開始劃皮的時間。術中出室取物頻次:一進一出為一次。

成立資料收集小組,確定研究人員,組織培訓,采用標準化的觀察法和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收集。
觀察組手術時間、術前準備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中出室取物頻次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手術指標的比較
近年來,標準化護理程序的制訂在不少臨床科室的治療中均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6-7]。本研究邀請運動醫學科手術醫生、麻醉醫生及有經驗的手術室護理專家等共同探討,制訂出標準化手術護理程序。一方面,術前訪視中采取了綜合評估患者病情、利用視頻宣教形式進行宣教與心理指導等,能夠緩解患者的術前緊張情緒,使其對手術配合度增高,有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采用抽真空塑型體位墊擺放肩關節鏡標準化手術體位,既安全可靠,又省時省力;采用自制肩關節鏡手術設備擺放標準化示意圖,確保所有儀器設備位置合理并處于功能狀態;采用自制的肩關節鏡手術臺上物品準備清單準備手術所需的無菌物品及灌注液,從而縮短術前準備時間;采用自制的肩關節鏡手術器械擺臺規范示意圖進行標準擺臺,為手術醫生的每一步操作及時提供合適的手術器械及耗材,為手術的順利進行創造了優質的手術環境;采用肩關節鏡手術巡回護士配合要點Checklist表對巡回護士的術中配合要點工作進行了細化,優化了護理操作步驟,同時預防了不良事件與手術并發癥的發生。另一方面,應用標準化手術護理程序對巡回護士和洗手護士的工作職責進行嚴格劃分,定崗定責,可有效提高手術護理人員開展手術護理工作的主動性,促進其手術配合質量的提高[8-10]。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手術時間、術前準備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術中出室取物頻次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這提示與常規手術護理操作及配合相比,本研究制訂的標準化手術護理程序在關節鏡下肩袖修補術中可更有效地縮短手術時間和術前準備時間,減少術中出室取物頻次,更有利于保障手術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