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剛
(安徽三聯學院 安徽合肥 230601)
我國競技體育的發展呈現出突飛猛進的態勢,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學課程的改革也在持續深入。高校是培養體育專業人才的基地,在提升競技體育實力、提高實戰競技水平、加強學生體質、形成完善人格等方面具有巨大作用。田徑運動是在跑類技術、跳類技術、投類技術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可有效提升人的力量、耐力、靈敏性、柔韌度等基本身體素質,所以,田徑運動是其他運動項目的重要基礎。在高校體育競技中,田徑訓練是提升學生競技技能水平的有效途徑,但現階段,我國大部分高校在開展田徑運動訓練時存在的一些問題,對高校培養高技能田徑運動員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使我國田徑運動水平難以提高。因此,基于可持續發展觀對體育競技中田徑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具有重要意義,該研究遵循以生為本的原則,以推進高校學生運動員高水平發展為核心,根據專業教育和職業教育的基本規律、體育教學規律和我國的政策法規,對影響高校田徑訓練可持續發展的一系列問題進行了深入透徹的分析,并提出了合理性對策,從人文層面、心理層面以及社會層面全面挖掘高校學生運動員的競技能力,以實現國內競技最高水平。與此同時,高校還應全面提高學生運動員的文化水平和專業學習能力,真正實現全面發展,知行統一,提高當代大學生在社會中的競爭力,進而加快實現高校體育競技中田徑訓練的可持續發展。
以安徽省合肥市高校的非高水平田徑隊建設現狀作為該文研究的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在中國知網中查找相關高校田徑隊、非高水平田徑運動隊建設與發展等方面的論文,將具有借鑒意義的內容和觀點進行提煉,進而為接下來的研究工作奠定扎實的基礎。
1.2.2 訪談法
對高校中非高水平教練員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調查,聽取教練員針對田徑隊建設發展當前的狀況和出現的問題提出的有關意見和看法。
1.2.3 邏輯分析法
利用邏輯思維方法中的歸納方法和演繹法,對整理后的有關素材做總結論證。該研究從訪談提綱到論點的論證及對策建議的提出,將邏輯分析的思維貫穿始終。
田徑比賽是高校體育競技中較為重要的比賽類型,對于高校學生來說,我國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制度不允許學生將所有精力都放在運動項目的比賽中,而不顧學習,因此參加過田徑訓練或比賽,既有全面的技術能力,成績又較為突出的學生為數不多,一大部分高校在按條件進行挑選學生運動員時,只對在運動中表現出較好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素質的學生加以關注,大多數學生都是零基礎入門,導致高校在開展田徑訓練時需要從基礎技術入手,教練帶領學生做準備活動,從零基礎到參加田徑比賽,是一項具有長期性的系統工程,為了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優異成績,田徑教練員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
對所有運動項目而言,運動員的選材非常重要,選拔合適的目標人才或者選拔在田徑運動方面具有超高能力的人才,是高水平田徑訓練的基礎,更是田徑訓練系統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在大部分高校中,學生運動員的選材來源缺少多面性,缺乏廣泛選材的條件,再加上受到高考政策的制約,大多數學生將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學習方面,一些有運動天賦的學生由于在文化課方面沒有取得優異的成績,導致不能進入高校學習,所以在高校中既具有較高運動能力,又在文化課學習方面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甚少。在田徑運動員選材中,只選拔了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參加選拔的學生運動員很多都是零基礎,學生將專業知識的學習作為重要內容,再加上受到考試、課外活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田徑訓練缺乏系統性。與專業的田徑運動員比較,高校在訓練時間、訓練場地、訓練設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田徑訓練活動不能系統地開展。高校田徑運動隊的組成成員基本上都不是體育專業的學生,這些非體育專業的學生將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學習方面,將田徑運動的訓練作為自己的興趣愛好,導致大學生在田徑訓練中時常帶有一定的非專業特點,與專業的田徑運動員之間具有明顯的差別。
在田徑訓練中,增加日常訓練負荷量,需要根據學生當前的身體素質、健康狀況和各項技能水平的提升情況進行綜合考慮,如果高校沒有全面掌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和各項技能的掌握情況,就一味地增加訓練強度,對學生運動能力的提升會產生一定的阻礙作用,同時還極有可能對他們的身體機能造成嚴重損害,所以高校在開展田徑訓練時,應對訓練量做到科學安排。在加強訓練負荷量時,應先適當增加訓練次數,學生適應這樣的訓練負荷后,再逐步增加訓練強度。除此之外,由于每個學生的運動水平各不相同,因此在制定訓練負荷量的過程中,應努力做到普通標準和特殊標準有機結合。制定好訓練標準后,還應根據每個學生的運動水平和能力進行區別對待,只有這樣才能使所有學生在合理的訓練中不斷提高自身運動能力。
由于以往學生對田徑項目的理解,僅僅是針對一些動作要領的掌握,沒有重視理論與方法的運用。而理論知識的學習可以讓學生正確地進行田徑運動,掌握標準的呼吸與動作要領。因此教師應在學生進行田徑訓練之前,將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確保學生掌握動作與呼吸的要領之后,再進行相應的田徑訓練,這樣能夠讓田徑運動充分發揮提高學生各項身體機能的作用。學生在進行體育訓練時,如果沒有規范的呼吸要領作為實踐指導,很容易導致學生在田徑運動中出現呼吸急促、岔氣等問題,因此教師應教會學生呼吸頻率的調整方法,要避免用嘴呼吸,并將用嘴呼吸的危害講解給學生。
在以往的田徑教學過程中,訓練方式較為單一,沒有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不能自主地進行田徑運動,因此教師需要轉換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在多種教學方式下進行學習,提高學生進行田徑運動的主觀能動性。例如,通過特殊規則設定籃球比賽,將籃球比賽的運球環節設置成學生持球跑的過程,去掉防守環節,讓學生能夠有足夠的短跑訓練時間,而通過特殊籃球比賽的方式,則是為了改變單調的短跑訓練形式,進而讓學生能夠產生更多興趣,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身體素質的提升,進而各種團體項目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大大激發了大眾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這也可以運用到田徑訓練中。例如,組織開辦田徑社團,以這種形式開展田徑運動,更能夠讓學生積極響應,并給每個田徑社團成員的表現實施打分制,在社團之間實施良性的競爭與評比制度,進而促使學生積極地參加田徑運動,同時可以開展社團之間的田徑比賽,讓學生在競技中得到更高、更好、更強的發展,而田徑運動社團也可以避免體育項目教學千篇一律的缺點,教師可以根據每個社團成員的具體身體情況,制定出相應的訓練科目,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而社團之間的良性競爭更加提升了學生追求更高水準的意識,能夠將個人的天賦與潛能展現出來,進而能夠發掘田徑運動的優秀人才,并加以著重培養,這也是實現體育教學為國家選拔優秀體育人才的重要任務。
田徑項目眾多,而這些運動項目的開展需要豐富的教學器材來提供支持,體育器材的作用不僅是輔助學生進行田徑項目的訓練,還起著激發學生好奇心的作用,器材的老舊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對相應的田徑訓練項目失去興趣,導致對訓練的積極性較低,因此學校應該積極優化體育機制,注重采購一些顏色鮮艷、樣式新穎的體育教學器材,讓學生產生興趣,進而達到田徑項目訓練的目的。
高校田徑訓練水平的高低對學生運動能力的提升具有巨大影響,田徑訓練是高校開展體育工作的重要項目,高校應對田徑運動項目予以高度重視,加大財力、物力、人力的投入力度,積極配合教練員的工作,制定科學的訓練方法,結合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訓練效果,對訓練負荷進行合理調整,進而提高學生訓練的積極性,加強高水平田徑運動隊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