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萱 楊蕾 甄天怡 周港
(西安思源學院商學院 陜西西安 710038)
隨著健康中國和全民健身國家戰略的實施,人民群眾通過健身促進健康的熱情日益高漲,運動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利”,已經成為一種特殊的休閑娛樂方式。同時,我國健身行業的發展也迎來了新的機遇。國務院發布的《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的目標指出:到2025年,帶動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5萬億元。但我國人均體育消費僅為全球水平的1/10,優化產業結構、推進體育產業數字化轉型、完善體育基礎設施、促進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已迫在眉睫。
隨著“Z 時代”(1995—2010 年之間出生的人群)的崛起,健身不只是運動,還有減壓、社交等多重需要。當前,“Z 時代”的消費能力日益凸顯,更加注重自我形象管理的“Z時代”青年成為健身消費的主力。
隨著互聯網和經濟的發展,體育賽事、體育品牌等資源不斷進入市場,運動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健身行業的發展空間不斷擴大。從體育產業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來看,健身行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日益凸顯,以滿足人們精神、社交需求為主的健身行業迅速發展,同時提供了眾多的就業機會,促進了我國體育產業的迅速發展,已成為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新興產業。
調查發現,“Z 時代”是“懶經濟”的忠實粉絲?!皯袘小钡摹癦時代”對日常的一切都要求簡單、快捷,他們不愿投入大量的時間進行所謂的社交,追求的是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而“體育社交”能給人帶來真實的體驗,增加人們在自身運動圈子的認同感以及對社會的歸屬感,保持對健身和運動的持久追求。因此,健身無疑是最好的方式。健身不僅滿足了人們對自我身材的管理,而且結識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隨著“5G”時代的到來,移動短視頻的普及,提高了“Z時代”對運動健身的關注度。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傳統健身房已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通過智能設備和運動檢測平臺,不斷增強年輕人對健身的興趣和體驗,實現智能互聯的極簡操作新體驗,讓“Z時代”能夠在實際使用智能產品的過程中享受更好的服務。同時,通過利用科技手段為“Z時代”定制專屬的健身方案,讓其更加科學、高效地進行超燃脂鍛煉,保持身體健康。無論是對國民身體素質的提高,還是對體育強國的建設發展,都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2“Z時代”背景下我國健身行業發展現狀
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人們對健康越來越重視,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體育運動的浪潮中。截至2020年底,中國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人數為4.35 億人,較上年增加0.27 億人,同比增加6.62%。相比于其他國家,如美國(31.1%)、澳大利亞(25.8%),中國付費健身用戶僅占參與運動用戶的2.6%。同時,健身行業如今屬于新興行業,在服務、文化交流、知識傳遞等方面存在局限性,中國運動健身發展潛力有待釋放。
國務院印發《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指出,堅持改革創新、依法治體、持續提升體育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積極開展各類群眾體育活動,鼓勵和支持健身行業的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青年,努力將體育建設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標志性事業??梢?,體育行業的發展不僅符合國家戰略的引導,更具有促進體育強國建設的現實意義。
隨著全民健身的蓬勃發展,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和健身意識不斷覺醒,健身行業的發展也充滿無限潛力。從消費人群上看,我國“Z時代”的體育健身消費開始朝著大眾化的方向發展。如果體育健身行業能夠抓住機遇,改善自身不足,將會在市場上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為行業發展升級提供驅動力。
隨著我國全面步入小康社會,“Z時代”對健身問題越來越關注,盡管健身設施的數量不斷增加,但總體上還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大多數基礎設施處于半損壞或完全損壞的狀態,且基礎設施種類單一。而這將會使“Z時代”的運動熱情直線下降,導致人們的運動健身積極性降低。因此,健身設施的不斷完善對我國健身行業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對健身行業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我國沿海地區對外開放程度高,經濟發展迅速,東西部發展不平衡。同時,健身也受到自身、家庭、社會環境、經濟狀況等多方面的影響,不同地區的健身條件也面臨著較大的差異。許多西部地區基礎設施依舊短缺,且體育設施落后,尤其是隨著城市化的發展,體育用地更加短缺,“Z時代”日益增長的體育健身需要和健身設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阻礙了我國全民健身的發展。
近年來,“馬拉松猝死”“健身房受傷”等情況時有發生,健身教練缺乏一定的專業性,無法保證高質量的服務。而健身機構管理和服務水平參差不齊,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意外的發生。因每個人身體素質不同,適應的健身方式不同,無法尋找到高質量科學的健身服務,使得參與者歸屬感不足,無法滿足“Z 時代”個性化的運動需求。應根據每個人的性別、年齡、體質等情況對最大攝氧量、運動能力、肌肉等多項指標進行科學詳細的分析,建立健康檔案和開設運動處方,指導人們科學健身。鼓勵“Z時代”積極參與健身評價,促進我國體育健身指導服務水平不斷提高。
隨著我國健身俱樂部的不斷涌現,俱樂部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大多數健身俱樂部軟硬件設施條件基本相同,訓練模式單一,售后服務水平較低,各企業只能通過價格來爭取市場競爭力,致使市場不正當的價格競爭出現,市場環境逐漸惡化,致使對“Z 時代”的吸引力不強且產品差異化程度低,行業準入門檻不高,虛假宣傳嚴重,不能滿足人們多樣化的健身需求,不利于我國健身俱樂部的持久發展。
對閑置的文化服務中心、老舊社區、商業街和空閑場地進行充分改造,使“Z時代”能夠就近健身。向社會開放中小學、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健身設施,持續加大政府購買公共基礎設施的服務力度。除此之外,政府要加強對公共體育設施的監督,避免體育設施的不必要損壞,使其更好地服務于健身活動,通過完善各項體制機制,逐漸形成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圍。同時,根據“Z時代”的需求,增加多樣化的各類設施,提高健身的便捷性和舒適性。
在我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東部發展快,西部發展較為緩慢,因此,要提高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縮小區域經濟差異并發揮資源優勢,促進東西部地區經濟的交流與合作??s小城鄉地區發展差異,重視農村體育發展,加大對外開放力度,鼓勵跨地區的經濟往來。發揮宏觀調控的作用,調整產業結構,建立完善的制度,不斷縮小東西部地區的經濟差距,促進地區之間均衡發展。
不同性別、不同地區、不同環境的“Z 時代”對健身有著不同的認識。由于人們的認知水平不斷提升,營造良好的科普宣傳環境,打造多元化科普宣傳平臺,充分發揮現代媒體的宣傳作用,吸引“Z時代”廣泛參與健身已迫在眉睫。依托各類全民健身活動,積極鼓勵和引導青年人廣泛參與健身科普活動,制訂合理的健身計劃。健身之前,應進行全面的體質評估,選擇安全有效的健身方式,制定適合我國國情的“Z時代”健身服務評價體系,為其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進行市場調研,針對“Z 時代”不同的健身需求,走差異化發展道路,制訂個性化健身策略,創新訓練模式,深刻了解不同顧客的消費水平,升級競爭方式,讓大眾更傾向于健身運動,把更多時間用在健身方面,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多元化,引導“Z時代”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總之,健身是大多數人能選擇的成本最低、副作用最小、能夠有效提高生活質量的方法。隨著我國政策的不斷完善和全民健身意識的覺醒,我國健身行業將迎接新的挑戰,走向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