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馳宇 梁辰
(1.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2.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 北京 100061)
進入21 世紀后,隨著人類整體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疾病譜的變化與發達國家老齡化水平的日趨加深,慢性病正在逐漸成為21 世紀影響人們生命健康與生活水平的重要病癥。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是一大類疾病,被世衛組織認為是一種特殊的疾病狀態,其特征為長期性、逐漸性地系統器官功能衰竭,具備發病機制復雜、多重并發癥、醫治效果不明顯等特點,主要包括血液循環病癥、消耗性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以及呼吸系統疾病等為代表的病癥。根據2013年國家衛生系統服務調查,中國各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患病數占成年居民總數的24.5%,由此導致的致死量占全因死亡量的85%。據估計,治療慢性病產生的各種疾病花費占疾病總體費用的70%,嚴重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且占用了大量醫療資源。近年來,在慢性病的治療過程中,一種以運動療法為核心的康復治療系統已經發展起來,逐步上升到與藥物醫治相結合的綜合療法。研究證實,通過運動處方的綜合治療,可以降低慢性病的患病率與并發癥的危害,改善病人的生活質量與長期預后,從而達成減少或延緩慢性病病程的目標。該研究從運動處方、運動治療在慢性病各個研究領域的熱點展開綜述,針對運動處方在慢性病領域各個不同的研究方向,找出共同點,探索現有前沿領域和熱點。
該文以Web of Science 文獻資料庫作為數據源。查找策 略為“TS=((exercise prescription OR sports prescription OR sport prescription OR physical exercise prescription OR movement prescription OR kinesitherapy OR exercise therapy OR exercise intervention OR physical activity)AND(chronic disease,chronic OR diseases,chronic OR illness,chronic OR chronically ill))AND 文獻類型:“Article OR Review”。查找檢索日期為2020年12 月15 日,查看相關文章標題及摘要。去除重復后,最終納入分析的共5230條文獻,其中研究性文獻3740篇,綜述類文獻1490篇。
通過Web of Science 統計功能與HistCite 對納入文章進行處理,得出基本統計結果。應用CiteSpace 通過以關鍵詞為節點的共現與聚類分析等知識圖譜方法,顯示慢性病運動處方領域的關注焦點與未來方向。將從Web of Science 導出的文獻應用CiteSpace 與HistCite進行分詞,去除重復文獻后,剩余5230 篇,時間段為2010—2020 年,分區間隔為“1”。節點類型包括國家/地區、研究機構、作者、被引作者、被引期刊,并以關鍵詞為節點進行Burst分析,關聯強度使用默認設置。
2010—2020 年慢性病運動處方相關文章5230 篇,其中研究性文章3740 篇、綜述類文章1490 篇,年均發文量約為523 篇,總體呈增長趨勢,即從2010 年的305篇增長到2020年的616篇(見圖1)。

圖1 2010—2020 年慢性病運動處方相關研究年發文量
可視化圖形采用關鍵詞方式進行計算,圖中的各個節點采用字體的大小表現熱點詞的頻次,節點之間的距離表現熱點詞之間的聯系程度。計算得出,5230篇文獻,共有100 個節點,942 條連線。熱點頻率數量前6 名分別是exercise(中心性0.08)、physical activity(中心性0.07)、quality of life(中心性0.08)、copd(中心性0.04)、rehabilitation(中心性0.05)、disease(中心性0.02)(見圖2)。

圖2 慢性病運動處方研究熱點知識圖譜
使用CiteSpace 軟件中的對數似然率計算方式(LLR),計算出每個聚類的關鍵詞,結果產生“前沿術語的聚類圖譜”。5230 篇文章共顯示10 項聚類,Modularity Q 值=0.8121,Silhouette S 值=0.95552,均 高 于0.5,表示聚類圖譜具有可信度。研究前沿包括焦慮、康復、心臟病、成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病、炎癥、代謝綜合征、身體活動、肺部康復、肺動脈高血壓、肥胖(見圖3)。

圖3 慢性病運動處方研究前沿術語的聚類圖譜
Burst 分析主要用于觀察某個關鍵詞發展、流行與衰弱的情況,被認為是研究前沿或新興趨勢的代表,可代表某研究領域的焦點與方向。進行Burst分析后,共得出突現關鍵詞10個,其中突現強度持續至2020年的關鍵詞有oxidative stress(氧化應激)(2017—2020 年)、reliability(可靠性)(2018—2020 年)、insulin resis-tance(胰島素抵抗)(2018—2020年)(見表1)。

表1 2010—2020年慢性病運動處方相關研究關鍵詞突現強度及時間
經HistCite 與CiteSpace 軟件總結得出慢性病運動處方的相關研究至少來自114 個國家/地區。目前,美國發文量(1655 篇)排名第一,約占論文總數的1/3,是慢性病運動處方相關研究的最大貢獻者,緊隨其后的為英格蘭(602 篇)、澳大利亞(584 篇)、加拿大(475篇)、意大利(380篇),中國(359篇)。總引用次數方面,美國(TGCS=51790)排行第一,即對其他國家影響最大,其次是英國(24337)、澳大利亞(19414),加拿大(18687),意大利(13188)。在中心性方面,英國(中心性0.26)位列第一,即以較少的文章獲得最多的引用,總體文章質量較好。

表2 慢性病運動處方研究發文量統計前5位的國家/地區統計表
經CiteSpace 分析得出機構分布合作的網絡圖(見圖4),從事慢性病運動處方相關研究機構按發文量排名前5 名的依次為悉尼大學(Univ Sydney)(123 篇)、多倫多大學(Univ Toronto)(109 篇)、昆士蘭大學(Univ Queensland)(83 篇)、伊利諾伊大學(Univ Illinois)(71篇)、蒙納士大學(Monash Univ)(66 篇)。其中,有3 所院校(悉尼大學、昆士蘭大學、蒙納士大學)位于澳大利亞,表明澳大利亞在慢性病運動處方研究領域中有高排名和高貢獻。中心性排名第一名為卡爾加里(Univ Calgary),盡管該機構發文量并非最多,但其對其他機構影響最大(中心性0.15),其次是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中心性0.09)、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Univ Alabama Birmingham)(中心性0.08)、魯汶大學(Katholieke Univ Leuven)(中心性0.08)。其中,魯汶大學同時具備發文量和中心性優勢,被認為是開展研究合作的好機構。開展慢性病運動處方相關研究的機構合作網絡圖顯示較低密度(0.0126),提示這些研究機構相對分散,相互合作還需加強。過半數的節點中心性<0.10,表示多數機構的影響力仍處于低水準,機構間相互的聯系與合作水平不足。

圖4 2010—2020年慢性病運動處方相關研究機構合作網絡圖
進入21 世紀后,隨著人類整體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疾病譜的變化與發達國家老齡化水平的日趨加深,慢性病正在逐漸成為21 世紀影響人們生命健康與生活水平的重要病癥。運動處方作為一種與藥物療法同等地位的干預方案,近年逐漸被重視起來。所以2010—2020 年,與慢性病運動處方的相關研究整體呈增長趨勢,說明該領域逐漸成為各國學者關注的重點。其中,發表文獻國家/地區主要集中在歐洲、北美、澳洲,一方面是由于歐美國家開展此方面的研究起步較早;另一方面是歐美國家人均壽命相對較長與人口結構老齡化的特點比較突出。而大齡人群本身就是慢性病的主要人群,患病率顯著高于其他人群,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與生命健康。地區發文總量排名第一是美國,以1655篇發文量排第一,領先第二名千余篇,絕對優勢明顯,發表文章總數排名前十的機構中,美國機構占60%。事實上,美國作為發達國家已經提前進入了老齡化社會,因此相關部門充分采取積極的政策與措施預防和治療慢性病,大力開展相關領域的研究。相較于歐美發達國家,盡管我國離完全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還有一定距離,但近些年與慢性病相關的運動醫學、康復醫學以及老年人信息化與分級管理制度等相關研究迅速發展,與之相關的研究發文量逐年遞增。我國經過工業化的發展,隨著醫療水平和人均壽命的提高,老齡化以及慢性病年輕化的趨勢也逐步顯示出來。雖然中國是慢性病運動處方相關研究領域內發文量第六的國家,說明我國過去十年在慢性病運動處方相關研究中有重大貢獻,但相關研究中心性低,仍需加強國際合作,提高文章質量。
高頻關鍵詞的共現分析結果顯示,國際上慢性病運動處方的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成年人心肺康復、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方面。由于全球人口醫療水平的上升,與年齡密切相關的疾病,如冠心病、癌癥、COPD、肥胖和代謝性病癥等慢性疾病所涉及的人口保持增長。同時,隨著膳食纖維攝入不足、缺乏鍛煉、不良的生活習慣、肥胖等危險因素,現代人的慢性病患病率要遠遠高于以往任何時代,成為威脅當代人生命健康的重要問題之一。從文獻高頻詞可見,心肺康復的運動處方以及代謝性疾病的運動處方,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癥等相關研究有諸多的文獻報道。由此所引發的不安、焦慮等心理問題,引起了社會廣泛的關注,成為了學者的研究熱點。
應用CiteSpace 對熱點詞進行共現聚類分析,結果可以反映此研究領域的研究重點及方向。根據結果,國內外學界主要研究方向為運動處方對于疾病本身的改善問題,中國學者可以參考國際上康復評定體系來綜合評估運動處方療效。有學者提出,運動處方的正式化體系化推行會導致各種慢性病,甚至包括全科疾病的致死率下降,當前慢性病運動處方的發展逐步影響到患者的治療與生活質量,長期利用運動療法可有效控制其診療費用,降低患者與社會負擔。因此,對慢性病病人實施有效的運動處方干預非常重要。在對比慢性病運動處方研究的熱點詞后得出,現代醫學與傳統中醫的結合是眼下國內慢性病運動處方研究的重點方向。傳統中醫是具有中國特點的特殊醫療體系,而中醫的康復觀念和方法也是其關鍵組成之一,因此,在中國推行的慢性病運動處方,應保證現代醫學與傳統醫學相結合的特點。《中西醫結合I 期心臟康復專家共識》提出,應根據心血管康復患者的不同特點,制定具有個性化特點的太極拳、八段錦以及呼吸引導等運動處方,可有效減少患者心肺功能訓練的危險性以及加快身體功能恢復,提高生活質量與健康水平。Wang 等通對2249 位心血管問題病例進行meta 分析,表明中醫傳統康復療法可有效減少高血壓與高血脂發病率、降低心力衰竭的并發癥等。因此,在制定慢性病運動處方時,可以參考中醫特色強身健體的手段,豐富我國的慢性病運動處方數據庫。國內的慢性病康復領域應提倡將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進行綜合研究,同時參考并引進國際先進的康復理念與醫學手段,逐步成長為具備中國特色的現代醫學與傳統醫學相結合的康復診療系統,這對于目前中國慢性病運動康復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價值。
2010—2020 年慢性病運動處方的文獻量顯示,國際上關于慢性病運動處方方面的研究日漸火熱,而國內關注度上升幅度則較為一般。雖然該領域的科研發展需要綜合考慮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要素,但當下中國也只有少數醫院開設了慢性病運動處方的門診,而國外的運動處方門診則相對更加普及,希望相關機構及時推行運動處方門診,關注地區不平衡現象,根據各地域個體化制訂政策,以更好地促進慢性病運動處方行業蓬勃發展。根據熱點詞節點與關聯情況可以發現,中國不同學者、單位合作研究數量相對較少,同樣會限制慢性病運動處方事業的發展。因此,可以學習國際上科研單位合作管理經驗,根據當下的現實情況改善現有機制,重視知識共享,加強團隊合作和學科交叉聯系,在科研的同時,加強實踐應用,形成慢性病運動處方發展研究學術共同體。
該研究使用CiteSpace對慢性病運動處方相關文獻進行了文獻計量分析,能夠系統地了解相關研究的過去和未來。該研究的文獻檢索數據從WOS核心數據庫下載,覆蓋絕大多數的慢性病運動處方研究領域,數據分析比較客觀,全面清晰地顯示了慢性病運動處方的過去和現狀,并能預測未來的研究前沿。然而,該研究只包含2010—2020 年發表并被WOS 核心數據庫收錄的原始文獻,書籍、會議摘要和其他期刊出版物不包括在文獻篩選范圍內,因此該研究數據不代表所有文獻。此外,該研究的分析只包含英文文獻,該文分析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完整性。在數據庫檢索方面,WOS核心數據庫可以從文獻引用的角度對以上內容進行分析,因此該研究僅從WOS核心數據庫進行文獻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