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征兵
(湖南省新邵縣太芝廟鎮人民政府(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湖南 邵陽 422900)
最近幾年,人們生活質量不斷提升,人們對羊肉消費量大幅度增加,這給羊養殖業帶來了良好的發展契機,羊養殖逐漸呈現出規模化、集約化特點。在該種養殖模式下,雖然羊產品產量得到提升,但是也逐漸暴露出了一些問題。羊養殖中羊群密度較大,如果發生疫病,會快速傳播與擴散,甚至會導致全群發病。因此,在羊養殖過程中,需要加強日常飼養管理力度,且注重羊病防疫工作。根據相關調查顯示,現階段羊病防疫還存在一些問題,嚴重影響到了羊健康生長,給養殖戶帶來較大經濟損失。想要改善這一現狀,在實際工作中羊養殖戶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防控對策,不斷強化防疫效果,促使羊健康生長,保證羊產品質量和產量,促使羊養殖業長期穩定發展。
現階段,羊病防疫現狀并不理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羊病種類較多。在羊養殖中,羊群有可能會患上諸多類型疾病,其中包括傳染病、普通病、寄生蟲等,特別是針對生產中的羊來講,會患上不同類型羊病,且羊病的表現癥狀、防治措施存在一些差異,而很多養殖戶無法科學有效應對。
第二,飼養管理缺乏科學性。在羊養殖過程中,不僅需要養殖戶具備足夠的耐心與養殖技術,還需要做好科學合理養殖。很多羊疫病的發生都是由于養殖戶飼養管理不夠科學引起的,如變質的飼料、飲水不干凈等,都有可能會導致羊群發生疫病。此外,如果羊群患上疫病,養殖戶需要對羊群采取一些有效的護理干預,以防發生感染等癥狀,但是很多養殖戶都忽略了這一點。
第三,養殖環境衛生情況不滿足相關標準。根據當下羊養殖情況來看,大多是散戶的,也有少部分是大型養殖。很多農戶對羊圈的管理都不夠重視。農戶在養殖中大多簡易的搭建羊圈,這樣是為了獲得足夠的羊糞,把其作為肥料,但是這樣會直接影響到養殖環境;若衛生情況不達標,會直接影響到羊群的生活條件,進而增加羊群疾病發生風險。若水源、飼料等被污染,會導致傳染病大范圍蔓延。
第四,羊群疾病防范意識較為薄弱。根據相關調查顯示,很多農戶都缺乏羊疫病預防知識,以至于在日常養殖中也很少采取預防性措施,特別是免疫接種方面。通過免疫接種可以減少羊群疫病感染率,但是現階段部分養殖戶忽略了該項工作的重要性,大多都是在羊群患病后再治療,這會直接影響到羊群的健康生長和發育。
第五,信息不通暢通影響到預防工作的開展。一般情況下,羊群養殖都是在農村或郊區,因此常常存在信息傳遞不到位、不流暢的問題,導致部分農戶不注重各類技術或養殖方法,進而影響到了養殖質量。此外,由于地理因素等原因,在羊群出現疫病后,很難及時進行防治,嚴重影響到疫病防治效果。
羊疫病發生原因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指養殖管理存在問題,其中包括飼養和管理這兩個層面。非生物因素引發的羊疫病主要有內外科兩種,內科發病位置主要是前胃、前胃松弛、瘤胃積食等,主要是由于羊的飲水不足、食物單一、飼喂的食物不干凈、食物不容易消化等因素引起的。羊還會出現代謝類疾病,主要是由于食物中營養物質、維生素不足,導致羊維生素攝取量不足,進而出現貧血或發育不良情況,甚至會出現死亡情況。此外,羊還會出現中毒情況,毒源主要是因為食物中或羊舍中的部分化學藥品,或者是食用了發霉的飼料。
羊疫病發生原因的生物性因素主要包括細菌、病毒、衣原體、寄生蟲類等。通常情況下,羊疫病發生主要是由于體內有細菌和病毒類微生物,這些病毒傳染性較強,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傳播,導致羊只感染,最終出現大量死亡情況,這類疾病包括羊痘、傳染性膿皰病、口蹄疫等。若羊體內細菌入侵,會導致羊體發生破傷風、腸毒血病等。羊體內還會出現寄生蟲病,這主要是因為羊體被寄生蟲入侵,寄生蟲與病毒是不同的,其會對羊體內的營養進行吸收,且還會對有毒物質進行分泌,導致羊出現各種疾病,甚至會導致羊無法生育、貧血等,嚴重時會導致死亡,該類疾病包括肝片吸蟲病、螨病等。
第一,科學合理選址。在建設羊場時,需要挑選地勢較高、交通便利、相對干燥的地方,并且需要保證羊圈羊舍采光良好,水源方便和排水條件較好。與此同時,羊場需要和化工廠、醫院、食品廠、人群聚居點等保持一定距離,需要控制3千米左右,避免外界病院進入到羊腸中。
第二,科學合理布局羊場。在羊場布局方面,需要做到科學合理,生產區需要和生活區隔離開;羊舍需要根據風向依次設建設為哺乳母羊舍、妊娠母羊舍、育肥羊舍、生產區配套建設獸醫室、病羊隔離舍、沼氣池,具體羊舍面積設施可以如表1進行。在生產區外,需要設置草料場與飼料加工室,且要有專用通道達到羊舍。并且,干糞堆積發酵場需要和羊舍保持一定距離,設置糞污運輸專用通道。此外,還選喲配置防鼠設施和防蟲設施,保證羊舍要雨污分離,濕污進入沼氣池,干污進入到發酵場。

表1 各類羊只所需羊舍面積
第三,設施完備。在羊場中需要配備完善的消毒設施,不僅需要有門禁專用消毒池,還需要有門禁專用消毒室,利用侵泡、噴霧的手段,消毒進入到養殖場中的車輛和人員。與此同時,還需要配備高壓電動噴霧消毒器、背負式手動消毒器。并且,還需要備齊免疫器具、疫苗冷藏設備,且保證設備運動狀態正常,還需要準備充分的注射器、鑷子、針頭、消毒藥棉等。
第一,對傳染來源進行控制。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利用自繁自養原則,進而減少疫病傳入。若需要從外地對羊只進行引入,需要在非疫區進行購買,且需要保證羊只具有檢疫證明。針對新購買的羊只,需要給予隔離飼養,隔離飼養一個月后,確認其健康后才可以混群飼羊。并且,在羊場需要設置防護溝與圍墻,在門口需要對消毒池進行設置,不允許非生產人員和車輛入內。與此同時,需要經常性的對羊群疫情進行檢查,注重羊群檢疫工作,注意對傳染源進行查明、控制、消滅。針對寫傳染病,需要定期檢疫,如布氏桿菌病、出結核病等,針對查處的患病羊、可疑羊,需要結合具體情況,及時隔離和治療。
第二,對傳染途徑進行切斷。在日常飼養中,養殖人員需要做好環境衛生消毒,無害化處理糞便、污水,定期進行殺蟲和滅鼠。如果羊只不明原因死亡,需要利用深埋、焚燒或高溫消毒等手段進行處理,進而對傳染途徑進行階段。如果羊群中出現傳染病,需要結合傳染病傳染媒介,利用對應的防控手段。例如,出現經消化道傳染的疫病,需要停止利用已經污染的飲水、草料、牧場、飼養管理用具,不允許患病羊和健康羊同槽飼養;再如,出現呼吸道傳染疾病,需要單獨進行飼養,且做好羊舍通風干燥工作,把羊群劃分成為幾個小群,避免羊群密切接觸。
第三,提升羊只免疫力。養殖人員需要經常性的對羊只的營養情況進行檢查,適時、重點進行補飼,避免羊只缺乏營養。并且,不允許把發霉飼料飼喂給羊只,也不允許把死水或污水提供給羊只,這樣可以有效減少寄生蟲、病原微生物的侵襲。與此同時,羊舍需要保持通風、清潔、干燥。此外,需要結合當地經常發生的羊疫病種類、當地目前疫病流行情況,制定針對性的免疫程序,嚴格根據免疫程序開展預防接種工作,進而有效提升羊只特異性抵抗力,降低羊只對疫病的易感性。
第一,預防接種。預防接種,主要是在健康羊群中,在沒有出現傳染病前,為了對某種傳染病發生進行預防,定期有計劃的免疫接種健康羊只。一般情況下,利用菌苗、疫苗、類毒素等生物制品促使羊只產生免疫。結合生物制品種類,可以選擇不同的接種方法,其中包括皮下、皮內、肌肉注射、飲水、噴霧等。想要有的放失地開展疫苗接種工作,需要對當地傳染病種類、發生季節、疫病流行特點等進行了解,以此為基礎,制定科學合理的防疫計劃,定期、適時的開展預防接種工作,進而有效提升免疫效果。針對羊只來講,常見預防接種疫苗類型及方法詳見表2。

表2 常見疫苗類型及注射方法
第二,緊急接種。緊急接種,主要是為了對疫病的流行進行快速撲滅,對還沒有發病的羊只給予臨時性接種。該種方法通常是應用在疫區周圍受威脅區域,能夠構建免疫帶,進而把疫情控制一個區域內,進行就地撲滅。部分安全性較好、免疫奇偶快的疫苗,可以應用在疫區中受到威脅但是沒有患病的健康羊群中。
第三,免疫接種注意事項。在疫苗接種前,需要對羊只健康情況進行檢查,只要是體溫有上升、身體瘦弱、臨近分娩或分娩不久的母羊,通常不要注射。在使用疫苗前,需要進行逐一檢查,如果藥瓶有破損、瓶塞有松動、瓶簽不清楚或沒有瓶簽、過期的等,都不能使用。在接種時,需要嚴格消毒注射器械與針頭,吸取疫苗的針頭需要固定好,實現一只一針,以防帶菌羊病原體傳染給健康樣。疫苗接種后,需要關注反應期,如果體溫上升、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或有傳染病癥狀時,需要馬上隔離給予治療。
針對無癥狀的羊群,可以用藥物進行群體預防,該方法可以有效防治某些疫病。除了用藥物驅蟲、藥浴外,還可以利用價廉、安全的抗菌藥物,把其和飼料混合,或把其和飲水混合,可以實現群體防治。此外,在實際工作中,針對羔羊患病,可以利用口服抗生素的方式治療;針對青年羊或成年羊,應謹慎利用口服抗生素治療方式。并且,羊只可以利用化學藥品,定期驅蟲與藥浴,利用該種方法可以有效防治羊群中一些寄生蟲病的出現。
第一,消毒。消毒主要是為了對外界環境中、羊體表面和物體上的病原微生物進行清除或殺滅,其是通過對傳染途徑進行切斷的方式,對傳染病的發生與傳播進行預防。在羊只發病前,想要有效預防傳染病,需要定期消毒羊舍和用具等;在疫病發生期間,想要對病羊排除的病原體進行消滅,需要隨時消毒病羊舍、糞便、污染的用具等物體;在全部病羊痊愈或病死后,需要全面徹底消毒患病羊接觸到的所有器物、羊舍、場所、全域羊體表。
第二,殺蟲。養殖人員需要做好羊舍附近的環境衛生,因為羊舍附近的污水、垃圾、亂草堆易于昆蟲、老鼠藏身,所以需要經常性的對垃圾、雜物、亂草堆進行清除,做好羊舍外環境衛生,有效起到殺蟲作用,也可以有效預防羊疫病發生。
第三,滅鼠。可以利用鐵絲網,把欄舍和飼料庫洞口、窗口等進行封住,促使老鼠無法進入;然后可以利用藥品,如殺鼠靈、氯敵鼠等進行滅鼠。
在羊養殖中,為了提升羊的免疫能力,減少羊感染疾病概率,需要做好羊的免疫接種工作。免疫接種非常重要,直接影響著羊能否健康生長,因此需要有科學的免疫程序作為支撐。在羊免疫接種時,養殖戶需要結合羊生長實際情況,做好接種安排工作,在羊生長到某一階段時需要給予羊該階段的疫苗接種計劃。需要注意的是,若羊的身體情況不好,或者是羊帶油母源抗體的幼羊,是無法進行疫苗接種的。因此,在免疫前,養殖戶需要對每只羊的具體情況進行了解,對其身體狀態進行觀察記錄,根據相關規范開展科學、合理的疫苗接種。在疫苗接種時需要使用合格的疫苗、注射器械,且疫苗注射工作人員需要經過正規培訓;相關部門需要注重監管、技術指導,以防出現重大疫病。
羊的健康和養殖戶的切身利益有著緊密的關系,因此需要注重對羊病的防疫。近幾年,我國越來越注重養殖技術的發展,目前在羊病防疫方面獲得了不錯的效果。隨著時代不斷進步、科技技術不斷發展,防疫工作不斷推陳出新,因此也需要對防疫制度進行不斷優化和完善。相關部門需要注重監督與管理工作,對羊的防疫標準進行明確,避免由于防疫不到位而導致大量羊死亡。如果死亡的羊流入市場,會帶來非常惡劣的影響,影響到食品安全。相關部門、養殖戶需要不斷提升羊病防疫意識,如創建科學的消毒制度、相關人員培訓、定期消毒羊舍等。
總而言之,在新時代背景下,在羊養殖中注重羊病防疫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可以促使羊健康生長和發育,還可以給養殖戶帶來更多經濟效益,進一步促進羊養殖業發展。目前,由于受到多種因素影響,羊病防疫工作效果不夠理想,羊群中時常發生各種疾病,嚴重影響到羊養殖效益。基于此,羊養殖人員需要意識到羊病防疫的重要性,且結合實際情況,找出羊病防疫存在的問題,以此為基礎,制定針對性的防控措施,從多個層面入手,提升羊病防疫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