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宿松縣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余志勝
(安徽省宿松縣五里鄉農業技術推廣站,安徽 宿松 246500)
近年來,宿松縣委、縣政府深研“三農”政策,立足本地實際精準施策,制定了大力發展優勢農業產業,優化調整宿松農村經濟結構,助力農民增長增收,促進地域經濟協調發展的規劃部署。2016-2017年,縣農業農村局嚴格按照《安徽省農業委員會安徽省財政廳關于印發2016年中央財政測土配方施肥補助項目實施方案》和《項目合同》要求,扎實推進測土配方施肥及減肥增效工作。據2019年數據統計,全省油菜種植面積1180多萬畝,其中宿松縣約45.4萬畝,占比3.84%;全省全年推廣油菜測土配方施肥達到785.04萬畝,占全省油菜面積的73.37%,油菜應用配方肥140743噸,而宿松縣油菜測土配方施肥面積比例也僅為全縣的七成左右。因此,農業種植測土配方工作尤其是油菜配方施肥仍是縣農業工作需要重點考慮的內容。
第一有助于改善種植條件優化種植結構。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致力于解決作物生長需求與地力條件不足的矛盾,通過科學配比肥料,改善土壤肥力為作物良好生長創造條件。
第二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通過采用農田實地取樣分析的方法,對土壤中的營養元素進行整合對比及合并分析,找到最佳的配肥比例和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優化用肥結構,提高資源利用率。
第三有助于提高農業生產管理科學性。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應用中,需要種植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密切配合,合理調控種植計劃,制定科學合理、系統完善的管理體系,從而最大化滿足農作物不同生長階段的營養需求和環境要求,可以為后續種植工作開展和發展高品質農業奠定基礎。
為更清晰地了解宿松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應用于油菜種植的實際效果,我們采用試點試驗進行研究,相關內容闡述如下。
2.1.1 試驗地點和材料
選取五個試驗地點,分別為佐壩鄉的得勝村和佐壩村,五里鄉的牌樓村和萬元村以及長鋪鎮的鐵寨村。本地屬于亞熱帶濕潤氣候,光熱資源和降水豐富,適合油菜種植生長。供試油菜選用當地主栽品種:秦優10號、中油821、華雙3號等;供試土壤為水稻土中的黃泥田。
2.1.2 試驗設計
本實驗中包括施肥和不施肥2種處理類型,其中施肥處理又細分為測土配方施肥(A)、習慣施肥(B),不施肥處理以C表示。采用多點無重復設計方法,各田塊內無重復設置,重復為5個試驗點;C處理類型的區域面積約35m2,A+B處理類型的面積為210m2。
習慣施肥處理(B):以示范區10戶種植戶近3年的用肥習慣為參考,設計的施肥方案如下:大田標準(667m2),純N肥14kg/畝、P2O5肥6kg/畝。
配方施肥處理(A):以土壤養分檢測結果及油菜生長特性來確定,施肥方案為:純N肥9kg/畝、P2O5肥4.5kg/畝,K2O肥9kg/畝,每畝以50kg配方肥為底肥一次施加。
試首先從本次試驗用地的各田塊中采集土壤樣本,采集深度0~20cm;對試點土壤樣本的pH值,有效磷、堿解氮、速效鉀和有機質等成分含量進行檢測并做好結果記錄。表1為各試點土壤樣本的基本理化性質。

表1 土壤樣本基本理化性質
2.3.1 測土配方施肥下油菜產量變化情況
通過測土配方施肥明確種植地土壤營養狀況,根據這一結果結合油菜生長特性,可以對土壤所缺乏的養分進行準確補充,從而充分滿足油菜生長及豐產對各種營養的需求。本次試驗中,5個試點的配方施肥量處理產量區間為86~125kg/畝,平均產量105kg/畝;相比習慣施肥處理產量,配方施肥處理的增產率為9.70%—33.3%,平均增產19.0%;相比不施肥處理產量,其增產率更高(詳見表2)。試驗結果表明測土配方施肥可以有效提高油菜產量。

表2 配方施肥對油菜產量的影響
2.3.2 測土配方施肥下產量構成因子情況
試驗結果顯示A、B、C三種施肥處理類型下5個試驗點油菜的株高值數變化范圍為73~153,A相比B、C處理的株高平均高出3.5cm和5.1cm;每株分枝數值數范圍為5.2~9.2,A相比B、C處理平均多出1.3;A相比B、C處理的單株角果數和角粒數也平均多出19.2和1.13;三種施肥處理下油菜的千粒數值數變化范圍為3.58~3.73,高低差0.15,影響微弱可以忽略不計。由上述實驗數據可知,測土配方施肥對提高油菜的角粒數、角果數及每株分枝數的影響明顯,但并不會對千粒質量構成較大影響,也說明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可以有效促進油菜的生長發育,更易實現高產。
2.3.3 測土配方施肥下油菜養分積累情況
相關數據顯示:A施肥處理下,5個試點區每畝油菜籽粒和秸桿的平均養分積累量為:氮(6.44kg/畝)、磷(1.80kg/畝)、鉀(5.42kg/畝);相比B施肥處理,三種養分積累平均多出:1.17kg/畝、0.36kg/畝、0.56kg/畝;相比C施肥處理三種養分積累平均高出:4.29kg/畝、1.21 kg/畝、3.50kg/畝。由此表明測土配方施肥在提高油菜對養分的吸收方面相比其它施肥方式更有優勢。
2.3.4 測土配方施肥下油菜肥料的利用率情況
衡量肥料利用率的指標主要有肥料貢獻率和農學利用率兩個,其關系式分別為:
肥料貢獻率(%)=(施肥區產量-缺素區產量)/施肥區產量×100%
肥料利用率(%)=(施肥區農作物吸收養分量-缺素區農作物吸收養分量)/(施肥量×養分含量)×100%
由基于表3數據分析可知,A施肥處理下的肥料貢獻率比B施肥處理平均高出6.43%,肥料利用率氮、磷平均高出更多。由此表明測土配方施肥有助于提高單位質量的肥料利用率。
2.3.5 配方施肥對油菜經濟效益的分析
2.3.5.1 肥料投入成本比較
表3是對5個試驗點不同施肥區的肥料投入情況統計。

表3 不同施肥處理區的肥料投入量及成本
從表中可知,氮肥方面A施肥處理區和B施肥處理區分別是9g/畝和14kg/畝;磷肥方面A比B節省了1.50kg/畝;A區比B區多施加了9kg/畝鉀肥,彌補了土壤鉀肥養分不足的情況,從最終的肥料投入成本來,測土配方施肥的成本略高于習慣施肥處理,遠高于不施肥處理。
2.3.5.2 實際收益效果比較
測土配方施肥,在改善土壤營養結構的基礎上,提高了油菜的畝產量,與之同時與增加了畝產值,為種植戶帶來更高的經濟收益。結果顯示,在不考慮人工成本或機械成本,以及農藥和其它額外增加成本的情況下,按當前市場價每kg油菜籽7.2元計算,除去肥料成本,測土配方施肥實驗地每畝實現利潤比習慣施肥處理區高出111元,比不施肥處理區高出402.2元,因此其經濟效益更好。
綜上,從宿松縣5個試點地來看,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相比其它施肥處理類型而言,對優化油菜種植用肥結構,提升土壤肥力整體水平,提高油菜畝產量和種植收益都更加有效。
宿松縣在油菜測土配方施肥的試點實驗及推廣過程中,某些技術環節存在一定疏忽和遺漏,造成技術應用缺乏連續性,對實際效果也存在一定影響。比如在野外調查和采樣工作中沒有同步開展對本地、本試點的地理、地質等資料信息的收集整理及種植戶調查工作等,使得采集信息的全面性和準確性不高,影響后面的樣本分析及配方方案確定。
宿松縣在推廣油菜配方施肥中,參與測土配方工作的主要是農業站技術人員,建立固定合作關系的僅有1-2個肥料生產企業,各企業生產1個配方,采用政府制定的方式進行配方肥供應,用戶基本沒有選擇權,如此一來無法更好地滿足種植戶差異化需求,也很容易形成肥料物資壟斷,使得市場價格抬升種植成本增加。
宿松縣的配方施肥集中應用于個別示范區,并且示范區面積及種植規模不大,應用配方肥的油菜品種不具有代表性且試驗種類較少。從整體上來看宿松縣域內還沒有形成油菜種植測土配方施肥的全覆蓋,應用習慣性施肥處理和不施肥處理的油菜種植散戶依然比例較大,縣域油菜規模化種植水平還不高,實現的整體效益偏低。
宿松縣農業管理部門在推廣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時應明確技術要求,要重視各環節工作的完整性,野外調查采樣應重視將地理資料收集整理與定點采樣調查相緊密結合,綜合應用典型農戶調查和隨機抽樣調查方法,通過全面地野外調查和取樣調查,充分掌握種植地的立地條件、土壤理化性質等。為提高肥料配方可靠性,降低配方肥大面積應用風險,應在各個施肥分區,結合主要作物,設置A、B、C三種處理的校正試驗,根據測土配方施肥的實際效果來驗證并優化肥料配方,以此保證技術規范和實施效果。
為充分調動肥料生產企業、種植戶參與油菜種植測土配方施肥的積極性,開發出更多優質的配方方案,增加農戶選擇權。宿松縣土肥站、農技服務中心應積極與更多的配肥企業進行業務對接,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以測土結果為依據研發生產適合本地主要油菜品種的多種配方肥,每家肥料生產企業的肥料配方以不少于3個,農戶可根據化驗結果和施肥建議卡進行選擇和調整。為有效整合社會力量,圍繞油菜高產參與測土配方施肥活動,宿松縣可以采取公共招標的方式遴選生產、供肥企業。
宿松縣應將測土配方技術推廣列為“三農”工作重點。可圍繞油菜高產攻關活動,構建以政府為主導,以合作社為依托,以整建制推進為抓手的推廣模式。縣鄉農技推廣中心應加強聯動,定期、常態化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圍繞配方肥進村入戶工作,深入鄉村向廣大種植戶面對面地宣傳、講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以農業科技人員帶動科技示范戶,科技示范戶帶動更多農民的形式,逐步擴大、加深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宣傳范圍和推廣深度。定期組織農資經營人員技術培訓會,開設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專題課。
從宿松縣試點實驗結果來看,測土配方施肥有效提高了油菜畝產量,優化了用肥結構并實現了更好的經濟效益。但宿松縣在對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從試點到全域推廣過程的工作中還存在一些,需要從明確技術規范,健全合作體系,深化宣傳推廣等方面加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