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淑敏,張衛平,羅常月
頑固性心力衰竭主要指經限制水鈉攝入量等規范治療后癥狀仍未明顯改善的心力衰竭[1]。目前多采用強心劑、β受體阻斷劑等藥物聯用的治療方案,但其遠期預后仍不理想。研究指出,沙庫巴曲纈沙坦在心力衰竭治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能有效減輕患者的臨床癥狀,且預后更佳[2]。但其在頑固性心力衰竭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患者中的應用少有報道。本研究主要探討沙庫巴曲纈沙坦對頑固性心力衰竭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本研究為回顧性研究。選取2018 年2 月~2021 年2 月期間本院收治的頑固性心力衰竭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用藥不同分為對照組(n=46)和觀察組(n=44)。對照組:男性26 例,女性20 例;年齡38~73 歲,平均年齡(53.83±6.87)歲。觀察組:男性25 例,女性19 例;年齡39~74 歲,平均年齡(54.09±6.65)歲。兩組的性別、年齡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獲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批號:sq2020092312),患者及其家屬對本研究充分了解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①結合臨床癥狀確診頑固性心力衰竭合并動脈粥樣硬化者[3]。② 依從性較高者。排除標準:①腫瘤患者。② 合并嚴重肺部疾病者。③對本研究中治療藥物過敏者。④ 肝腎功能嚴重不全者。
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包括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等。其中,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AstraZeneca AB,國藥準字J20150044,規格47.5mg)口服,起始劑量 23.75mg/次,qd。后續治療中根據患者病情及耐受情況合理調整用量,直至95mg/次,tid。連續治療6 個月。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Novartis Singapore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Private.Ltd.,注冊證號H20170362,規格50mg)口服,25mg/次,tid。后續治療中根據患者病情及耐受情況合理調整用量,直至為100mg/次,tid。連續治療6 個月。
①臨床療效。按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中的標準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顯效:心衰癥狀明顯減輕,心功能改善Ⅱ級及以上;有效:心衰癥狀有一定程度的緩解,心功能改善Ⅰ級;無效:心衰癥狀無減輕,心功能無好轉或惡化。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 心功能。在治療前后行心臟彩超檢查,記錄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以及左室射血分數(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③血管內皮功能。以放射免疫法測定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血漿內皮素-1(endothelin-1,ET-1)、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水平,并測定其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④ 觀察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頭暈、惡心、發熱、嗜睡、咳嗽、低血壓等。
使用SPSS 24.0 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P<0.05 為有統計學差異。
觀察組總有效率(95.45%)高于對照組(71.74%,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n(%)
治療前,兩組的LVESD、LVEDD 和LVEF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LVESD、LVEDD 低于對照組,而LVEF 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比較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比較
治療前,兩組的血漿ET-1、CGRP 和血清NO 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血漿ET-1、CGRP 低于對照組,血清NO 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管內皮功能比較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管內皮功能比較
治療期間,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n(%)
心力衰竭是由各種心臟病引起的心室舒縮功能障礙臨床綜合征[5]。頑固性心力衰竭是心臟疾病的終末期,具有發病率高、治療難度大、死亡率高等特點。頑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復發,預后大多不良[6]。動脈粥樣硬化是最常見且重要的一種慢性炎癥性疾病,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7]。目前,多靶點、多系統協同干預是一種臨床治療新思路,但多種藥物聯用可能導致不良反應發生率增加,且影響患者預后,不利于患者康復。
本研究探討了沙庫巴曲纈沙坦對頑固性心力衰竭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沙庫巴曲纈沙坦,能更有效地改善頑固性心力衰竭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臨床癥狀。神經內分泌異常激活、炎性損傷、氧化應激等因素均可引發心肌重塑、加重心功能的惡化,導致心力衰竭[8]。另外,心肌重塑的進展還與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以及交感神經異常興奮密切相關[9]。沙庫巴曲纈沙坦可通過抑制腦啡肽酶和血管緊張素受體,作用于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從而更有效地擴張血管,促進尿鈉排泄,減輕患者臨床癥狀[10]。
治療后,觀察組LVESD、LVEDD 低于對照組,而LVEF 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沙庫巴曲纈沙坦,能更有效地改善頑固性心力衰竭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心功能。推測可能是由于:①沙庫巴曲纈沙坦為新型復合制劑,由沙庫巴曲和纈沙坦組成,可通過抑制腦啡肽酶,增加腦啡肽酶降解的肽類水平(如利鈉肽),減輕心臟負擔[11]。② 沙庫巴曲纈沙坦可通過阻滯血管緊張素1 型受體,抑制血管緊張素Ⅱ的作用;還可抑制醛固酮的釋放,從而有效抑制血管收縮,減少心作功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抑制心肌細胞纖維化,并改善左室肥厚,改善心功能[12]。
CGRP、ET-1、NO 均是反映血管活性功能的有效指標,在血管收縮及舒張中發揮重要作用[13]。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血漿ET-1、CGRP 水平低于對照組,血清NO 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沙庫巴曲纈沙坦可有效改善頑固性心力衰竭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血管收縮及舒張功能。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無統計學差異,表明常規治療聯合沙庫巴曲纈沙坦安全性較高[14]。
綜上,常規治療聯合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頑固性心力衰竭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患者效果顯著,可有效減輕患者臨床癥狀,改善其心功能和血管內皮功能,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