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高楊 陳媛媛
遼寧省腫瘤醫院(中國醫科大學腫瘤醫院) 泌尿外科,遼寧 沈陽 110001)
膀胱癌是最常見的泌尿生殖系統惡性腫瘤之一,帶有淋巴結清掃的根治性膀胱切除(RC)和可控尿流改道作為肌層浸潤性膀胱癌(MIBC)的標準療法,與手術期的高發病率和死亡率相關〔1〕。與其他外科手術相比,人群特征通常受到多種合并疾病的影響。其中,術后腸梗阻是 RC 后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2〕。此外,疼痛和活動延遲可能會導致術后并發癥并延長住院時間和康復時間〔3〕。因此,RC采用加速康復外科理念(ERAS),通過多學科、多要素的護理途徑,旨在減少手術患者的手術應激反應并改善其健康結果〔4〕。需要RC的患者通常是患有合并疾病的老年患者,由于對疾病認識不足,極易產生焦慮等消極情緒,進而影響術后恢復〔5〕。因此,在整個圍術期過程中既要關注患者術后康復護理,也要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積極有效的干預。本研究擬分析ERAS結合心理干預對膀胱癌根治術患者消極情緒及希望水平的影響。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中國醫科大學腫瘤醫院泌尿外科進行非MIBC擇期手術的102例老年患者,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1)均在中國醫科大學腫瘤醫院接受手術治療;(2)經臨床病理組織學及細胞學診斷,所有患者確診膀胱癌;(3)患者意識清晰,具有與他人交流的能力,能獨立完成量表和問卷評價;(4)患者病例資料齊全;(5)患者至少有1名直系親屬陪同;(6)患者估計生存時間>6個月;(7)患者了解研究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心臟、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者;(2)凝血功能障礙者;(3)患者有原發性精神疾病或家庭精神疾病;(4)合并其他部位惡性腫瘤者;(5)有酒精或藥物依賴者;(6)未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按照隨機數字法分為ERAS組和聯合組各51例。聯合組男25例,女26例;年齡60~75歲,平均(64.32±3.18)歲。ERAS組男32例,女27例;年齡60~76歲,平均(65.56±3.21)歲。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給予圍術期常規護理:(1)手術前1 d為患者進行手術知識相關宣教,協助患者清理術區毛發,手術當日為患者進行灌腸和術前腸道準備;(2)手術過程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原則,術區消毒符合外科手術消毒要求。若術中患者傷口出現分泌物,醫護人員要在無菌操作的原則下進行處理,避免污染術區;(3)對患者進行術后宣教及飲食指導,根據抗菌藥物適應證、劑量遵醫囑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止痛方式和藥物。ERAS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ERAS:(1)術前泌尿科醫生與責任護士耐心對患者進行術前宣教與指導,患者可咨詢疾病相關知識,做好手術期望管理;(2)術前1個月采取溫和的方式鼓勵患者戒煙,向患者講述戒煙是必須的術前準備,根據手術要求增減體重及合并疾病等要素,做好術前醫療優化與營養;(3)非糖尿病患者手術前需增加碳水化合物攝入量,術前碳水化合物負荷可以減少口渴,保持肌肉含量,有助于早期腸道功能的恢復;(4)手術前6~8 h禁食固體實物和蔬菜,降低手術期間肺部誤吸風險;(5)根據患者血栓風險評估,在術前給予藥物預防、使用彈力襪,并在術后延長預防;(6)給予72 h胸段硬膜外鎮痛,替代增加阿片類藥物采用的圍術期疼痛管理;(7)術中皮膚切開前1 h給予預防性抗菌藥物,并用酒精制劑進行皮膚準備;(8)在術中要為患者進行保溫,預防術中體溫過低,并保持患者術后正常體溫;(9)術后通過多模式方案優化胃腸功能,預防術后腸梗阻;(10)鼓勵患者術后及早進行早期活動,減少術后心肺并發癥并促進腸道活動。聯合組在ERAS組基礎上給予聯合心理干預,主要包括:(1)患者疾病認知干預,術前在對患者進行疾病宣教時,對患者提出的問題結合患者本身文化程度及理解能力進行合理講述,過程要耐心溫和;(2)可采用音樂療法緩解患者疼痛程度,采用正能量語言鼓勵患者術后及早進行早期活動;(3)可成立患者術后康復小組,在術后康復過程中,組內成員互相鼓勵支持;(4)責任護士需在患者圍術期間關注患者心理情緒變化,根據患者行為及狀態變化給予及時的個體化心理干預。
1.3觀察指標 ①采用醫院焦慮抑郁量表(HAD)〔6〕統計兩組干預前后消極情緒程度,評價焦慮程度和抑郁程度各7個條目,每個條目分別按照正常、輕度、中度、重度分別賦0、1、2、3分,分值與焦慮抑郁嚴重程度呈正比;②采用Herth 希望量表(HHI)〔7〕評價兩組干預前后希望水平,量表包括積極態度、親密關系、積極行為3個維度,每個維度包含4個條目,每個條目分別賦1、2、3、4分,分值與患者希望水平呈正比;③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價兩組護理前后疼痛程度〔8〕,0分代表無痛,10分代表最劇烈疼痛,疼痛程度與分值呈正比;④調查兩組護理滿意度〔9〕:采用自制問卷評估兩組護理滿意度,總分100分,其中90~100分為非常滿意度,80~89分為滿意,50~79分為基本滿意,<50分為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⑤統計兩組切口感染、腸梗阻、腎盂腎炎等并發癥發生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6.0軟件進行t檢驗、方差分析及χ2檢驗。
2.1兩組干預前后 HAD 得分比較 兩組干預前HAD 總分、焦慮得分、抑郁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均顯著降低(P<0.05),且聯合組顯著低于ERAS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HAD得分比較分)
2.2兩組干預前后希望水平評分比較 兩組干預前積極態度、親密關系、積極行動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均顯著提高(P<0.05),且聯合組顯著高于ERAS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希望水平評分比較分)
2.3兩組干預前后疼痛評分比較 干預前ERAS組與聯合組疼痛評分〔(5.37±1.26)、(5.35±1.29)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079,P>0.05);干預后,兩組均顯著降低(t=7.133、13.953,均P<0.001),且聯合組〔(2.31±0.87)分〕低于ERAS組〔(3.74±1.03)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7.574,P<0.001)。
2.4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聯合組護理滿意度〔98.04%,非常滿意31例(60.78%)、滿意12例(23.53%)、基本滿意7例(13.73%)、不滿意1例(1.96%)〕顯著高于ERAS組〔86.27%,非常滿意19例(37.25%)、滿意13例(25.49%)、基本滿意12例(23.53%)、不滿意7例(13.73%);χ2=4.883,P=0.027〕。
2.5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聯合組并發癥發生率〔3例(5.88%),切口感染、腸梗阻、腎盂腎炎各1例(1.96%)〕低于ERAS組〔8例(15.69%),切口感染3例(5.88%)、腸梗阻3例(5.88%)、腎盂腎炎2例(3.92%)〕,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2.547,P=0.110)。
RC仍是MIBC患者的一線治療方法〔10〕。RC 是泌尿腫瘤大手術中最先進的標準程序,涉及男性切除膀胱連同前列腺和精囊,女性切除陰道前壁、子宮和附件,并結合擴大淋巴結清掃和構建尿流改道。然而,MIBC患者通常合并其他疾病,因此需要在預定手術前的預評估期間加以考慮〔11〕。實施RC的患者(有或沒有術前新輔助化療)構成了一個短期圍手術期風險高、長期健康狀況不佳的群體。因為患者特征是年齡在 70 歲左右,且查爾森合并癥指數得分較高〔12〕;大約27%有嚴重的營養風險,30%是吸煙者。總體而言,RC 患者被認為是圍術期發病率高的虛弱人群,術后前3個月內報告的總并發癥發生率為 64%~90%〔13,14〕。與高齡相結合,惡性腫瘤的影響可能更具破壞性,因為老年患者的生理儲備往往已經減少,合并疾病會限制治療選擇并引發并發癥,從而導致康復過程中更大的損害。
越來越多RC患者采用ERAS方案,主要包括麻醉和疼痛管理技術、手術方法和增強的術后護理計劃,包括漸進式活動和營養護理。從麻醉的角度來看,建議不要使用長效鎮靜劑,并建議使用壓力襪和低分子肝素預防血栓形成。推薦采用機器人輔助根治性膀胱切除術的微創方法。液體限制和在恢復過程中移除鼻胃管預防體溫過低。膀胱切除術后第2~4天,預防術后惡心嘔吐,使用口香糖和不限制飲食。引流液在第2天常規送檢肌酐,如果引流液顯示血清肌酐水平,則移除引流管。使用壓力襪和低分子量肝素預防血栓形成。早期動員每日營養補充劑,鼓勵自我保健。但與其他癌癥部位相比,MIBC患者在癌癥診斷和治療中經歷了更高的身體和心理社會副作用。這些負面影響對其健康相關生活質量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15〕。因此,需要對患者進行積極的心理干預。在進行RC等侵入性手術之前,患者對即將進行的手術信息需求占主導地位。對于面臨不確定性的患者來說,了解術后存在的問題并適應疾病可能是最重要的。所以患者對疾病的認識越高,其管理積極行為的能力就越強。如果患者能夠在潛意識中采取自主行為,其可能更加努力進行疾病管理〔16〕。本研究結果表明,通過積極的心理干預可有效緩解患者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重塑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識,可以進一步增強個體對疾病治療的希望,更有利于疾病向積極的方向發展,從而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臨床護理滿意度。與既往研究〔17〕一致。本研究還表明心理干預可以幫助患者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和管理疾病,并對疾病的結果和預后產生正確預期,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從而以更好的身心狀態面對診療;與崔瓊等〔18〕研究大致相同。
綜上,在膀胱癌根治術患者中引入ERAS結合心理干預,可有效緩解患者焦慮和抑郁等負面情緒,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進而提高對疾病治療的希望,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發癥發生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