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民,沈洋,周星辰,周毛生
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江西 南昌 330000
膝關節滑膜炎較為常見,多由膝關節損傷、退行性改變等因素所致,可引起膝關節疼痛、腫脹、活動受限等一系列癥狀,嚴重影響患者日常工作及生活,若不及時治療,還可誘發骨性關節炎[1-2]。目前,臨床治療膝關節滑膜炎多以控制滑膜炎癥反應,減輕關節疼痛為主。曲安奈德為糖皮質激素,經關節腔注射后可促使局部形成高藥物濃度環境,縮短藥物起效時間,以發揮良好抗炎作用,減輕滑膜組織炎性損傷,促使疼痛、水腫消失[3-4]。但單一療法效果有限,難以加快膝關節功能恢復。中醫將膝關節滑膜炎歸屬于“膝痹”等范疇,認為其發病與風寒濕邪關系密切,臨床還需考慮其病因病機予以針對性治療。熱敏灸為中醫外治之法,借助艾熱懸灸熱敏穴位,可激發透熱、傳熱、擴熱,進一步加強經氣傳導,起到通絡行氣、溫經散寒、活血散瘀之效[5]。本研究旨在分析熱敏灸聯合關節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療膝關節滑膜炎的臨床效果。
選取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2019 年7 月至2021 年7 月收治的86 例膝關節滑膜炎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3 例。研究經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對照組男23 例,女20 例;年齡(42.58±4.67)歲,年齡范圍25~67 歲;發病部位:27 例左側,16 例右側;病程(1.76±0.25)年,病程范圍1 個月至3 年;嚴重程度:18 例輕度,16 例中度,9 例重度。觀察組男25 例,女18 例;年齡(42.63±4.71)歲,年齡范圍24~68 歲;發病部位:28 例左側,15 例右側;病程(1.79±0.27)年,病程范圍1 個月至3 年;嚴重程度:19 例輕度,17 例中度,7 例重度。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符合《成人膝關節滑膜炎診斷與臨床療效評價專家共識》[6]中疾病診斷;經影像學檢查確診;存在急性外傷或膝關節慢性損傷史;患者及近親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伴有風濕性關節炎、代謝性骨關節病等;合并惡性腫瘤;嚴重精神障礙;對本研究用藥過敏;合并局部感染、破潰者。
對照組予以關節腔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天津金耀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2020607,規格:1 mL∶5 mg)治療。將2 mL 曲安奈德+10 mL滅菌注射用水+0.1 g 利多卡因配置成注射液,取患者仰臥位,膝關節充分暴露,常規消毒后選擇關節腔穿刺點,使用注射器穿刺進入關節囊后,回抽吸出關節腔內積液,待基本抽凈后,將配好的注射液注入,完成后按壓針孔止血,并消毒預防感染,每周治療1 次。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熱敏灸治療:取患者舒適體位,待膝關節操作部位充分暴露后,叮囑其放松,維持均勻呼吸,選取陰陵泉、陽陵泉、血海、梁丘、鶴頂等穴位,點燃1 根熱敏灸艾條,術者手持艾條距離膝關節皮膚2 cm 左右,圍繞陰陵泉、陽陵泉、血海、梁丘、鶴頂等穴位進行回旋灸,待患者感受到透熱、擴熱時,則為熱敏穴位,之后對熱敏穴位進行個體化溫和懸灸,直至熱敏化現象消失,1 次/d,每周5 次。兩組均持續治療4 周。
(1)臨床療效。顯效:膝關節疼痛、腫脹等癥狀消失,關節活動基本正常,浮髕骨試驗陰性,炎癥指標復常;有效:膝關節疼痛、腫脹等癥狀好轉,關節活動輕微受限,炎癥指標逐漸恢復;無效:未達上述標準。(2)炎性因子水平。治療前及治療4周后,采集兩組關節腔液2 mL,離心處理后,以全自動分析儀檢測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及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3)膝關節康復狀況。治療前及治療4 周后,采用Lysholm 膝關節功能量表(LKSS)及美國膝關節協會(AKS)評分評價兩組膝關節功能康復狀況,LKSS 評分包括疼痛、腫脹、跛行、關節不穩等多個方面,總分100 分,得分越高越好;AKS 評分包括膝評分及功能評分兩大部分,每部分100 分,得分越高越好。(4)疼痛狀況及日常生活能力。治療前及治療4 周后,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價兩組疼痛情況,0~10 分,由患者主觀判斷,得分越高越痛;并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評分量表(ADL)評價兩組日常生活能力,總分100 分,得分越高生活能力越好。
采用SPSS 22.0 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例(%)]
觀察組治療后IL-1β、IL-6、TNF-α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炎性因子水平對比(ng/L,)

表2 兩組炎性因子水平對比(ng/L,)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aP<0.05。
觀察組治療后LKSS 評分、AKS 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膝關節康復狀況對比(分,)

表3 兩組膝關節康復狀況對比(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aP<0.05。
觀察組治療后VAS 評分較對照組低,ADL 評分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疼痛狀況及日常生活能力對比(分,)

表4 兩組疼痛狀況及日常生活能力對比(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aP<0.05。
膝關節滑膜屬于關節囊內層結構,是一層薄而柔潤的結締組織膜,正常情況下可分泌滑液潤滑關節組織,并為半月板、關節軟骨等組織提供營養物質,以維持關節正常功能[7-8]。而在膝關節退行性變化、關節急性或慢性損傷等因素影響下,可引起滑膜炎癥反應,促使滑膜表面發生水腫、充血,從而誘發關節功能障礙[9]。曲安奈德為皮質類固醇類藥物,經關節腔給藥后,可迅速抑制滑膜炎癥反應過程,減少組胺、激肽類炎癥物質釋放,減輕炎癥水腫,以緩解膝關節疼痛等癥狀[10-11]。但單純西藥治療整體效果有限,膝關節滑膜炎患者病情緩解較慢。
中醫認為膝關節滑膜炎與慢性勞損、年老體弱、肝腎虧虛、跌撲損傷關系密切,加之風寒濕邪侵襲,合而為病,故外因在于關節損傷、諸邪入侵,內因在于氣血虧虛、臟腑虛弱,內外虛實夾雜后,呈現血瘀、寒濕、正虛及氣滯等病理變化。IL-1β、IL-6、TNF-α 是反映滑膜炎癥反應的重要指標,當關節滑膜發生炎癥反應后,可促使上述因子大量釋放,引起滑膜組織損傷。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治療后IL-1β、IL-6、TNF-α 水平低于對照組,治療后LKSS 評分、AKS評分高于對照組,VAS 評分低于對照組,ADL 評分高于對照組,表明熱敏灸聯合關節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療膝關節滑膜炎效果確切,可加快滑膜炎癥消退,減輕膝關節功能障礙,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分析原因為,熱敏灸屬于新一代艾灸療法,借助艾條產生的熱量刺激人體穴位,可直透肌表通十二經,走三陰而直達病灶之處,發揮通經活絡、溫經散寒之效。相較于傳統艾灸,熱敏灸予以個體化飽和消敏灸量,利于增強艾灸效果,進一步擴展局部毛細血管,加快氣血運行,以提高局部新陳代謝,促進炎性疼痛、水腫消失[12-13]。同時,本研究中灸治穴位陰陵泉能補益脾氣、清熱利濕;陽陵泉能活血行氣、消腫止痛;血海能活血化瘀、補血養血;梁丘能通經活絡、理氣和胃;鶴頂能通利關節、活絡止痛;諸穴共奏舒筋活絡、消腫活血、滑利關節之效,利于改善膝關節腫痛癥狀。此外,尋找到熱敏化腧穴后,該類穴位對艾熱敏感性更高,借助其特有擴熱、傳熱、透熱作用,小刺激能產生大反應,進一步提高穴位及溫熱刺激作用。熱敏灸與常規西藥治療聯合后可協同增效,進一步增強疾病治療效果,加快滑膜組織炎癥反應消退,以促進膝關節功能恢復。
綜上所述,熱敏灸聯合關節腔注射曲安奈德可降低膝關節滑膜炎患者L-1β、IL-6、TNF-α 水平,減輕膝關節疼痛,加快膝關節功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