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周刊》記者 張兵

按照海綿理念打造的洞庭湖小鎮。圖/張兵
2021年6月,湖南省岳陽市成功申報國家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
一年過去了,岳陽建設海綿城市成效如何?7月中旬,《民生周刊》記者走進岳陽市。
擁有163公里長江岸線和洞庭湖60%以上水域,岳陽是湖南唯一長江沿岸城市和湖南水系入江最后一道關口。
2022年3月,住建部、水利部、財政部組織的海綿示范城市2021年度績效評價中,岳陽市被評為A檔,全國20個示范城市中僅5個城市獲得。
作為“守護好一江碧水”首倡地,岳陽市是首批共抓大保護試點示范城市、國家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范城市、湖南省級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
“其實,這是一種理念回歸,用雨水來涵養大地,原來我們強調采取工程措施,保證城市不積水,雨水管、污水管都是實現快速排走。”7月19日,談及對海綿城市的理解,岳陽市住建局副局長伍麗說,“幾十年后回過頭來反思,工程措施解決當前問題,然而,卻對整個自然生態是一種破壞,代價太大,快速排走的一個直接后果是,地下水位下降,這些城市都會面臨缺水。”
“岳陽總體上是南方濱江濱湖丘陵城市,與北方城市比,雨多、河湖水系多。因此,海綿城市建設需要注意水安全,也就是排水防澇、水環境及水生態保護,水資源利用方面相對不是重點。”中國市政華北院北京分公司項目負責人許慧星告訴《民生周刊》記者。
“岳陽瀕臨長江和洞庭湖,通過海綿城市建設,可以進一步削減城市面源污染,進一步保護洞庭湖及長江生態環境。”許慧星認為。
“我們的方案首先從流域和城市尺度提出要對岳陽市城區的山體、水體、湖泊進行保護,嚴格藍線、綠線管控,修復山體、水體生態。”許慧星說,“其次是在城市尺度,以排水分區為單元,識別城市建成區的主要涉水問題,重點開展城區排水防澇能力提升、內澇積水點治理,以及黑臭水體等水環境問題治理,主要措施有管網、泵站及調蓄池建設,雨污分流改造等。”
“在社區層面,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小區雨污分流、商品房開發等項目,落實海綿理念和低影響開發措施,實現源頭地塊的雨水徑流控制及雨污分流。”許慧星說。
許慧星是岳陽海綿城市技術服務項目負責人,3年服務期貫穿海綿城市示范期,為政府決策提供“外腦”和技術支撐,常駐岳陽的小團隊就在住建局辦公樓辦公。
“我們主要提供海綿城市相關政策制度、規劃方案、技術標準的咨詢,以及海綿城市項目的設計施工技術指導,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共同保障和推進岳陽市系統化全域海綿城市示范建設。”許慧星說。
作為岳陽市中心城區32處黑臭水體之一,西瓜山黑臭水體上過生態環境部、住建部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黑名單”,生活在附近的老百姓叫苦不迭。
“要拆掉51幢房子,打通污水通道,200多戶住戶全部實現雨污分流,將原來的雨水泵站擴容,將現在的水塘改造成海綿濕地。”一見面,伍麗就向《民生周刊》記者介紹西瓜山黑臭水體綜合整治方案,旱季污水排放至污水廠,雨天澇水排至撇洪渠,通過結合周邊現有坑塘,以“滲、滯、蓄、凈、用、排”海綿理念,建設西瓜山雨水調蓄濕地,徹底消除西瓜山水體黑臭問題。
“設計方案已經完成,估計8月份開工,12月底能夠完工。”伍麗看出了市政府的決心,政府將60畝建設用地“調規”為公園用地,希望徹底讓西瓜山告別黑臭水體。
華泰小區屬于老舊小區,22 棟樓內住著600多戶居民,小區綠化差,地表黃土裸露,地面硬質混凝土鋪裝破損,部分沉降嚴重,排水邊溝老化且溝內管線較多,雨污混排,形成臭水溝現象,直接影響小區居民的生活品質。
伍麗介紹,華泰小區已納入岳陽樓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庫,小區海綿化改造通過“舊改+海綿”形式,新建污水管網、生態停車位、植草溝、雨水花園、下凹式綠地等海綿工程措施,從源頭延長降雨徑流時間,削減徑流峰值。
“雨水就近排放,收集不浪費,修一個泵站,水凈化后直接打入洞庭湖。”伍麗說,“馬上要開工,華泰小區屬于老舊小區改造與海綿城市結合起來一起做,目前資金已經到位。”
近年來,岳陽變得越來越美了,這是許多游客與市民的共同印象。曾經最大的黑臭水體東風湖已改造成生態公園,水清岸綠,成為市民休閑好去處,水質穩定達到Ⅳ類,部分月份水質達到Ⅲ類。
7月的岳陽,微風拂面,蛇皮套公園大片蘆葦群溫柔地向前來觀賞的游客打著“招呼”。
“以前這里是個臭水塘,對面向陽水岸房價3000元多一點,改造完后,現在是1.2萬元。”在蛇皮套公園,項目負責人劉偉雄覺得不可思議,一路之隔的小區價格漲幅這么大,兩年之內,環境變好了,房價漲上去了。
岳陽市住建局供排水科副科長楊亢亢介紹,蛇皮套公園最具特色的設計就是生態濾池,池內鋪有濾砂,濾砂起到過濾作用,濾砂上層種植了蘆葦,由于蘆葦根系發達,過濾后能有效防止濾砂板結,同時具有一定景觀作用。
調蓄池是隱蔽工程,上面種滿綠植,與生態濾池一起,兩個池總共可以儲存7萬立方米的水,大雨來后,一部分由調蓄池調蓄,調蓄池滿水后溢流至生態濾池,然后統一抽排到附近湖泊。
實施海綿城市建設,人居環境得到顯著改善,老百姓是直接受益者,一些臨湖小區的房價提升,而且供不應求,“湖景房”成為當地房地產開發商的賣點,“坐擁雙湖”“窗外有湖,家中有樹”等廣告語隨處可見。
岳陽市堅持“海綿+”和“+海綿”理念,統籌推進海綿城市建設與老舊小區改造、城市更新、交通、水利、公園廣場等項目相結合,在新、改、擴項目中全面融入海綿理念,提高城市韌性和宜居程度。
在湖南岳陽洞庭湖旅游度假區芷蘭路,有一座以農耕文化為主題的文旅小鎮—洞庭湖小鎮。背靠龍山,臨水而立,這里曾是一個閉塞貧窮的山村,現在成了城市居民向往的網紅打卡地。
在洞庭湖小鎮入口處,“回歸美好生活”幾個大字映入眼簾。昔日“城中村”,依照海綿城市理念規劃,生態自然,低洼地段有幾口池塘,一座麻石壘砌的小拱橋依勢而建,大片農田作物生長正旺。
“原生態的溝溝渠渠,自然坡度讓雨水流下來,用松木樁阻水,這就是我們海綿城市的一些做法,海綿資金給過這個項目獎補,鼓勵他們繼續做。”望著道路邊緩緩流淌的溪水,伍麗解釋道。
在洞庭湖小鎮停車場,陪同采訪的岳陽市住建局工作人員回憶起一個細節。2021年,湖南省住建廳帶隊專家現場調研時指出,停車場綠化帶不符合海綿城市的要求,“綠化帶應該比道路低”。整改方案有二,一個是把草降下去,路緣石取消;二是把路緣石改成帶槽的,水可以流進去。
南湖,是長江流域洞庭湖的派生湖泊,更是岳陽的城市名片。臨南湖憑欄遠眺,湖面波光粼粼,草地郁郁蔥蔥。
南湖游路屬于南湖沿湖觀光路,全長28.9公里,建設中融入海綿理念。南湖游路通過透水鋪裝、植草溝、卵石溝、生物滯留設施及滲透塘的海綿措施,削減初期雨水徑流污染,延長地表徑流時間,削減徑流峰值,實現雨水下滲、滯留、凈化效果。
南湖電排站位于南湖游路沿線,汛期,南湖電排站將南湖水位排至洞庭湖,降低南湖水位,達到保障南湖流域汛期安全的目的。
為進一步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岳陽市住建局牽頭編制了《岳陽市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并經過多次內部討論和專家評審論證,確定“8+3+6+N”的海綿城市建設總體布局。
“8”是指將岳陽以自然地形、河湖水系為基礎,劃分8個匯水分區,進行全域海綿城市建設。“3”是指劃定南湖南片區、東風湖片區、高鐵站片區等3個新城建設集中示范區,重點進行新區海綿城市建設管控示范。“6”是指打造西環線片區、南湖北片區、火車站南片區、學院路西片區、王家河東片區、新港片區等6個先行示范區,重點解決老城區涉水問題。“N”是指重點打造N個精品海綿項目,為全域推廣提供項目示范。
據了解,三年示范期間,岳陽市海綿城市建設項目將達187項,總投資約90億元,其中使用中央獎補資金10億元。中央獎補資金第一筆1.8億元、第二筆4.3億元已下達分配至城區各區(管委會)及相關市直單位。
與三峽集團簽訂中心城區水環境治理PPP項目合同,總投資116億元,已完成投資46億元,構建了“廠網河(湖)岸”一體化智慧管理新模式。
目前,西環線片區海綿城市建設項目正在辦理立項手續,計劃投資3.2億元,將西環線片區打造為海綿城市建設與“污澇”統籌同治的典型示范片區。
據透露,岳陽市今年將完成《城市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立法工作,明確海綿城市建設相關要求,此前,岳陽市出臺了《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暫行辦法》《低影響開發徑流控制及雨水利用管理辦法》等政策規定,實現了海綿城市建設全過程管控。
“小區什么標準、公園什么標準、道路什么標準,包括植物選型,按照岳陽海綿城市控規,把海綿的每一個指標落實到每一個地塊,與自規局控規結合起來,每一個地塊在開發時嚴格按照海綿城市指標控制。”伍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