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周刊》記者 崔靖芳
在川渝東北,藏著一座生態寶庫—明月山,山川綺麗、生態環境優越、旅游資源富集,是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因其橫跨重慶市梁平區、長壽區、墊江縣和四川省達州市達川區、大竹縣、開江縣,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成為川渝東北毗鄰7區縣攜手發展的綠色紐帶。
如今,“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既是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區域協同發展的重要平臺。作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部署、深入實施重慶“一區兩群”和四川“一干多支”發展戰略的重要載體,“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是川渝毗鄰地區合作共建區域發展10個功能平臺之一,是唯一以“帶”為特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主題的平臺。

錢建超

龍溪河(梁平段)—“長江經濟帶美麗河流”“重慶市十大最美河流”。圖/肖華
據重慶市梁平區委書記錢建超介紹,近年來,七區縣圍繞兩省市賦予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綠色一體化制度創新試驗田、生態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示范區”定位,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合力打造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新樣板,形成了高度戰略共識、良好工作機制和一批規劃成果、合作平臺、共建項目,以及人民群眾有獲得感的“川渝通辦”政策,示范帶建設起步扎實、開局良好。
生態資源優勢如何轉化為發展優勢、經濟優勢?生態美如何與產業興、百姓富形成有機統一?近日,在接受《民生周刊》記者專訪時,錢建超作出回應。
梁平作為“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建設的重要板塊,有哪些區位優勢?
梁平區位條件優良,地處重慶主城都市區、渝東北、川東北的幾何中心,承東啟西、縱貫南北,是深化川渝東北合作的天然橋頭堡。
該地生態稟賦卓越,溪流縱橫、濕地潤城,獲批中國天然氧吧,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成為首批國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綠色營地,成功創建國家生態保護與建設典型示范區。產業基礎扎實,成功創建重慶“兩群”地區首個市級高新區,是國家功率半導體封測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獲批創建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國家農業科技園區。
當前,我們正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重慶“一區兩群”協調發展重大機遇,以建設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為契機,著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農村現代化、旅游產業化,確保高水平承接沿海地區和主城都市區的產業轉移、承接生態功能區的人口轉移,奮力在梁平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上譜寫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新篇章。
在此基礎上,積極融入“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建設,您認為,最根本的需要做些什么?
其實,最根本的就是要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
具體我認為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一是圍繞積極承接沿海地區和主城都市區的產業轉移,著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瞄準建設千億工業大區目標,發展壯大集成電路、食品加工、新材料三大主導產業,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能源等特色產業。依托梁平300多家食品加工企業基礎,搶抓預制菜產業風口,著力構建“一鏈三區九平臺”預制菜產業生態,聚力打造中國(西部)預制菜之都。
二是圍繞承接生態功能區的人口轉移,著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堅持“一尊重、五統籌”,扎實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圍繞建設生態之城、品質之城、魅力之城,著力在特色和品質上下功夫,保護好利用好自然山水和文化,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50平方公里、50萬人口”重慶郊區新城。
三是圍繞鄉村振興,著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決守住糧食安全、耕地保護、不發生規模性返貧三條底線,以創建國家農高區為載體,持續推進10萬畝高標準農田、“千年良田”建設,大力發展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等優勢產業,持續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加快建設美麗鄉村,推動農業“接二連三”融合發展,確保實現糧食生產面積增加、糧食產量增加、農民收入增加。
四是圍繞 “旅游+”“+旅游”,著力推進旅游產業化。深入實施“旅游+”“+旅游”融合發展戰略,堅持“品牌引領、活動賦能、融合發展、區域聯動”,推動城鄉融合、產城景融合、農文旅融合,推動雙桂湖、雙桂堂、赤牛城等重要節點景區融入城市。
同時,結合農時農事,接續舉辦柚花節、采筍節、長江三峽曬秋節、國際柚博會等節會活動,大力引導本地游、周邊游,以節促游、以節促銷,著力暢通常態化疫情防控下旅游經濟“內循環”。
據了解,“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規劃范圍面積約7200平方公里,輻射人口600多萬、國內生產總值3100多億元。您認為,兩省市七區縣圍繞示范帶建設,實現共贏的抓手是什么?
我認為,齊心協力辦好合作的事情是實現共贏的重要抓手。
一是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搶抓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重大機遇,加快推進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梁平至開江高速公路全面開工,長墊梁物流通道、渝宜高速長壽至梁平段擴能改造、長墊梁貨運鐵路前期工作加快推進;左柏水庫建成蓄水,龍象寺水庫加快建設;中石化興隆氣田勘探及脫硫廠建設穩步推進。
二是推動生態環保共建共治。扎實共推森林防火、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共建綠色生態廊道,以明月江(新盛河)、龍溪河、銅缽河等跨界河流水污染防治為載體,常態化開展跨界河流聯合巡查,共同推進跨界河流污染防治。統一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啟動標準,有效管控毗鄰區域大氣污染。
三是推動產業發展協同協作。攜手做優做強綠色農業,梁平、開江、達川、大竹合作共建現代高效特色農業產業帶,加快形成“千年良田”示范區。攜手發展壯大綠色制造業,深化食品加工、電子信息、新材料等合作,以平偉、川環等為龍頭的川渝東北電子信息產業園進展積極,共同打造川渝東北綠色制造業基地。攜手推進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簽署文化旅游聯盟合作協議,推出旅游景點“一票通”,策劃“明月山·百里竹海民宿回歸之旅”等精品旅游線路14條,共同舉辦“明月山生態旅游文旅節”等重大節會,積極融入“川渝一家親·景區惠民游”活動,奮力打造全國知名的明月山旅游品牌。
四是推動公共服務共建共享。200 余項川渝通辦事項實現線下“異地可辦”、線上“全網通辦”。落實便捷生活行動方案,實現住院、門診等醫療業務直接結算。組建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教育共同體。達州市與梁平區實現社區矯正、安置幫教、人民調解區域一體化。
今年是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建設全面推進的關鍵一年。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齊心協力辦好合作的事情,積極打造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樣板,確保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走在前列、做出示范,奮力書寫梁平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新篇章,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