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新源,梁永紅,阿提合尼木·艾買提,加勒哈斯別克·塞力克
(新疆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藥學部,烏魯木齊830011)
超藥品說明書用藥可以定義為藥品在實際的臨床診療工作中,存在藥品的用法包括給藥劑量、適應人群、適應證或給藥途徑等與具有法律效力的藥品說明書上用法不同的現象[1]。但是,超藥品說明書用藥并非是未經允許的、不合理的、不準確的或違法的用法,而是經過權威機構廣泛研究和取得大量循證醫學證據作為支撐的用法[2]。超藥品說明書用藥主要原因為藥品說明書的更新速度跟不上臨床醫學診療發展的速度[3]。目前,超藥品說明書用藥是國內外醫療機構比較常見的現象。Radley等[4]的研究結果表明,美國有>20%的醫囑存在超藥品說明書用藥現象,并且大部分超藥品說明書用藥缺乏臨床研究依據支撐。超藥品說明書用藥在抗腫瘤治療領域最為突出,有時為了更好地治療疾病,超藥品說明書用藥不可避免[5]。目前,國內仍沒有關于超藥品說明書用藥的統一概念,也無權威的法律法規作為保障,這不利于規范化管理醫師藥物治療和合理用藥,為提高醫師用藥合理性,保障廣大患者用藥安全,減少醫療事故風險和防止不必要的醫患矛盾出現,超藥品說明書用藥規范化管理十分重要。本研究旨在調查分析我院門診抗腫瘤藥超藥品說明書用藥的現狀,為促進和進一步完善超藥品說明書用藥相關政策和管理制度提供理論依據,保障用藥有效性、安全性,提高藥學服務質量。
隨機抽取2021年我院門診藥房抗腫瘤藥處方2 000張。
統計我院門診抗腫瘤藥處方中藥物使用劑量、適應人群、適應證和給藥途徑等數據,以最新藥品說明書、國內外抗腫瘤藥使用指南以及國內外最新文獻等作為參考進行對比,判斷是否存在超藥品說明書用藥情況,收集和記錄數據。
采用SPSS 2021統計學軟件對收集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計算百分比(%),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經3名臨床藥師對2 000張門診藥房抗腫瘤藥處方進行處方點評和判斷后,其中被一致認為存在超藥品說明書用藥的處方共630張,抗腫瘤藥超藥品說明書用藥發生率為31.50%。對患者性別、處方醫師職稱進行歸納分類和分析。
2.1.1 超藥品說明書用藥與患者性別的相關性:男性患者超藥品說明書用藥處方所占比例(41.74%)明顯高于女性患者(28.6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1.33,P=0.00),見表1。

表1 不同性別患者超藥品說明書用藥情況比較
2.1.2 超藥品說明書用藥與醫師職稱的相關性:開具超藥品說明書用藥的醫師職稱包括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以及主任醫師,其超藥品說明書用藥處方所占比例分別為48.96%、42.24%以及23.37%;主任醫師超藥品說明書用藥處方所占比例顯著低于主治醫師(χ2=38.72,P=0.00)、副主任醫師(χ2=31.09,P=0.00),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不同職稱醫師超藥品說明書用藥情況比較
本研究中發現,主要存在的超藥品說明書用藥現象分為超給藥途徑、超適應證、超給藥頻次和超給藥劑量;超給藥途徑用藥較常見的為注射用鹽酸吉西他濱和帕米膦酸二鈉注射液;超適應證用藥較常見的為替吉奧膠囊、雷替曲塞注射液;來曲唑片、枸櫞酸他莫昔芬等則多見于超給藥頻次處方中,見表3。

表3 抗腫瘤藥超藥品說明書用藥類型分布
630張超藥品說明書的門診抗腫瘤藥處方中,主要涉及的抗腫瘤藥包括化療藥、內分泌藥物、靶向藥物以及免疫制劑,見表4。

表4 超藥品說明書用藥涉及抗腫瘤藥的種類分布
對630張超藥品說明書的門診抗腫瘤藥處方根據腫瘤類型進行分類,結果顯示,消化系統腫瘤(182張,占28.89%)、胸部腫瘤(165張,占26.19%)及泌尿系統腫瘤(107張,占16.98%)超適應證用藥現象較多,見表5。

表5 抗腫瘤藥超適應證用藥涉及腫瘤類型分布
有研究結果表明,超藥品說明書用藥的藥物種類中,抗腫瘤藥所占比例最高[6]。抗腫瘤藥超藥品說明書用藥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1)藥品說明書更新緩慢或新藥臨床試驗周期漫長,跟不上實際醫學診療技術的發展;另外,進口藥品與國產藥品或不同廠家相同藥品的藥品說明書存在較大差異[7]。(2)存在醫師對藥品說明書內容不熟悉的現象,憑科室用藥經驗開具超藥品說明書處方;有的醫師依據最新的文獻資料、用藥指南等開具超藥品說明書處方,雖然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但是沒有相關法律法規支撐[8]。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及《處方管理辦法》等沒有明確支持超藥品說明書用藥的條款,也沒有明確能否超藥品說明書用藥[9]。雖然國內機構發布的《超說明書用藥專家共識》《醫療機構超藥品說明書用藥管理專家共識》和《超藥品說明書用藥目錄》等屬于比較有參考價值的藥物治療指南,但是均沒有法律規范的屬性。因此,醫療機構必須重視科學管理超藥品說明書用藥,制定和落實合理的管理政策和制度,保障患者用藥安全,減少醫師職業風險。
藥學部門作為醫療機構藥學專業技術科室,不僅要做好藥品供應工作,更為最重要的是嚴格執行《處方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認真審核醫師處方和醫囑,保證患者用藥安全有效[10]。藥師積極收集醫院常用藥物資料和信息,及時掌握藥物的最新研究進展,熟悉新的藥物適應證和使用方法等,為臨床醫師和患者提供迅速、準確的藥物信息,有助于避免不合理的超藥品說明書用藥現象。
本研究針對我院2 000張門診藥房抗腫瘤藥處方存在的超藥品說明書用藥情況進行總結和分析,經過藥師專業的點評后,最終篩選出630張超藥品說明書用藥處方,我院抗腫瘤藥超藥品說明書用藥發生率為31.50%,與國內其他研究結果相似[11],比較合理。男性患者超藥品說明書用藥處方所占比例高于女性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另外,主任醫師超藥品說明書用藥處方所占比例顯著低于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李亞曇等[12]的研究結果一致,可能與主任醫師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以及豐富的工作經驗等有關。
我院門診抗腫瘤藥超藥品說明書用藥處方中,超給藥途徑(266張,占42.22%)、超適應證給藥(235張,占37.30%)處方所占比例較高,與寧婷婷等[13]的研究結果相似。醫師開具抗腫瘤藥處方必須以最新的藥品說明書為參考,不能隨意超功能主治用藥。我院抗腫瘤藥超給藥途徑用藥較常見的為吉西他濱注射液和帕米膦酸二鈉注射液,涉及泌尿科尿路上皮癌患者超給藥途徑用藥,已在醫院上交超藥品說明書用藥備案表,并通過藥事會審批。我院超適應證用藥較常見的藥品為替吉奧膠囊、注射用卡瑞利珠單抗、注射用替雷利珠單抗和醋酸戈舍瑞林緩釋植入劑等。例如,我院消化科常超適應證將替吉奧膠囊用于胰腺癌、膽道癌。日本藥品和醫療器械管理局已批準替吉奧用于治療成人膽道癌[14]。但是,其藥品說明書仍未更新該適應證。抗腫瘤藥特別是注射劑的給藥劑量、給藥頻次,務必要嚴格控制在藥品說明書規定的范圍內,才能保證安全性和有效性[15]。隨著用藥劑量的增加,藥品不良反應也會逐漸增加,尤其是藥物本身就具有毒性時,不良反應會更加嚴重。來曲唑片、枸櫞酸他莫昔芬片等抗腫瘤藥多見于超給藥劑量、超給藥頻次的處方中。
我院超藥品說明書用藥的抗腫瘤藥處方主要涉及抗腫瘤化療藥、靶向藥物、內分泌藥物以及免疫制劑,上述4類藥物處方所占比例依次為63.02%(397張)、20.48%(129張)、13.65%(86張)和2.85%(18張)。
根據腫瘤類型對我院超藥品說明書用藥的抗腫瘤藥處方進行分類,結果顯示,消化系統腫瘤(182張,占28.89%)、胸部腫瘤(165張,占26.19%)及泌尿系統腫瘤(107張,占16.98%)超適應證用藥現象較多。有文獻報道,消化系統腫瘤、胸部腫瘤超適應證用藥比較常見[16]。泌尿系統腫瘤方面,膀胱癌和尿路上皮癌比較少見,藥物供應需求相對不大,藥品說明書更新緩慢,導致醫師面臨超適應證用藥的情況,需要相關部門加大干預力度。
綜上所述,本研究對我院門診抗腫瘤藥超藥品說明書用藥情況進行總結和分析,結合大量學術文獻進行參考和對比,發現門診抗腫瘤藥超藥品說明書用藥主要為超適應證用藥和超給藥途徑用藥,雖然其中部分用藥有一些文獻綜述可參考和循證醫學證據作為支撐,但仍需要更加科學、全面的臨床研究來驗證其用藥有效、安全,更需要國內權威機構制定超藥品說明書用藥相關法律法規或制度,加大干預,保障患者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