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曲陽 劉婕妤
(1.安徽廣播影視職業技術學院,安徽合肥 230000;2.廣西大學,廣西南寧 530004)
《功勛》聚焦于李延年、于敏、張富清、黃旭華、申紀蘭、孫家棟、屠呦呦、袁隆平這八位“共產黨勛章”的獲得者,以個體的偉大事跡再現宏觀的社會歷史。劇作以歷史唯物主義史觀為指導,通過對抗美援朝、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兩彈一星的發明等重大歷史事件的描述,展現了他們所具有的樂于奉獻、舍己為人的家國情懷,在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的統一中突出了崇高的英雄主義美學,兼具歷史意義與現實意義。
《功勛》通過《能文能武李延年》《無名英雄于敏》《默默無聞張富清》《黃旭華的深潛》《申紀蘭的議案》《孫家棟的天路》《屠呦呦的禮物》《袁隆平的夢》這八個單元講述了八位功勛人物為新中國的獨立、復興與富強所付出的努力。該劇懷著尊重歷史、敬畏歷史、再現歷史的態度打破了以往主旋律電視劇的束縛,開播之日起,便頻頻“出圈”,收獲了廣大觀眾的好評,激發了人們對于英雄模范的認同感,弘揚了國家所倡導的核心價值觀。
《功勛》以八位功勛人物為代表,生動展現了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建設、改革的歷程中創造的眾多“中國奇跡”。這些民族英雄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程上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職責,他們很好地履行了自己的職責與使命,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榮譽勛章,共和國勛章象征著至上的榮譽,象征著英雄人物的最高品格。
《能文能武李延年》這一單元是由毛衛寧導演的,故事聚焦于抗美援朝時期,志愿軍戰士李延年及其戰友們奪取346.6高地的故事。導演用寫實的手法再現了中華民族志愿軍戰士的錚錚鐵骨,展現了李延年和七連戰士們的不畏生死、英勇頑強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劇中的李延年足智多謀、驍勇善戰,在戰斗時總是身先士卒,沖在隊伍的最前面,用高超的軍事能力指揮戰斗,贏得了一場又一次戰爭的勝利。與此同時,戰士群像的刻畫也非常的出色,以“小安東”個體的成長史來反映中國志愿軍戰士整個群體的成長史。“小安東”被二妞救助并將他撫養長大,兩人最終定下婚約,原本幸福的生活卻被國民黨的強行征兵給打破了。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最開始的時候,“小安東”非常畏戰,經常想著逃跑,但在李延年的思想教育下,“小安東”克服了恐懼,成長為了一個勇敢的戰斗英雄,在戰場上沖鋒陷陣,毫不畏懼敵人的槍林彈雨。《能文能武李延年》這一單元書寫了革命戰士的英雄主義史詩,表現了這些革命戰士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
《無名英雄于敏》講述了“氫彈之父”于敏在一窮二白的處境下研究氫彈,最終造出氫彈的故事。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中國對于氫彈的理論研究幾乎為零,而美國、蘇聯等國都造出了核武器,這也預示著中國在國際上軍事話語權的缺失,而一旦擁有了核武器,中國便能夠在國際上挺直腰桿,不用再受到其他國家的威脅,于敏正是基于這樣的信念,才開始了氫彈的研究。在研究過程中,于敏沒日沒夜、廢寢忘食地在實驗室進行研究,用“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發明了中國的第一顆氫彈,體現了這些以于敏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拳拳的愛國之心。
《默默無聞張富清》以張富清帶領人民脫貧致富為主線,貫徹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張富清退伍后被組織委派到了湖北一個落后的山村當干部,在那個貧窮的小山村,張富清帶領人們尋找水源、給山村通電、在懸崖邊上修建公路,帶領貧窮的民眾走出山村、走向更加廣大的世界。張富清的事跡體現了一個優秀基層干部全心全意地為國家服務、為人民服務的優良品格。
《黃旭華的深潛》聚焦于科學家黃旭華用自己的一生研究核潛艇的故事。科研工作者們在艱苦的環境下,夜以繼日地進行研究,從核潛艇的模型、開發到建成,他們毫無怨言,樂此不疲。在此過程中,科研組成員和后勤保障人員都為了核潛艇的開發默默奉獻、任勞任怨,甚至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正是在這些科研人員和后勤人員的不懈努力之下,新中國才實現了在科研上的巨大突破。
《申紀蘭的議案》講述了申紀蘭鼓勵婦女參與勞動、實現男女同工同酬的故事。作為新中國的第一個農村婦女人大代表,申紀蘭始終站在農村婦女的立場上為她們發聲。申紀蘭嫁到西溝村后,便帶領著西溝村的婦女們學紡花、打還鄉團、收糧食,并且首次提出了“男女同工同酬”的主張。這一單元的最后也提到了致力于實現農村女性教育的張桂梅校長,她希望這些在農村上學的孩子們能夠通過讀書來改變自己的命運。正是在申紀蘭、張桂梅這一類功勛人物的努力下,女性才能擺脫以往地位低下、缺失話語權的狀態,獲得了自我存在的價值和人格尊嚴,提高了女性的話語權和社會地位。
《孫家棟的天路》以孫家棟發明創造“東方紅一號”衛星為主線,歌頌了錢學森、孫家棟一類的科學家為了祖國的航天事業永不言棄的探索精神。衛星的研究過程是在無數次的失敗中前行的,當“東方紅二號”發射失敗后,以孫家棟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冒著寒冷在深夜揀取零件,不斷地總結、反思衛星發射失敗的原因,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才有了“東方紅一號”的發射成功。衛星上的每一個零部件、每一顆螺絲釘都是科學家們在嚴謹求證、刻苦鉆研下研究出來的,他們不計個人利益與個人得失,積極投身祖國的航天事業。
《屠呦呦的禮物》講述了中國首位諾貝爾醫學獎的獲得者屠呦呦在抗瘧疾過程中發現了青蒿素,有效解決了全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所擔憂的瘧疾問題。在貧瘠年代,以屠呦呦為代表的女性醫藥學家在家庭和事業無法兩全的矛盾處境下,毅然決然地將畢生的才華和心血獻給了醫學事業,與時間賽跑,只為挽救更多的瘧疾患者。自始至終,屠呦呦都懷著一顆熱愛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赤子之心,用追求真理的態度顯示出對于生命的一種博愛。在青蒿素的發現過程中,以屠呦呦為代表的醫藥學家懷著為國為民的情懷、實事求是的態度彰顯了醫者“造福人民”的仁心。
《袁隆平的夢》則把視線聚焦于袁隆平的“禾下乘涼夢”,體現了袁隆平致力于讓全國人民擺脫溫飽問題,造福世界人民的雄心壯志。他每日奔波于稻田間,一株一株地尋找雄性不育的植株,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雜交水稻配套成功,實現了水稻畝產的成倍增長。在雜交水稻的研究過程出,一代人付出了畢生的努力甚至生命的代價,譚胖公便在此過程中意外犧牲,眾人為他唱起南繁之歌。這是一群“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吃苦耐勞、甘于奉獻”的偉人,正是在這些先輩的努力下,才有了今天的富足。
《功勛》是在歷史唯物主義史觀的基礎上進行創作的,秉持著尊重歷史、再現歷史、還原歷史、敬畏歷史的態度,具有歷史真實與時代風貌的統一。作為一部典型的重大現實主義題材的主旋律電視劇,《功勛》用現實主義的手法真實還原了特殊歷史時期中所涌現出來的典型人物和典型環境,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時代氛圍的展現、主題思想的表達上都盡可能地貼近真實的社會歷史背景和時代風貌,具有深刻的歷史價值和時代價值。再現了八位功勛人物“守初心,擔使命”的優良品格,反映出他們對國家所做出的突出貢獻,以便于更好地引領大眾尊重英雄、爭做英雄。民族英雄是歷史的需要、是時代的需要、是社會的需要、更是大眾的需要,表現出真正具有人性的英雄人物。作為此劇的總導演,鄭曉龍秉承著“實事求是”的原則進行創作,理性、客觀地展現了功勛人物的歷史貢獻和時代價值。
在《能文能武李延年》這一單元中,真實再現了抗美援朝這段歷史,展現了革命年代戰爭的殘酷性,在那場戰爭中,中國人民志愿軍戰士們不畏強敵,敢于流血犧牲,電視劇也用宏大的戰爭場景彰顯了革命戰士面對槍林彈雨勇往直前、保家衛國的信念。對于抗美援朝那一段歷史的展現,讓觀眾對革命英雄更加敬仰,也更加珍惜當下的和平環境與美好生活,正是由于一代又一代先烈們的流血犧牲,才有了今天的國泰民安,從而引發觀眾的共鳴與反思。
《默默無聞張富清》這一單元再現了建國初期,以來鳳縣、湖北恩施為代表的地區貧窮落后的現狀。建國初期,全國的生產力水平和經濟建設都處于相對低下的狀態,不但城市的發展水平低下,農村甚至面臨著溫飽問題都難以解決的現狀。張富清從抗美援朝戰爭中退伍后,便被組織委派到了來鳳縣支援地方建設,在此期間,他無怨無悔、任勞任怨,幫助落后地區的人們通電、修路,連自己的母親去世他都無法去祭拜母親。在困難時期,張富清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基層人民服務。
《申紀蘭的提案》聚焦于1947-1954年間,西溝村由荒涼貧瘠到脫貧富裕,西溝村的婦女們也從社會地位低下到與男性獲得同等的權利。西溝村是一個相對閉塞的山村,長期以來受到封建傳統文化的影響。在這樣的社會背景和歷史環境之下,申紀蘭帶領西溝村婦女走出家門,打破了傳統封建思想的禁錮,讓婦女用自己的雙手開創了嶄新的美好生活。申紀蘭為女性爭取權益,提高女性地位,實現男女平等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主旋律電視劇的特點是在劇中暗含著中國特有的國家精神或者民族精神”。主旋律影視以愛國主義為核心,以表現愛國情懷為主題,《功勛》中所塑造的八位功勛人物都集中展現了他們身上所具有的強烈的愛國情感,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進入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也需要傳承和發展。《功勛》將人物形象置于宏大的歷史背景中,從小我中尋找大我,實現了自我價值的最大化。將個體融入集體,將個人價值融入社會價值,將個人信仰融入國家信仰,將個人理想融入社會理想,與人民同呼吸,與時代共進退。
《能文能武李延年》體現出以李延年為代表的革命英雄所具有的“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抗美援朝精神。這些革命先烈將生命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所賦予的保家衛國的使命,正是在愛國主義精神的強大作用下,才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無名英雄于敏》展現了于敏所具有的自強不息、舍己為公的奉獻精神,于敏用數十年的默默無聞才造出氫彈,在他的身上,具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愛國主義精神,從事高度的保密工作讓他隱姓埋名,將畢生的心血都獻給了中國的核武器事業。《默默無聞張富清》彰顯了張富清默默無聞的無私奉獻精神,在國家需要精簡崗位時,張富清要求妻子主動下崗,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他具有誠實守信的責任擔當精神,張富清在擔任建設銀行行長時,放出的每一筆貸款,沒有出現一筆欠賬、壞賬;他具有舍小家為大家的克己奉公精神,當張富清的兒子要求父親利用權力為自己謀求工作崗位時,張富清毅然決然地拒絕了,彰顯了張富清的大公無私;他具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博愛精神,在修路時,張富清始終堅守在一線,親自背著炸藥在懸崖邊上炸成一條路來。《黃旭華的深潛》體現出黃旭華所具有的“淡泊名利、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黃旭華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在將盡三十年的研究生涯中,他甘于寂寞、無怨無悔,將畢生的才華都獻給了中國的核潛艇事業。在《申紀蘭的提案中》中,歌頌了申紀蘭所具有的“守初心、擔使命”的奮斗精神,申紀蘭帶領廣大農村婦女用自己的勞動開創新的生活,對黨忠誠、為民負責,將個人價值融入社會價值,將個人追求融入時代追求,將個人信仰融入國家信仰。《孫家棟的天路》彰顯了以孫家棟和錢學森為代表科研工作者的“熱愛祖國、無私奉獻”的兩彈一星精神,孫家棟在研究衛星的過程中,始終注重發揮集體主義的巨大力量,帶領團隊精誠合作,才有了“東方紅一號”的發射成功,孫家棟傳承了先輩的航天精神,為中國的航天事業做出了卓著的貢獻。《屠呦呦的禮物》體現了以屠呦呦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所具有的“吃苦耐勞、追求真理”的求知精神,作為中國第一個諾貝爾醫學獎的獲得者,屠呦呦帶領團隊發現了有效治療瘧疾的藥物——青蒿素,青蒿素的發現,給全中國和全世界在瘧疾的治療上帶來了希望。《袁隆平的夢》彰顯了袁隆平所具有的“開拓創新、攻堅克難”的脫貧攻堅精神,解決了全國乃至全世界國家的溫飽問題。
作為一部主旋律電視劇,《功勛》以描寫本土民族英雄為主線,書寫了民族英雄崇高的民族精神。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之際,這部重大現實題材的作品歌頌了新時期功勛人物的時代價值。在功勛人物的引領下,在功勛精神的作用下,敲響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最強音,這些民族英雄爭做時代的“弄潮兒”,走上歷史和時代的最前列,書寫了他們的家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