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倩鸞
(湘潭大學外國語學院,湖南湘潭 411105)
“民者,萬世之本也。”民本思想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治理理念。中國在歷史上曾長期領先于西方,有一個關鍵因素是受傳統孔孟儒家思想“天命觀”的影響。這種思想主張發展民本主義,也就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也就是說,把民眾當作國家的根本和基礎。只有百姓安居樂業,生活穩定,國家才能安定。
如今習近平總書記同樣重視民本主義思想,在他的系列重要講話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就是“人民”一詞,僅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在他一千多字的講話中就有19次提到了人民,這體現了黨中央對民本思想的重視。民本思想的仁政學說包含了傳統的人文主義關懷特色,歷久彌新,現今我們仍然能從中得到寶貴的啟發,它有形或者無形地對當今政治體制改革發生影響,給當代中國政治文明建設提供借鑒。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民本主義思想的現代價值和現實意義將更加顯現,因此該思想的翻譯和傳播十分重要。
2013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中華思想文化術語傳播工程”,中央編譯局、中國外文局、外交部、民政部等十一個部委單位致力于此項工作,來傳播中國好聲音,講好中國故事。在上述提到的中文外譯工程中,孔孟時期的民本主義思想英文翻譯是主要工作,而相應的民本主義思想的西班牙語翻譯工作多年來卻始終是一個相對寂寥的領域。自從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建設“一帶一路”重大倡議以來,我國與拉丁美洲地區的聯系愈發緊密,拉美已經成為中國重要的政治與經貿伙伴。作為最大的西班牙語使用地區,其重要性不容忽視。因此,民本主義的西班牙語翻譯工作至關重要,它的順利開展能讓世界更好地認識中國,聽到中國的聲音。
按照語系來劃分,漢語和西班牙語分別是屬于漢藏語系和印歐語系。這兩種語言從詞匯、句法、修辭等方面看,都表現出了極大的差異,所以西漢互譯這一轉換過程極其復雜,是存在相當大的難度的。而翻譯中國傳統民本思想時候,這種難度還會增大,因為很多時候譯者還面臨著將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漢語這項工作。所以古文西譯時,能否透徹理解原義,是使譯作準確規范的至關重要的第一步。
例1:
“天下之平,有可畏之勢者易圖,而無可畏之形者難見也,易圖者亦易應,難見者必難支。故明智之君不畏夫方張之敵國,而深畏夫未見其隙之民心”。
參考譯文:Al gobernar el mundo,es fácil resolver problemas temibles,pero será difícil con problemas intrincados e invisibles.Los problemas fáciles se resuelven con facilidad,mientras que los invisibles naturalmente serán inextricables y difíciles.Por lo tanto,los monarcas sabios no temen al país enemigo,sino a la discordia y el alejamiento con el pueblo.
例句中的“圖”字,就需要譯者仔細分析,此處同《左傳·隱公元年》中“無使滋蔓,蔓難圖也”中的“圖”的用法類似,可以理解為籌劃,設法對付的意思。如果不假思索地將“圖”理解為名詞書畫或者動詞圖謀,就容易產生誤譯了。對于這種現象,墨西哥作家奧克塔維奧·帕斯在其《翻譯:文學與文字翻譯》中清楚地闡述:“每個字都有多種潛在意義,當一個詞和其他詞組合構成句子時,其中的一個意義便現實化并壓倒其他一切意義。”
例2:
財是國家之財,他認為國家之財的作用,在于“聚人”,“財者,國用所出”,絕不可“緩”,君子理財務,務必“先正其本,為上有節,為下敦本,財用之出”無窮。
參考譯文:La riqueza pertenece al país y sirve para reunir el corazón del pueblo y no se puede demorar los gastos nacionales.En cuanto a los asuntos financieros,uno tendría que rectificar su corazón.Los gobernantes no deberían entrar en conflicto con el interés público o,peor aún,ser enga?osos o recurrir a la fuerza;mientras que el pueblo debería dedicarse al comercio o a la agricultura,de este modo se crearía riqueza inagotable.
例文中“聚人”“為上”“為下”這三處地方都是容易引起誤譯的點。如果簡單將“聚人”譯為reunir a las masas,就沒有表現出君主應該關愛、關心人民從而贏得民心的根本意義;而“為上”“為下”如果單純地處理成地理方位的上和下的話,那就更偏離原意了。
作為譯者,我們需要在面臨一詞多義現象時,結合上下文的語義邏輯,根據語境準確翻譯。對原文的嚴謹解讀和深刻理解,是進行優質的“再創作”的基礎。翻譯過程中,要多通讀整個段落來判斷該詞的詞性,避免因詞義辨析失誤而導致種種誤譯。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儒家思想更是我國的文化瑰寶。因此在文化意向外譯過程中,我們要“尊重他者”,但是不能總是從取悅于國外讀者的心理來翻譯。譯者應對民本主義中所蘊含的我國傳統文化有自信,從中擷取到精華,并以西語文化為基礎,進行必要的重組潤色。
例3:
陳亮一再申明義利兼行、王霸并用的合理性,強調兩者的非矛盾性,極力主張義利或王霸兩者的兼容并用,利可以是義的,義也未必總是排斥利,霸道也可以融在王道里,而王道也未必總排斥一些霸道的手段等。
參考譯文:Zhang Liang afirmó reiteradamente la racionalidad de la coexistencia de la moralidad y el interés,la yuxtaposición del poder monárquico y el hegemónico.Según él,en algunos casos,el interés,la moralidad,el poder monárquico y el hegemónico son como polos opuestos que se atraen y no se rechazan
例3中,如果完全按照漢語的短句來一一翻譯,最后的譯文雖然可能不妨礙閱讀者的理解,但是閱讀體驗感肯定會很差。此時,最不必尊重或者說最需要變通的是句子結構,因為我們關心的是意思而不是形式。通過對比兩種語言的結構,我們發現漢語表述多為意合句,新信息的加入,會導致新句型的出現,宛如大樹長出無數分支;而西班牙語中復句使用相對頻繁,具體表現為各種分句疊構的復合長句,中間憑借各類連接詞、副詞、前置詞、代詞等等來串聯。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譯者不能拘泥于去尋找中文和西語間形式對應的句型公式,而是應該分析原句的層次邏輯,將中文輕巧的句群轉化為西班牙語中慣用的銜接緊密的“竹節式”長句。總而言之,在中西翻譯過程中,我們應考慮西語讀者的閱讀習慣,用譯語所允許的最純正又自然的表述方式來翻譯。
漢語和西班牙語這兩門語言有著其獨特的內在邏輯和思維模式,所以在翻譯時,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我們不僅需要對語言結構進行調整,也可以對概念進行虛實的轉換。虛實轉換是指根據具體語境需要,將西漢語義中具體的概念翻譯成一般和抽象的譯文,或者將抽象又表達模糊的概念轉為實體的表達。無論是“虛轉實”還是“實轉虛”,最終目的是譯出原句真正的內涵意義。
例4:
陳傅良既然堅持著功德與道義合一的永嘉事功學傳統,那么,他在政治價值上的歸宿也就必然是沿襲薛季宣的儒家民本論,尤其強調民心的極端重要性,所謂“圣賢事業以人心為本”,“人主之所以得天下者得人心也,所以失天下失人心也”。
參考譯文:Como Chen Fuliang se empe?aba en la unidad de la moralidad y la contribución,tradición utilitarista de la Escuela Yongjia,entonces naturalmente fue un fiel defensor de la teoría de “el pueblo primero” de Xue Jixuan y,sobre todo,destacaba la suma importancia del apoyo por parte del pueblo.?La gran causa de los santos y sabios se basa en el apoyo del pueblo?.?Con el apoyo del pueblo el monarca gana el mundo y lo perderá sin él?.
例句4中對于“民本”的翻譯處理,沒有直譯成人民是國家的根本,而是虛化意譯成人民是第一位的。這里如果處理成la teoría de que “el pueblo es la base del país”,可能就沒有原本的譯文簡潔明了。
例5:
民者邦之本,財者民之心,其心傷則其本傷,其本傷,則支干凋瘁而根柢蹶拔矣。(陳傅良《止齋集·奏推廣御筆指揮二事狀》)
參考譯文:El pueblo es la base del Estado,la riqueza es el corazón del pueblo.El Estado es como un árbol,y el pueblo,la raíz.El corazón roto del pueblo significa la raíz muerta del árbol.Se marchitan las ramas y al final el árbol perecerá.
在例5譯文中,在處理前兩個分句時,由于西語和漢語擁有相對應的句子結構,我們可以大膽將其直譯。對于例句的后半部分,則采用意譯的方法,將人民比作樹根,沒有財富的人民比作枯萎的樹根、失去人民支持的國家比作死去的大樹,從而相應地引入la raíz,la raíz muerta,el árbol這三個概念。在這里,漢語原文中詞語意義相互映襯而形成意合句,我們通過對這些概念進行實體化轉換,將其意譯出來,這樣西語讀者就能更好地理解整個句子的邏輯關系。另外,無論是直譯法還是意譯法,都是翻譯的不同的手段和策略,并非取舍彼此的關系,而是相互補充,相互融合。西漢雙語之間虛實概念轉換,直譯意譯的有機結合能幫助譯者更好地傳達句子的本義。
隨著“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的實施,我國優秀的傳統思想和文化的外譯工作顯得愈發重要。民本思想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不容忽視。不同文化思想的交流碰撞離不開語言作為媒介。翻譯活動,作為跨文化交流的橋梁,在文化對外傳播中無疑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這一過程并不簡單,需要譯者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進行精準的語言轉換。準確又通俗易懂的翻譯,才能獲得良好的傳播效果,使得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本文就民本思想的西班牙語翻譯,提供了一些具體化的翻譯策略,還存在一些不足,作者在后續翻譯實踐中將進一步總結完善,也懇請各位譯者們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