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杰

《盛世歡歌》 黃 維/作
畫家黃維的花鳥作品,在表現題材、章法、風格、筆墨意趣等方面都有屬于自己的藝術特色。她順應傳統,質沿古意,在格調和法度上又包含現代意味和視覺,作品中沒有女性畫家的脂粉氣,也沒有自哀自憐的獨處,而是在抒寫心跡情懷的同時,讓觀者看到北方女性特有的寬廣宏闊的情懷,并彰顯其鮮明的文化精神和內涵??瓢喑錾淼狞S維其作品詩、書、畫完美結合,可讀、可賞、可思,雅趣盎然,體現了她深厚的藝術功底和豐沛的人文涵養,顯示了當代文人畫家的藝術魅力和鮮明特征。
自古以來,琴、棋、書、畫是博學的標志,然而一技多能者,甚至多專多能者又能有幾人?熟知黃維的人都知道,她謙虛、勤學,每天工作之余讀書、賞詞、品曲,以此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同時,也在多元文化的交匯中不斷尋找屬于自己的契合點,在她眼中藝術創作不必去追風趕時,畫家藝術風格的選擇、筆墨的方式等,其實都是審美觀念和情感取向的表現。因為藝術本身的文化內涵就是寫心寄情,所謂畫畫,畫的就是學養。黃維深諳此道,詩、詞、曲、樂樣樣精通,在這樣的文化侵染背景下,創作出的作品怎么能不是澄明透徹的?
因此,她的作品,筆墨豪放而不失多姿,簡淡卻能以形傳神,既展現出畫家無拘無束的個性,又營造出動植物特有的本真?!半u”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家禽,在民間有著非常好的寓意,在生活中,“雞”又是喜聞樂見的有意題材。千百年來,以“雞”為題材的畫家不乏其人。然而黃維創作的“大吉”,畫面輕松飽滿、意境純美,然而就是這樣的作品讓我們感受到了鄉土鄉情。作品中它們或是和藤蔓組合,或是和花枝組合,在俗物平凡之極的題材中尋到天然之美、和諧之趣。盡管取向是單純的,但結構、質感、空間的處理上不再是一花一葉般的孤芳自賞,而是在珍禽自身上做文章,生動逼真地將現實生活中常見的情景表現得更為鮮活,更富于生命力。
我們都知道,一位成熟的藝術家,要有屬于自己的繪畫語境,獨到的繪畫語境來自藝術家長期藝術實踐創作的認知和積累。能真正打動人心的還是作品所暗含的精神和思想,黃維的作品不僅洋溢著畫家對生活、對自然生命的熱愛,還飽含著她敏銳的觀察力。多年來,她用手中的畫筆為花寫意,或一起高歌,或融融喜意,做的是如此入木三分,如此出神入化,真是難得。很多人喜歡荷花,而畫家畫荷,是用自然界中的物象來表達人的情感,體現一個人的審美和格調。賞黃維的荷卻是一種意境,這種意境唯美空靈,給人以心靈的蕩滌。一朵朵荷花或隨清風、或隨氤氳的水霧一起綻放。溫婉典雅的姿態是一種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君子之勢,讓人觀之,心生敬仰之情。原來這個世界即使不施粉黛,也能美得溫潤,美得素雅淡然,正如畫家她本人。
畫為心聲,作為現代女性,愛生活,愛家庭,是遠遠不夠的。黃維是一位有品位、有格調的女性,這里的品位不是指名貴的珠寶、奢華的服飾,而是指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內涵,是舉手投足之間不知不覺流溢出的書香,這種怡人的書香是在平日里內外兼修時的潛移默化中培養出來的。黃維那溫婉、恬淡、高貴的樣子,本身就帶給人一種空谷幽蘭的美好,也正是這份美好雋永著她在藝術道路上的成熟與自信。
藝術是有生命的,但是藝術也是感性的,傳統功底固然重要,但藝術的高度卻是一個“悟”字。在藤蔓作品中我們看不到女性慣用的纖弱,是線的精致運用與墨、色的韻味結合,具有極強的可視性和可讀性,畫面既保留了古雅幽清的氣息,又具有現代意義的視覺效果和意蘊,使陳舊古老的文化意象翻出新意。畫家的任務不是再現和模仿客觀的自然,而是在自然中汲取素材和靈感,然后再創作一個“人”化的自然。有個性的藝術品才是有生命的,但個性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黃維的畫風則出于本性,寧靜、清純的畫面無現代社會中的妖媚,卻蘊含著現代大好生活中的激情。

《喜事連連》 黃 維/作
在色彩的利用上,她追求整體色彩對比協調,為畫面增添韻律。她善于使用濃麗色彩,黃色是高雅富貴的色系,耀眼的黃本身在視覺上給人以醒目。如在畫孔雀圖時,淡淡的黃色背景讓金色的孔雀在濃墨重彩之下不失富麗高貴之勢。而金燦燦的向日葵花及花下的小雞們,又讓我們想到了最吸引人的陽光溫暖的一面,說是陽光其實就是韻味??梢哉f,黃維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文人畫家,這里的“文”是在文化背景之下的一種自然流露和頓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情懷,然而情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是平日里一點一滴滋養出來的,有了情懷才會有靈性。中國畫歷來以墨為主,以色為輔,清淡色調是常態,然而藝術創作本身就是一種美好的憧憬,一種美好的理想,也正因為如此,在這一系列作品中,她將色彩提升到了重要位置,依她而言色彩沒有好壞之分,只有是否用得恰到好處,更何況自然萬物本身就是五彩繽紛的。
在自然中,有著無比生動的花鳥形象,是藝術家們取之不盡的源泉,但它們又是原始的形態,是蒼白無力的,但自然萬物又是有靈性的,只有用被感動的心靈才能滋生出對自然萬物的審美感受。她以女性特有的細膩把握調節“心物”之間的關系,也因此在她的畫里都能找到使人感動的繪畫語言,讀她的作品就如讀一首如沐春風的詩,這首詩沒有污染,沒有噪音,有的是一份淡淡的、純潔的雋永。作品中是生活中常見的物象,但總是洋溢著一種親和的況味。她善于描繪花鳥世界中豐富多彩和活潑生動的事物,把自然萬物描繪得惟妙惟肖又俏皮可愛。她善于描繪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小生命,并準確把握動態中的花鳥,在情景交融中體現出轉瞬即逝的情趣。同時她也不局限于日常生活的表現,也描繪不為多見的景物,體現了對大千世界的觀照,可見其睿智。我們都知道,如果把一個題材表現得過于具體瑣碎,就容易使畫家陷入誤區,更容易停滯不前。從這一視覺看她的作品,是在平凡事物中展現了一種不平凡的格調。
所有的藝術都是相通的,黃維在茶文化和陶瓷國畫上的造詣也是頗深的。我們都知道,在陶瓷上繪畫是考驗一個畫家實力的試金石。她的陶瓷國畫無論是四時花卉、珍禽瑞獸,還是田野佳果、釣魚飛雁,作品中沒有筆繪工藝的匠氣,其清雅的風骨、高雅的格調帶給人的不僅僅是不染纖塵的感慨,更是心靈上的滋潤和升華。在陶瓷上作畫不比平坦的宣紙,它要求畫家有夯實的線描功底,要求意在筆先。線條既要流暢又要頓挫自如,還不能受造型多變的影響,在追求形神兼備的同時一氣呵成,可想而知其難度。
欣賞她創作的陶瓷國畫信手運筆,輕輕涂抹,細細勾勒,看似輕描淡寫,實則是她最詩意的表達。一件蒼白的沒有生命的陶器經過黃維的手,不單單拘囿于某個片段和瞬間,而是讓人有了更深層次的解讀和思考。因為,這里的每一件作品都融入了畫家濃郁的審美意趣。任何藝術都是離不開生活的,然而她的作品既有精深的造型能力,又有自身筆墨語言的厚重,更有對生活高度形象的概括和精準的提煉。最后再通過燒制窯變如出水芙蓉般凸顯其高貴,其作品可謂是美在器,美在藝,美在其文化內涵,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黃維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從她那追求意境美而創作出來的花開鳥鳴中,就可以聆聽到大自然的天籟之音,呼吸到清新的空氣,感受到生命的美好,領略到大自然所蘊含的無限生機。在藤蔓系列中體會到了為寫出心意,她把花藤寫得似隸還篆。但無論是綻放的花朵還是覓食的珍禽,都因筆墨的靈動醇厚為其藝術拓展出更為廣闊的藝術空間。如果說,多年來,她畫寧靜、溫馨是對自然生命的贊譽,是靜心、古雅、高潔的再現,還不如說是她在平凡的自然中墨彩抒懷追尋生命的品位與格調的高雅。但不管怎么說,我們有理由相信用心作畫的黃維,在繪畫領域定會留下燦爛濃重的一筆。

黃維,女,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被聘為該學院客座教授。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文化與旅游部中國畫協會理事,九三學社中央書畫院畫家,中華國禮藝術家,中國書畫收藏家協會特聘畫家,中國漢墨書畫院院長,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第十一屆政協委員,齊齊哈爾市龍沙區人大代表,膺獲中、韓兩國文化交流大使榮譽稱號。

《暖陽》 黃 維/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