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婷
(山東省菏澤市鄆城縣人民醫院 山東 菏澤 274700)
醫院中收治的創傷骨科患者大多為急診患者,患者病情較為危急,發病原因復雜,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1]。急診創傷骨科患者的身體會出現明顯的疼痛感,從而導致心率加快,血壓水平明顯升高,一些病情嚴重者還會死亡[2]。為了能夠減輕患者的疼痛感,提升疾病預后治療效果,應結合患者病情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對患者進行護理,以提升患者疾病預后[3]?,F階段,倡導在急診創傷骨科患者護理中使用強化疼痛護理方法。本文將于2020年1-12月在醫院中接受治療的80例急診創傷骨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觀察強化疼痛護理方法所取得的護理效果。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納入對象為院內創傷骨科收治的患者,時間在2020年3月~2021年2月區間,隨機選取146例,受后期對比所需可根據護理模式的不同分為兩個組別,每組人數需秉承著隨機性、對等性原則,對照組男40例女33例,平均年齡(49.06±7.53)歲,觀察組以上各數據分別為42、31例(47.83±5.69)歲,所有患者對此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溝通不暢以及其他器質性疾病患者,兩組患者的臨床線性資料相比具有同質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法,護理人員定期進入病房,以了解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當發現患者出現異常情況時,應立即對患者進行干預,以改善患者疾病預后治療效果。觀察組行強化疼痛護理法,包括幾下幾方面:
(1)成立專項小組,為保證后續護理工作可在保質保量的前提下順利開展,還應當提前組建疼痛管理小組,組內成員均為經驗豐富、專業能力較強的護理人員,護士長擔任指導與輔助責任,同時做好責任劃分工作,以此來提高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使其能夠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展開操作。與此同時還需展開專業知識培訓工作,將疼痛相關的知識、干預方式等一一為其詳細講解,使其能夠熟知并為后期操作奠定堅實的基礎[1-5]。(2)疼痛評估,因每位患者的病情、承受能力有著較大的差異性,對此護理人員還需在患者入院后三天左右展開評估工作,其中包括疼痛的位置、程度以及時間,通過詢問患者感受、查看患者神態以及VAS量表等獲取,根據所記錄的數據為患者制定針對性護理方案[6-9]。(3)疼痛干預,對于存在輕微疼痛的患者可利用物理方法來進行緩解,一般情況下可通過閱讀報紙、觀看視頻的方式來轉移其注意力,以此來起到有效減輕疼痛的作用;若患者存在中度疼痛,但在可忍受范圍內時,護理人員可為其播放音樂,同時在不影響病情的情況下進行體位調整,通過更換舒適體位的方式來降低患者疼痛感,并注意將患者抬高避免壓傷;對于疼痛難忍,無法正常休息的患者,還需給予適量的止痛藥物,從而達到減輕其疼痛不適感(4)開展疼痛教育:護理人員應詳細為患者介紹急診創傷骨科患者疾病知識及鎮痛知識,增強患者對鎮痛工作的重視度,告知患者疼痛緩解方法,疼痛工具如何正常使用,并指導患者一些緩解疼痛感的小技巧。護理人員在執行護理操作期間,應嚴格做好消毒殺菌處理,并堅持無菌操作原則,以避免患者的創面部位處出現嚴重的感染。傷口及創面護理需有序及輕柔,避免操作不當而引發患者出現較大的疼痛感,應確保動作的輕柔性,并對力度及力點進行控制。根據創傷骨折部位采用不同體位或肢體擺放,使用丁字拖,夾板,三角巾或繃帶包扎固定,用傷科黃水紗濕敷骨折部位,以緩解患者的疼痛感,確保患者的骨折部位處能夠快速愈合。(5)環境干預:若環境舒適度不好,會導致患者的疼痛感加重。為了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感,促進患者身體舒適度的提升,加強對患者進行環境護理尤為重要。護理人員需要將清創室內的溫濕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以保證病房內環境的干凈、安靜、溫馨、清潔及舒適,使患者的身體疼痛感得以明顯減輕。(6)心理護理:若患者存在焦慮和抑郁心理情緒,將不利于患者疼痛感的緩解。因此,護理人員應加強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當患者進入到醫院之后,應給予患者安慰、鼓勵和疏導,以促進患者疾病治療自信心的提升。另外,應確?;颊吣軌虺浞终J識到疼痛是創傷骨折患者中的一種常見癥狀,在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處理之后,有助于緩解患者的疼痛感。另外,還可采用為患者播放電視節目、與患者聊天的方式來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的疼痛感得以減輕。(7)輕柔操作:在對患者行體位變換及創面包扎等護理操作期間,護理人員應保持輕柔的動作,以防止刺激到患者的創面,而導致疼痛感加重。(8)用藥護理:當患者出現疼痛感時,若使用非藥物干預方法將無法緩解患者的疼痛感,應給予患者鎮痛類藥物。在此期間,要求患者應嚴格按照醫囑要求進行服藥,以促進患者疾病治療依從性的提升,確保患者能夠充分認識到合理使用鎮痛藥物的必要性,以防止患者藥物成癮。
1.3觀察指標
:①使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5]評估患者疼痛感,得分越低代表患者的疼痛感越輕,重度疼痛度評分為≥7分,中度疼痛評分為4~6分,輕度疼痛評分為1~3分。②觀察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分為滿意(80~100分)、一般滿意(60~79分)、不滿意(<60分),滿意度與得分呈正比例關系[6]。③觀察兩組護理前后心率及收縮壓水平。。
1.4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據應用SPSS26.0軟件處理,VAS評分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護理滿意度用[n(%)]表示,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護理前后疼痛評分對比:護理前,兩組疼痛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前后疼痛評分對比(x±s,分)
2.2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n(%)]
2.3心率及收縮壓水平對比:護理前,兩組心率及收縮壓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心率及收縮壓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心率及收縮壓水平對比(x±s)
疼痛是急診創傷骨科患者中最為常見的臨床癥狀,在外力創傷之下,會損傷患者的骨骼和肌肉[7],從而引發患者出現持久及劇烈的疼痛感,隨之出現心率加快及血壓升高等癥狀[8]。在面對疼痛時,患者也會出現較大的心理波動,導致其不能積極主動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不利于預后效果的提升[9]。因此,不僅需要對患者進行有效的治療,還應給予患者疼痛護理,以確?;颊哂捎谔弁炊a生的不良心理情緒得以消除,在實際的治療過程中能夠積極主動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在以往患者護理中通常使用常規護理方法,但是由于患者的疼痛不僅表現在生理方面,還涉及心理及社會等諸多方面,因此為了能夠為患者提供更為全面及優質的疼痛護理服務,目前倡導在急診創傷骨科患者護理中使用強化疼痛護理方法,護理內容包括疼痛教育、環境干預、心理護理、輕柔操作、用藥護理。通過給予患者疼痛教育,患者可了解急診創傷骨科患者疾病知識及鎮痛知識,掌握疼痛緩解方法及疼痛工具使用方法,緩解患者的疼痛感。通過給予患者環境干預,為患者營造了舒適的病房環境,使患者的身體疼痛感得以明顯減輕。通過給予患者心理護理,比如加強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用為患者播放電視節目、與患者聊天的方式來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的疼痛感得以減輕。通過給予患者輕柔操作,避免在護理期間操作不當而導致患者出現疼痛感。通過給予患者用藥護理,規范患者用藥方法,使鎮痛藥的作用能夠充分發揮,使患者的疼痛感得以明顯減輕,促進患者治療效果的提升。
本文研究結果說明,在急診創傷骨科患者護理中使用強化疼痛護理方法具有可行性,進一步增強了患者對疾病治療知識的了解,使其意識到疼痛是創傷骨折疾病中的一種常見癥狀,減輕了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同時,為患者營造舒適的病房環境,確保各項操作的輕柔性,給予患者科學的用藥指導,各項護理內容嚴格按照相關的規定和要求開展,護理效果顯著,有助于確?;颊弑M快恢復健康。
綜上所述,在創傷骨科護理過程中應用疼痛管理,不僅能夠有效減輕患者的疼痛,對其生活質量水平的提升也可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具有一定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