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德瑞
(泰安市中心醫院分院/康復科 山東 泰安 271000)
腦卒中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疾病,會給患者的生命健康與生活質量造成較嚴重的影響。近些年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完善,腦卒中患者普遍可順利度過急性期而保證生命安全[1],但相關資料調查發現,急性期存活患者中約有70%到80%的人存在程度不一的功能障礙表現,并因此導致其日常生活受到明顯的局限[2]。由此可見,針對腦卒中患者,在常規治療穩定患者病情、保障生命安全的基礎上,還需要探討積極有效的康復療法幫助患者重建認知能力與運動能力,促進預后。所以本次將我院在2020年10月到2021年10月間收治的腦卒中患者中篩選出62例為研究對象,參考前人研究成果對患者實施康復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效益,現就具體內容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我院在2019年5月到2021年10月間收治的腦卒中患者中篩選出62例為本次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腦梗死、腦出血中西醫結合診斷標準,影像學檢查確診者;②初次發病者;③肢體功能、認知功能有明顯的障礙表現者;④家屬對本次研究知情且授權者;排除標準:①完全性失語者;②精神障礙性疾病者;③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者;④無法順利完成本次研究者;本研究通過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參考患者入院時間的先后順序分為對照組(n=31)、研究組(n=31);其中對照組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2例,年齡為61-72(65.32±2.89)歲;研究組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1例,年齡為60-74(66.75±2.76)歲;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數據組間差異不可見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有開展價值。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治療:包括調節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營養支持、降低顱內壓等;如果患者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癥等認知障礙危險因素,需通過適宜藥物進行控制,確保患者病情穩定,同時做好并發癥預防工作,告知患者家屬協助患者進行肢體按摩、鍛煉等。
研究組基于對照組實施康復治療:待患者病情得到控制,生命體征基本穩定之后指導患者進行運動功能訓練與日常生活能力訓練,其中運動功能訓練內容主要為坐位平衡訓練、體位擺放訓練、坐—臥位練習、坐-站位練習、上下樓梯訓練、步態訓練等;日常生活能力訓練主要包括洗漱、穿衣、站立、行走等;上述訓練每天需要交叉進行,單次訓練持續30min到45min,每天最少訓練1次,最多訓練4次[3]。除此之外,還要對患者進行認知功能訓練,對此需要準確評估患者當前的認知功能,以評估結果為參考為患者制定具體的訓練計劃,日常還可以參考患者的興趣愛好進行訓練,例如患者愛好寫字,可指導其有步驟的進行抄寫、聽寫等,或可以反復誦讀某段文字等,或指導患者熟悉身邊事物、人物的基本特征并進行描述等,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邏輯思維能力、注意力以及記憶力;上述訓練內容單次持續時間控制在30min到40min,每天訓練2次[4]。
兩組患者的治療周期均為1個月。
1.3觀察指標
參考簡易智力狀態檢查量表(MMSE)、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DS)評價并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認知功能;前者為30分制,評價維度包含語言能力、記憶能力、定向能力、計算能力以及注意力等方面,所得分值越高越好;后者為42分制,所得分值越低越好。另參考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ADL)評價并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百分制,所得分值越高越好。
1.4統計學方法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MMSE、NDS以及ADL評分均較為接近,即組間差異不可見統計學意義(P>0.05),而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MMSE、ADL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同期,NDS評分則低于對照組同期,相應數據組間差異可見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MMSE、NDS以及ADL評分對比
罹患腦卒中后患者極易出現認知功能障礙的情況,臨床認為影響因素包含合并癥、病程、病變部位等;腦卒中患者普遍有腦組織缺血性壞死、神經元變性壞死、神經功能減退等問題,影響腦部認知結構,繼而損傷患者的智力、記憶、情緒相關神經細胞,最終降低了患者的認知功能。現階段臨床所采用的藥物等常規療法雖然能控制患者病情,但在幫助患者恢復認知功能方面并不具備顯著能效,無法改善患者預后的生活質量。有學者研究發現,腦卒中患者在治療期間受損的大腦病灶水腫會逐漸消退、吸收,受損中樞神經系統的結構、功能逐漸恢復,此階段通過康復治療加強患者的運動功能、認知功能鍛煉,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局部腦部血運,促進腦側肢循環的構建,最終促使健側神經元興奮性進一步提高,幫助患者重建、恢復神經系統功能。基于此,本次將我院在2020年10月到2021年10月間收治的腦卒中患者中篩選出62例為研究對象,以常規治療、康復治療展開對比,結果發現,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MMSE、ADL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同期,NDS評分則低于對照組同期,相應數據組間差異可見統計學意義(P<0.05)。原因分析,早期康復治療屬于新型輔助治療方案,可通過運動、認知、生活能力等方面的訓練幫助患者重建、修復腦部神經細胞,同時在促進腦部血液循環、緩解神經功能受損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5],所以合理為患者提供康復治療,不僅能改善其認知功能,還能提高其運動能力與日常生活能力,有利于患者獲取更好的生命質量與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腦卒中患者接受康復治療有利于改善其神經功能缺損情況,不僅對智力的恢復有積極作用,而且還能幫助患者重建良好的生活能力,可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