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芳
(江蘇省徐州市民主路七號正博口腔醫院 江蘇 徐州 221000)
1.1.一般資料
研究選取了2021年1月-2021年12月5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進行研究。患者的納入標準為:①符合2019年發表的《牙髓病理學》中關于急性牙髓炎的相關診斷標準[1];②對患者進行口腔診斷,均能確診為急性牙髓炎的患者[2];③所有的患者在本次急性牙髓炎的治療前,均沒有進行過任何關于急性牙髓炎的診斷和治療[4];④患者的急性牙髓炎均為單牙病變[4];⑤患者并沒有未完全發育的牙根尖情況[5];排除標準:①患者除了患有急性牙髓炎之外還患有其他的口腔疾病,比如牙根尖周病,有牙周病等;②患者患有全身性的重度疾病,比如癌癥、甲亢等;③患者伴有精神障礙和認知障礙的情況;④患者患有明顯的牙根尖病灶或瘺管。
所有的患者均按照自愿接受治療的原則,并對這些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25例,其中對照組采用一般多次根管手術,實驗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療,并對兩組患者的術前急性牙髓炎進行病癥特征整理,并比較兩組患者術后的治療效果、疼痛情況以及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其中對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5例,年齡在20-70歲之間,平均年齡(35.60±1.57)歲;磨牙33顆,前磨牙8顆,前牙3顆;患病時間在3-20天之間,平均患病之間為(5.75±2.53)天。實驗組患者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5例,年齡在20-70歲之間,平均年齡(35.61±1.58)歲;磨牙34顆,前磨牙8顆,前牙2顆;患病時間在3-20天之間,平均患病之間為(5.71±2.56)天。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并無比較差異性統計學意義(P>0.05),無可比性。本次的研究所有患者均征詢了患者及家屬的意見,并簽訂了知情同意書,本研究也經過了倫理委員小組的會議審核通過。
1.2.方法
1.2.1.臨床分析
首先對于急性牙髓炎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行觀察,找到引起患者病癥的主要因素,比如抑菌感染引起急性牙髓炎、物理或者化學因素引起急性牙髓炎,并對這些因素進行分析和確認。
1.2.2.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在進行治療前,均進行了X線片的檢查、牙髓活力監測、探針監測、叩診等常規治療,并通過監測確認了患者患病的主要牙髓位置,對牙髓附近的牙根尖和根管情況進行了初步的詳細了解。
①實驗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療的方法,對患者先采取局部麻醉的方法,并對患者口腔進行消毒處理,而后拔出患者的牙髓,使用含量為0.9%的氧化鈉和含量為3%的過氧化氫溶液對患者的牙根管進行反復的清洗,當牙髓被徹底洗凈后便對根管進行擴大,根管的長度不能超過根尖孔,并確保根管的干燥,沒有滲出液的出現。將根管在乙醇中置放兩分鐘取出后,進行再次干燥處理。而后在保持Vitapex嚴密性的同時,對根管進行填充處理,當這些流程都完成后進行X光檢查,如果X線下顯示填充物嚴密合適,則代表根管已經被永久性地填充;②對照組采用多次根管治療的方法對患者進行局部麻醉,并去除根管中的腐質,打開髓角,并對根管處進行止痛引流,第2天進行復診,將三氧化二坤失活劑放在根管的髓角處,用氧化鋅進行封存。在經過兩天之后,取出失活劑對根管進行預備處理,將甲醛甲酚放置于根管口處,氧化鋅進行封存。一周后如果患者沒有出現任何的不適癥狀,并且棉球干燥無異味,說明患者進行的根管填充以及根管填充的方法是有效的。兩組患者同時進行X線檢查,注意填充是否過于充實或者欠充,三天后進行再次復診,如果填充失敗,則需要進行再次的手術,并在一年后進行復診。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都使用了抗感染菌口服液,阿莫西林和甲硝唑片,并對這些無法耐受疼痛的患者予以止痛藥。
1.2.3.療效評定標準
術后對患者進行回訪:①成功,患者的基本口腔咬合咀嚼功能正常,并且沒有感覺到疼痛或腫脹,在叩擊診療中無疼痛感,通過X線片進行檢測也顯示了患者根中填合物的嚴密,根尖無吸收,根周圍骨質正常[6]。②有效,患者口腔基本功能得到恢復,當對患者進行叩擊診療時,患者有輕微的疼痛感和不適感,在X線片顯示中,根充物的填充嚴密性稍欠,并且根尖有吸收跡象。③失敗,患者口腔基本咬合功能和咀嚼功能沒有恢復,在咬合和咀嚼中依然會出現疼痛感,在X線片中顯示根充物吸收根尖吸收,根尖周圍骨質被破壞。并對術后患者的并發癥情況進行比較。
1.2.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進行表示,采用t檢驗,技術資料以率(%)進行表示,采用x2進行檢驗,P<0.05則樣本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臨床表現
患牙分布磨牙40例(80%),前磨牙5例(10%),前牙5例(10%);
疼痛性質:自發性銳痛30例(60%),隱痛5例(10%),跳痛5例(10%),脹痛5例(10%),其他疼痛5例(10%);
疼痛的發作時間:陣發性疼痛患者40例(80%),持續性疼痛患者10例(20%);臨睡前疼痛35例(70%),日間疼痛5例(10%);
不同溫度刺激下疼痛情況:冷熱刺激下均疼痛的患者30例(60%),只有冷刺激疼痛的患者10例(20%),只有熱刺激疼痛的患者5例(10%),不清楚具體疼痛情況患者5例(10%);
2.2.臨床病因
急性牙髓炎最常見的病因是細菌感染,其中細菌感染中齲齒引起的情況最為明顯,即齲病患者30例(60%),如表1所示。

表1 病因分析
2.3.臨床療效比較
術后對患者進行回訪,其中實驗組的患者恢復率100%高于對照組的80%,且統計有差異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所示。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4.兩組患者并發癥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概率為4%,其低于對照組術后并發癥概率(12%),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3所示。

表3 兩組患者并發癥比較例(%)
急性牙髓炎是牙髓炎急性發炎或者壞死的一種常見的牙科病。根據本次的研究表明,多數的患者牙髓炎出現急性發炎的癥狀,主要是源于磨牙(80%)的情況[7],這種情況發生的主要原因是源于患者牙位和及咀嚼的牙面受到壓力有關。急性牙髓炎臨床癥狀是自發性銳痛的患者占60%,疼痛的時間為陣發性疼痛的患者占80%,這與相關的研究不謀而合[8],相關的研究顯示急性牙髓炎的患者通常的臨床癥狀是自發性銳痛和陣發性疼痛。當下的臨床在對牙髓炎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通常采用根管治療的治療方法根管治療的治療方法,主要是為了徹底清除有感染物的牙髓,并將牙本質和牙齒中含有的有毒物質同時進行清除,而后再對牙根管進行沖洗,消毒,填充等操作[9]。在整個的操作過程中,要避免細菌再次進入根管造成二次污染,防止其感染到牙髓和牙根尖。根管治療主要包含三個步驟,分別是根管清洗,根管成型和根管填充。有相關研究表明,這三個步驟是密不可分的,并且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三者之間有內在的聯系,傳統的多次根管治療有療效,效果穩定,單次操作時間短的優點[10],但是患者一般都需要進行三次或三次以上的復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看病總時間,并且在每次復診的過程中,極易出現根管再次感染的情況而在一次性根管治療中,雖然單次的治療時間比較長,但是一次性根管治療,可以將根管進行徹底地清理成型和填充,并且在一次手術中就可以完成,避免了患者的再次復診,防止了患者在之后的復診過程中由于感染而導致病情的再次出現。
綜上所述,急性牙髓炎有著發病期疼痛劇烈并且陣發性等臨床特點,通過一次性根管治療急性牙髓炎,有著非常好的臨床效果,可以縮短患者看病的總時長,避免多次復診而產生的再次感染,提高了手術的總有效率,是治療急性牙髓炎患者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