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迎迎 陳教華 龔華成 胡曉陽 龔嘉慰
(1 江西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南昌 330006;2 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南昌 330006)
肛周膿腫,中醫病名為“肛癰”,它是由肛腺發生炎癥感染,炎癥得不到很好的控制,進而擴散至周圍間隙引起化膿性感染,屬于肛腸科常見病[1],多見于青壯年男性[2]。臨床見肛門部有一紅腫包塊,局部呈燒灼或反跳痛,排便、行走、坐臥時疼痛感加劇,夜間入睡難,或伴有惡寒發熱、乏力、口渴、喜冷飲、食欲減退、大便干硬、小便不利等全身癥狀。現代醫學針對肛周膿腫的治療以手術為主[3],術后創面為開放性,且創面面積一般較大,外加肛門部解剖結構特殊,切口易受糞便及其他致炎因子的刺激引起創面疼痛、感染、水腫等,影響創面肉芽生長和愈合。如何減少因外界因素刺激創面引起的疼痛,控制感染,消除水腫,加速創面肉芽生長直接關系到治療的總體療效。因此術后換藥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本研究探討采用生肌散聯合紅油膏紗條換藥治療肛周膿腫術后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 年1 月至2021 年9 月在江西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肛腸科住院手術治療的肛周膿腫患者50 例為研究對象,男38 例,女12 例。按入院順序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25 例。治療組男20 例,女5 例;年齡18~55歲,平均(38.34±12.63)歲。對照組男18 例,女7 例;年齡19~56 歲,平均(38.78±12.29)歲。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患者臨床癥狀及專科檢查均符合肛周膿腫診斷標準。(1)中醫診斷標準:參考《中醫肛腸科常見病診療指南》[4]中肛癰診斷標準;(2)西醫診斷標準:參考《肛周膿腫臨床診治中國專家共識》[5]中肛周膿腫診斷標準。排除標準:(1)年齡小于18 歲及大于65 歲;(2)有某些基礎疾病:如合并有糖尿病,嚴重的心、腦、血管等疾病,肝腎功能障礙,血液系統疾病,結核病、各種癌癥等慢性消耗性疾病;(3)既往有肛腸疾病手術病史;(4)合并有傳染性疾病,如梅毒、HIV、結核等;(5)瘢痕體質;(6)準備懷孕或已懷孕的婦女,哺乳期婦女及年老體弱不能耐受手術;(7)對生肌散或紅油膏紗條中所含有的藥物過敏。
1.3 治療方法 兩組均采取手術治療,術后靜脈點滴抗感染、鎮痛、止血等藥物對癥處理,便后予醫院自制的肛門洗劑熏洗坐浴15~20 min,予生理鹽水清洗創面。兩組術后均予紅油膏紗條常規換藥4 d,治療組從術后第5 天開始采用生肌散平鋪于整個創面,再用紅油膏紗條覆蓋創面;對照組給予單用紅油膏紗條換藥。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疼痛評分、創面滲出液評分、創面肉芽組織生長情況、創面愈合時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1)臨床療效評價標準: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6]結合臨床實際情況對術后第25 天的臨床療效進行評定。治愈,創面表皮完全覆蓋,經治療后局部癥狀、體征完全消失;好轉,創面肉芽組織新鮮,創面呈愈合趨勢,經臨床治療后癥狀及體征有所改善;未愈,創面新鮮且無明顯變化,肉芽生長較少,經臨床治療后癥狀及體征無任何改變。(2)術后疼痛評價標準:通過詳細詢問患者的疼痛狀況并做出合理的臨床評估。0 分,術后感輕微或無疼痛,不影響睡眠及日常生活;2 分,術后感疼痛且能忍受,不需服用或者外用止痛藥,暫不影響睡眠質量及日常生活;4 分,術后疼痛感強烈且不可忍受,需口服或者外用止痛藥稍可緩解,影響睡眠質量及日常生活;6 分,術后疼痛感劇烈且難以忍受,經口服或者外用止痛藥物后無效,需肌肉注射止痛針或者鎮痛泵方可入睡,日常生活嚴重受影響。(3)創面滲出液程度評價標準:通過觀察患者排便前取下的醫用無菌紗布及衣褲,做出合理的評估。0分,創面無滲出液,紗布未濕透;2 分,創面少量滲出液,紗布濕透1 層;4 分,創面中等滲出液,紗布濕透2 層;6 分,創面大量滲出液,紗布全濕透并濕染衣褲。(4)創面肉芽組織生長情況評價標準:觀察患者手術切口處的肉芽組織生長情況。0 分,肉芽生長良好,創面完全上皮化;1 分,肉芽生長旺盛,形狀凸起,色紅潤;2 分,肉芽生長旺盛,形狀平坦,色澤粉嫩;3 分,肉芽生長遲緩,形狀呈凹陷,色暗紅。(5)創面愈合時間評價標準:從換藥之日開始算起到創面完全被上皮覆蓋所需時間。
1.5 統計學方法 數據均錄入SPSS21.0 統計軟件進行分析。定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治療組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2.2 兩組疼痛評分對比 治療組術后不同時期創面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疼痛評分對比(例)
2.3 兩組創面滲出液評分對比 治療組創面滲出 液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創面滲出液評分對比(例)
2.4 兩組創面肉芽組織生長情況評分對比 治療組創 面肉芽生長情況評分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創面肉芽組織生長情況評分對比(例)
2.5 兩組創面愈合時間對比 治療組創面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創面愈合時間對比(d,±s)

表5 兩組創面愈合時間對比(d,±s)
組別 n 最短愈合時間 最長愈合時間 平均愈合時間治療組對照組25 25 16 18 26 36 20.04±1.79 28.62±6.02
2.6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兩組換藥25 d后復查血常規、肝腎功能、體格檢查均未見明顯異常。兩組在術后換藥中及換藥后均未出現全身發紅、起小丘疹或者水泡、關節腫痛、皮膚瘙癢難忍、全身不適等不良反應。
肛周膿腫,中醫學稱之為“肛癰”,是常見的肛周感染性疾病。中醫認為肛周膿腫術后組織缺損為金刃器械所傷,導致機體氣機失常,氣血運行受阻,脈絡阻塞,濕熱邪毒下注肛門,加上手術造成患者元氣虧損,正虛邪盛,無力推動血液運行,影響氣之生血、攝血、托毒功能,導致局部組織出現瘀血、出血、創面腐肉未除等,最終影響創面愈合速度。西醫認為手術破壞了肛門正常組織結構,血管破裂,導致局部血液供給差引發出血、缺血、水腫、疼痛、肉芽生長遲緩,同時糞便細菌刺激創面產生炎性滲出液等因素造成創面愈合緩慢。肛周膿腫術后創面面積一般較大、愈合時間較長、住院天數多、治療周期長,既影響了患者生活質量又增加了經濟負擔,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
中藥散劑是指將多種藥物或提取物打磨混合成粉狀,為中藥傳統四大劑型之一。《傷寒雜病論》中運用散劑較為廣泛,李東垣認為“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7]。肛周膿腫術后因各種異物刺激創面致使滲出液增多,加上濕熱邪毒集聚肛門導致切口愈合緩慢。藥物經粉碎后直接作用于創面,具有吸收創面表面分泌物,減少分泌物滲出,保護創面,達到袪除濕邪,為肉芽組織提供良好生長環境的作用,且避免了某些毒副作用大的藥物高濃度分布于全身血液和組織器官[8],而且散劑可以很好地控制劑量,可便于制成其他劑型,能較完整的保持藥性[9]。散劑腐蝕性和刺激性強,肛周膿腫術后給予散劑外敷可以更好地腐蝕壞死組織,促進新肉再生。孟建華等[10]對中藥外用散劑體外抗炎作用進行臨床研究,結果表明中藥外用散劑可以抑制細菌再生,它具有易分散、吸收快、藥效強、抗炎、吸濕性強、方便控制劑量等優勢。
中醫學認為肛癰術后組織缺損為金刃器械所傷,導致機體氣機失常,進而局部組織血瘀,經脈閉阻,氣血運行不暢,加之肛門在機體下部易受濕邪困擾,熱甚肉腐,新肉無法生長。陳自明《外科精要》記載“不生肌,不收斂,脾氣虛也”,因此以中醫學理論為指導結合臨床實踐觀察,以生肌散為基礎方進行組方,方中諸藥協同,共奏益氣養血、消腫鎮痛、解毒祛腐生肌之效。生肌散藥物組成:黃芪30 g,當歸15 g,黨參15 g,乳香10 g,沒藥12 g,白芷20 g,赤芍15 g,血竭7 g,兒茶9 g,冰片5 g。上述十味中草藥打磨成粉。方中以黃芪、當歸為君藥,大劑量使用黃芪目的是補益脾氣以更好地運化水谷之精微,脾氣旺則血液旺,氣通暢則血液運行通暢,瘀血消散則脈絡通暢,經脈暢通則不痛。當歸善補血而養血,為補血中的圣藥,血旺則新肉生。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黃芪的有效成分可以通過抑制TH2 表達,促進TH1細胞活性,同時抑制肥大細胞的釋放,緩解炎癥,起到免疫調節作用[11];黃芪甲苷可以改善細胞炎性微環境,抑制炎癥因子釋放[12];當歸可以抑制人體造血細胞衰老,促進造血細胞的分化和增殖,同時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和抑制與炎癥相關因子從而起到抗炎作用[13]。黨參協同君藥更好地加強脾氣化生血液的功效,推動氣血運行,濡養全身。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黨參具有調節血細胞生長,加強造血功能、調節機體免疫、抗炎、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功效[14]。白芷性辛,辛能散結、走竄,功能消癰散結、止痛。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白芷可以減少多巴胺、5-羥色胺的生成,減少創面炎癥刺激,提高局部組織的痛閾[15],促進皮膚細胞增殖,加快皮膚創面的愈合[16]。乳香性溫,其善調氣活血,兼能透達經絡起到消腫止痛功效;沒藥性平,以活血袪瘀為佳,二者相互配伍共奏行瘀生肌之功。赤芍入肝經,善走血分,有散瘀行血、止痛之功效,常與乳香、沒藥三藥相用,發揮活血定痛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表明乳香所含的揮發油具有抗炎、鎮痛作用[17];赤芍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調節紅細胞變性、降低致炎因子水平等功效[18]。冰片性辛香走竄,為涼開之品,有較強的解毒托腐之功;血竭性咸能軟堅散結,性甘能緩,內服以活血,外用以止血生肌;兒茶常與血竭相須為用,達到止血的功效,常與乳香、沒藥相用以加強生肌斂口、活血行血的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冰片具有抗菌、抗炎鎮痛、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19];血竭具有活血與止血雙向調節、促進創面愈合、抗菌作用[20];兒茶可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綠膿菌,具有消炎鎮痛、促創面愈合的作用[21]。
綜上所述,肛周膿腫術后運用生肌散聯合紅油膏紗條換藥能明顯提高臨床療效,減輕術后疼痛,減少創面滲出液,加速創面肉芽組織生長,縮短創面愈合時間,且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