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一力
(菏澤市傳染病醫院內二科 山東 菏澤 274000)
肺結核是常見的肺部疾病,主要是因結核桿菌感染所致,該病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健康,因此關于疾病的臨床診斷以及治療也成為廣泛關注的焦點話題[1]。針對肺結核的治療上,目前主要是應用抗結核藥物以及抗感染為主,對于經相關干預病情穩定者則可讓其出院居家治療[2]。對于出院的肺結核,漫長治療周期常使得患者在居家期間容易出現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這樣常影響患者用藥依從性以及疾病干預效果,此外人們對肺結核相關知識缺乏了解并且對疾病存在恐懼心理,常無法配合進行居家治療,這樣常增加患者心理負擔,降低患者生活質量,所以對居家的肺結核患者就強調采取合理的護理干預措施[3]。本次研究中,探討采取居家護理干預對肺結核出院者的影響,詳細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納入確診肺結核病例102例,選取時間區間2020年1月-2021年3月。納入標準:(1)患者均是符合《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4]中對肺結核的相關診斷標準。(2)臨床資料完整,有良好認知以及溝通交流能力,隨訪資料齊全。(3)本人自愿參加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1)系統檢查診斷合并肝腎臟器衰竭者。(2)急慢性感染疾病、呼吸衰竭、肺氣腫及惡性腫瘤者。(3)不良生活嗜好如酗酒吸煙者。(4)中途退出研究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成以下兩組:觀察組51例,男32例,女19例;年齡19~84歲,平均(60.11±1.56)歲。對照組51例,男33例,女18例;年齡20~85歲,平均(60.15±1.55)歲。兩組性別及年齡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患者均是在院內采取一致的治療及護理,病情評估穩定方可居家進行相關照護。出院后給予2個月強化、4個月鞏固治療,針對出院后強化治療方式,應用的藥物為異煙肼、利福平與吡嗪酰胺,而鞏固期則是給予藥物異煙肼與利福平。
出院后對照組予以常規出院指導,定期采取電話隨訪指導,告知患者定時返院復診。觀察針對患者施以居家護理,干預策略具體如下:(1)成立居家護理干預小組。護士長擔任組長,負責對居家肺結核患者制定及落實相關護理措施,住院期間責任護士作為針對患者的居家護理負責人,為了方便聯系,可以通過加患者或家屬微信、提供手機號等方式,記錄病情情況,進行系統干預,涵蓋健康指導、給藥治療以及心理評估等,此外同患者與患者家屬講述相關量表應用方法,回收問卷調查結果。(2)健康宣教指導。護士以患者受教育程度以及接受能力,通過溝通交流方法耐心解答疾病相關知識,諸如病機、治療、藥物作用機制等,并且可進行疾病相關知識宣教指導,對患者及家屬存在的疑慮一一解答,糾正不正確思想理念及認識。可向患者發放健康指導手冊,建議患者、患者家屬可通過醫學書刊、網絡獲取信息,讓患者以及家屬充分信任以及建立良好支持關系,改善護患關系。(3)科學用藥及心理指導。責任護士利用微信指導患者遵醫合理用藥,同家屬聯系告知其做好用藥監督指導工作,定期了解患者病情恢復情況,根據調查情況以及返院復診情況可對用藥方案進行調節,對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的應對措施進行指導,告知患者若是存在明顯不適需要即刻返院就診,避免病情進一步加重。做好患者居家的心理疏導,主要可通過認知行為以及心理支持干預,出院每周可借助電話隨訪掌握患者主訴以及心理體會,對不良情緒者多予以安慰疏導。安撫情緒并且講述積極配合治療成功者,保持樂觀、積極治療心態。(4)飲食及運動指導。對肺結核患者,居家期間需禁食油膩及辛辣食物,多食用高蛋白、高維生素、低糖低脂,食用應季水果與蔬菜,確保營養搭配科學均衡,結合病患飲食以及身體狀況對食譜科學調控,做好飲食管理工作。告知患者科學作息,每天睡眠時間適宜,適當運動鍛煉以提高免疫功能,促進疾病盡早恢復。
1.3觀察指標
(1)自我效能。出院時與出院3個月,采取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評價,主要包括10個項目,各項目均是采取1-4分的評分方式,分值越高表明患者自我效能感越高。(2)生活質量。出院后3個月,應用簡易生活質量評分(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SF-36)評價生活質量,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精神健康與社會功能4個維度,各維度采取百分制的評分,分值同生活質量呈正比。
1.4統計學方法
2.1 GSES評分
出院3個月觀察組GSES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GSES評分變化比較(分,
2.2 SF-36評分出院3個月的情況,觀察組在生活質量各個全維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出院3個月生活質量SF-36評分比較(分,
肺結核是常見的一種慢性傳染疾病,主要是結核桿菌感染所致,患者的典型癥狀主要是咳嗽、咳痰、咳血、氣促等,在疾病突然發作會急速變化,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脅,因此需要予以盡早的診治[5-6]。抗結核治療肺結核是主要的方式,而對于病情穩定可自行服藥者,為了節省費用,常給予患者辦理出院手續,讓患者出院返家按時用藥,使得患者病情穩定。
而對于居家的肺結核患者,因為大多數人對疾病認知上有限或者存在一些誤區,對患者避而遠之甚至歧視,這樣使得肺結核患者容易產生自備、孤獨、焦慮抑郁等情緒,肺結核病患還常常缺乏安全,加之長時間治療不受他人接受,負性情緒明顯,治療產生高昂費用帶給患者巨大的壓力,最終就使得患者生活質量明顯下降,肺結核居家的患者若是心理狀態不佳,會使得其不能遵醫按時按量用藥,這樣勢必影響到患者的治療及康復,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不良影響。對此本研究探討對肺結核采取居家護理干預的價值,結果顯示在出院3個月的自我效能與生活質量評分上觀察組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提示居家護理干預對肺結核患者的干預效果突出。分析原因主要是居家護理通過組間干預小組對出院肺結核患者進行定期或不定期隨訪,積極落實對患者的健康宣教、用藥指導、心理護理、飲食護理以及運動指導等,提高患者的認識及緩解焦慮抑郁不良情緒,確保患者科學用藥以及飲食合理,維持良好的機體免疫狀態,這樣能明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使得病情控制滿意。
綜上所述,針對肺結核的患者,在患者出院居家期間,采取居家護理干預措施可以取得良好的干預效果,通過給予周到的指導及積極心理疏導,改善病患遵醫行為以及提升自我效能,控制疾病以及提升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