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婧,王戰偉,陳佳慧,王 晶
(長春師范大學中心實驗室,吉林 長春 130032)
藥理學是醫學與藥學之間的橋梁學科,是研究藥物的藥理作用及其原理的基礎學科[1-2]。藥理學理論知識內容多、復雜抽象,難以理解,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目前,教學課堂上普遍存在“一高一低”的現象:逃課率高、抬頭率低,這種現象直接影響課堂教學質量。為什么會出現“一高一低”的狀態呢?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從教師角度分析,主要是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意識單薄,重科研輕教學,備課不充分,教學方法陳舊等;從學生角度分析,主要是學生水平參差不齊,自我管理能力弱,缺乏學習興趣等。如何上好每一節課,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PDCA循環法又稱“戴明環”,是質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之一。PDCA循環法將質量管理的過程分為四個部分:計劃(Plan),根據質量目標制定各項工作計劃;執行(Do),實施計劃的內容;檢查(Check),檢查實施效果,找出問題;處理(Act),對檢查的結果進行處理,分析成功與失敗原因,對沒有解決的問題留待下一循環去解決。PDCA循環法自20世紀70年代傳入我國后,在企業管理、質量管理和教育教學等領域獲得了廣泛的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近些年,在一些高校教學領域也引入了PDCA循環法。例如,秦洪等[4]將PDCA循環運用在高校的實驗室內部管理;熊智強等[5]在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指導中應用PDCA循環;宮霞等[6]將PDCA循環引入生物化學課程的教學中;周平[7]利用PDCA循環,構建科學規范的“3+4”課程銜接質量持續改進模型,以提升會計人才培養質量。由此可見,PDCA作為質量管理的基本方法,適用于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從而提升高校總體教學質量。
研究對象為藥品生物技術2018級和2019級學生,2019級學生為對照組,2018級學生為研究組。對照組實施傳統教學方式,研究組開展PDCA循環教學。兩組均使用同一教材,由同一教師授課;期末試題難度基本一致。
2.2.1 計劃階段
計劃階段,首先要分析現狀,發現問題。藥理學課程教學內容多、枯燥、缺少趣味性,很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然后針對這些問題制定解決方案,如將出勤率和聽課效果計入期末成績考核,進行學習興趣調查和教師滿意度調查等。根據學生的學情制定適宜的教學目標,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根據以往的課堂表現,學生找到影響教學效果的問題,如上課睡覺、看手機、學習自控能力差等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2.2.2 執行階段
執行階段要在教學過程中嚴格按計劃實施。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多種教學模式,如案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線上線下教學法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根據提出的解決方案按計劃執行。
2.2.3 檢查階段
檢查階段,考察是否按照計劃完成了預期目標。教師對教學過程中進行自我反思,同時結合學生的反饋意見,不斷推進教學過程的優化。學生對學習過程進行自我反思,并結合教師反饋,不斷改進學習方法。
2.2.4 處理階段
對教學過程中成功的經驗加以推廣,對未解決和新發現的問題轉移到下一輪PDCA循環中去解決。
通過對比兩組學生期末考試成績,評價將PDCA循環引入藥理學教學的效果。在期末發放調查問卷,了解學生學習興趣及對教師的滿意程度,包括5個問題,每題滿分為20分,總分為100分。
用SPSS 17.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數據用“平均值±標準差”,兩組比較差異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上課過程中,對照組學生實施傳統教學方式;研究組學生采用PDCA循環法,學生分為4組,每組提出一個影響課堂學習效果的關鍵問題,針對這個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在上課過程中實施該方案,避免該問題的發生,并將整個過程完整記錄下來。例如,某組學生提出的影響聽課效果的主要問題是上課過程中存在趴桌子、睡覺等現象,尋找的解決方案是同組同學互相監督,如上課過程中發現此現象,互相提醒對方,并記錄。通過這種方法學生主動解決了不認真聽課的問題,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改善了課堂學習效果。
經過一學期藥理學課程的學習,對比兩組學生的期末成績,試卷難度基本一致。結果顯示,研究組學生期末成績為(80.46±9.26)分,對照組學生期末成績為(71.12±7.71)分,研究組期末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將PDCA循環法引入藥理學課堂教學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分別對兩組學生進行學習興趣和教師滿意度的調查, 結果顯示,研究組對學習興趣及教師滿意度評分均優于對照組(P<0.05),如表1所示。可見,將PDCA循環法引入藥理學課程課堂教學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師滿意度。

表1 兩組學生學習興趣和教師滿意度評分
高校教學質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線,也是當今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課題。我國在教育發展規劃中亦明確提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健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8]。課堂教學質量的好壞,關系到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與否,進而影響到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決定了高校的辦學水平。
藥理學教學過去常采用講授式教學,學生聽課效果不佳,參與度不高。為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藥理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引入了PDCA循環模式。把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當作一個階梯式上升的過程,每經過一個PDCA循環,教師的學科知識得到完善,教師的組織與協調能力得到提高,教學方法得到改進;與此同時,學生的聽課、上課狀態得到改善,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逐步提高,學習興趣越來越濃厚。以往很多教師將PDCA循環法引入教學,多是注重教師如何使用PDCA循環法提升教學技巧,改善教法,從而提升教學質量,而忽略了學生的自我提升。PDCA循環法使學生通過尋找自身問題,解決自身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內在驅動力,有利教學效果的提高。本研究結果表明,通過將PDCA循環法引入到課堂,使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興趣及對教師的滿意度都明顯提高,在此過程中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質量都得到提升,真正實現教學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