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蘇軍,劉小燕,季旭勇,洪偉峰
(1.浙江省青田縣林業總場,浙江 青田 323900;2.浙江省青田縣林業局,浙江 青田 323900)
櫸樹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是重要用材樹種,既具有木材價值,又具有較高的園藝觀賞性。開發利用價值高,但在繁育方面存在結實率低的問題。在苗木培育中發現一年生苗木分化嚴重,對于一年生苗木的研究值得開展。文獻檢索發現,菌根菌的櫸樹實驗未見報道,本實驗采用不同濃度的菌根菌肥料對櫸樹開展實驗,以一年生苗木為試材,研究了不同生長期的高生長量、地徑生長量、根系總長、根系表面積、移栽成活率,分析其不同濃度菌根菌對于一年生櫸樹苗木生長的影響,對櫸樹苗木的生產具有一定的參考和指導作用。
試驗地為青田縣國有林場,地處浙江省麗水市,交通便利,立地條件優越,土壤是由頁巖、層積巖發育而成的赤紅壤。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 18.5 ℃,最高年平均氣溫20.0 ℃,平均年日照總時數1824.2 h。實驗地海拔230 m,配有實驗大棚等實驗設備。
參加實驗的苗木一年生苗木,為2021年2月10日播種。采用本地種源。2021年5月15日挑選生長較為一致的苗木開展移栽。2021年9月開展大田移栽。2021年3月15日統計移栽成活率。育苗機制采用泥炭和黃心土,比例為3∶1。泥炭為東北產。使用塑料育苗容器,規格為150mm(d)×150mm(h)。菌根菌肥料型號為NEB-26(下文稱NEB)使用后會在植物根系表面形成叢枝泡囊菌根。
每個處理100株,3重復,采用隨機實驗設計。
使用菌根菌肥料配置4種濃度梯度的菌根菌肥料:0(CK)、50、100、200 mg/L(下稱A1、A2、A3、A4)對出苗后的高度在10 cm的櫸樹,2021年3月15日起每10 d根灌1次,連續灌根3次,一直到10月份。每個月的15日開展株高、地徑的測量,分別使用鋼卷尺、電子游標卡尺測量,數據精確到1 mm和0.01 mm。2021年10月份每處理抽樣10株,開展根系總長、根系表面積測定。根系總長間接測量法測量,根系表面積用葉面積儀測定。
苗高變化的變化是植物生長情況的的最直觀的反映,反映了對外來處理的響應情況。從2021年3~10月份分別進行的7次測定情況來看,不同濃度菌根菌都對櫸樹的生長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表1)。
表1 一年生櫸樹不同階段的苗高量 cm
從增長占比來看,A1的4~10月份苗高生長量占比分別為19.02%、24.12%、24.51%、15.10%、5.29%、7.06%、4.90%,A2的4~10月份苗高生長量占比分別為19.06%、24.64%、23.92%、15.11%、5.22%、7.01%、5.04%,A3的4~10月份苗高生長量占比分別為19.35%、24.88%、23.81%、15.36%、5.07%、6.91%、4.61%,A4的4~10月份的苗高生長量占比分別為19.08%、24.89%、23.40%、14.90%、5.66%、6.86%、5.22%。從月際變化看,變化幅度較為接近,4、5月份生長最快, 6月次之,7~10月份差異較小。
4個處理的4~10月份的差異幅度分別在14.22%、21.99%、22.96%、23.94%、24.74%、24.92%、25.52%。各個月份的差異較為均衡。A4和A3效果較為接近,A1和A2效果較為接近。A1、A2、A3、A4存在顯著差異(p<0.05),影響表現為A4>A3>A2>A1。
地徑的變化是植物根系情況和生長情況的最直觀的反映,反映了對外來影響的響應情況。從2021年3~10月份分別進行的7次測定情況來看,不同濃度菌根菌都對櫸樹根部和整體的生長都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表2)。
表2 一年生櫸樹不同階段的地徑量 cm
從增長占比來看,A1的4~10月份地徑生長量占比分別為20.51%、22.10%、26.07%、14.94%、5.09%、7.95%、3.34%,A2的4~10月份的地徑生長量占比分別為20.68%、21.94%、26.02%、14.91%、5.06%、8.02%、3.38%,A3的4~10月份地徑生長量占比分別為20.80%、21.95%、26.06%、15.02%、5.01%、8.09%、3.08%,A4的4~10月份地徑生長量占比分別為24.02%、23.22%、17.59%、15.75%、7.93%、8.39%、3.10%。從月際變化看,4、5月份生長最快, 6、7月份次之,7~10月份占比較小。
4個處理的4~10月份差異幅度分別在7.24%、11.02%、13.83%、15.02%、15.27%、15.85%、25.69%。從地徑的增長率來看,A4 效果最佳, A3效果較好,較為接近,A2效果較為一般,A1對照最低。A1、A2、A3、A4存在顯著差異(p<0.05),影響表現為A4>A3>A2>A1。
根系總長、根系表面積是研究苗木生長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育苗實踐的重要參考。除了要結合生長情況開展研究,還要結合菌根菌肥料對根系生長的影響加以考慮(表3)。
表3 一年生櫸樹根系總長、根系表面積
菌根菌對一年生櫸樹苗木根系總長、根系表面積的影響,要比對生長量的影響要大,存在顯著差異(p<0.05),A1、A2、A3、A4的根系總長分別為742.3 cm、814.2 cm、842.6 cm、864.1 cm,A2、A3、A4的根系總長分別是A1根系總長的109.69%、113.51%、116.41%。A1、A2、A3、A4的根系表面積分別為65.63 cm2、71.23 cm2、74.42 cm2、78.23 cm2,A2、A3、A4的根系總長分別是A1根系表面積的108.53%、113.39%、119.20%。
通過比較NEB菌根菌的施入對櫸樹苗木根系總長、根系表面積的影響,發現使用200 mg/L的NEB菌根菌對于苗木根系的影響較大。
移栽成活率是育苗實踐的重要因素。除了要結合生長情況開展研究,還要結合菌根菌實驗后的移栽成活率加以考慮(表4)。
表4 一年生櫸樹移栽成活率
從處理結果來看,A2、A3、A4比對照提升幅度分別在3.19%、4.26%、6.38%,說明對其移栽成活率有一定效果,可以對造林有一定幫助作用。
不同濃度的NEB菌根菌的施入對櫸樹苗木生長影響較大。通過綜合對比高生長量、地徑生長量、高徑比、根系總長、根系表面積、移栽成活率發現,使用200 mg/L的NEB菌根菌效果最佳。從月際變化看,4、5月份生長最快, 6、7月份次之,8~10月份占比較小。從生長量來看,苗高高出對照25.52%,地徑高出對照25.67%,根系表面積高出對照116.41%,根系表面積高出對照19.20%。
研究結果表明,不同濃度的NEB菌根菌對櫸樹苗木根系生長有較好的促進,是增大了根系總體的生長量。和對照相比,后期扒開根系檢查發現,菌根菌覆蓋了根系周邊,相當于植物根系變相延伸了一大圈,有利于促進根際有益微生物群落大量繁殖。
通過實驗表明,菌根菌對櫸樹苗木生長促進較大,根系生長促進明顯,有效增大了根系吸收的范圍。
本研究通過為期半年的菌根菌實驗只開展了一年,為了綜合考量效果,應該測量數年的生長效果,用更大的時間尺度來研究影響效果,評價實驗效果。
多個文獻[4~12]研究結果表明,菌根菌的單一使用和混合使用效果差異較大。針對櫸樹開展不同菌根菌測試、使用不同基質開展測試都是今后研究的方向。開展不同菌根菌的研究也要注意開展土壤微生物的研究[13~17],為基礎研究提供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