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恩強
目前,中國腫瘤的治療水平不斷提高,隨著患者治愈率與生存率的逐年持續增高,其生活質量亦受到越來越多醫患的關注[1]。癌因性疲乏(CRF)是一種嚴重影響惡性腫瘤患者治療和生活質量的臨床癥狀,且CRF在惡性腫瘤患者中普遍存在,發病率高達65%~100%,具有持續時間長、程度重、不易通過休息緩解等特點,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響,導致生活質量嚴重下降,甚至影響生存周期[2、3]。除了運動療法在一定程度上可減輕惡性腫瘤患者的CRF,尚無其他有效的干預方法。耳穴壓貼具有操作簡便、療效持久、無毒副作用的優點,能有效減輕非小細胞肺癌(NSCLC)化療患者的CRF[3]。王俊蘭[4]研究結果顯示補中益氣湯能有效緩解乳腺癌患者的CRF。本研究為了進一步探討CRF的干預措施,對43例消化道腫瘤患者采用加味補中益氣湯聯合耳穴壓貼治療,旨在探討二者聯合治療CRF的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20年1月—2021年2月滕州市中醫醫院收治的86例消化道腫瘤CRF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43例,男25例,女18例;年齡37~72歲,平均(51.71±8.31)歲;腫瘤分期:Ⅱ期23例、Ⅲ期15例、Ⅳ期5例;腫瘤類型:食管癌7例、胃癌16例、結直腸癌20例;CRF程度:輕度15例、中度18例、10例。觀察組43例,男26例,女17例;年齡35~74歲,平均(51.08±8.27)歲;腫瘤分期:Ⅱ期23例、Ⅲ期14例、Ⅳ期6例;腫瘤類型:食管癌6例、胃癌15例、結直腸癌22例;CRF程度:輕度17例、中度17例、9例。2組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有病理學診斷;②18歲<年齡<80歲;③診斷為CRF,且中醫符合氣陰兩虛型證候;④KPS評分>60分,預計生存期>6個月;⑤自愿參加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器質性疾病者;②有精神疾病或病史者。
1.3 方法
1.3.1 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均給予心理輔導、制定飲食與運動方案等常規干預,對照組給予耳壓穴貼治療,酒精皮膚消毒后采用王不留行籽貼于肝、脾、胃、神門、交感5處耳穴,按壓耳貼至酸、麻、脹、熱痛感,5處耳穴輪流按壓5次,20~30 s/次,5次/d,每個耳穴壓貼貼3 d更換,一個療程換10次,共3個療程[5]。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補中益氣湯治療,方劑:黃芪60 g,白術、麥冬各15 g,人參、柴胡、當歸、陳皮、五味子各10 g,升麻、炙甘草各6 g。納差者加砂仁、焦三仙、谷芽各10 g;腹脹、便秘加枳實、厚樸、炒萊菔子各30 g;腹痛加百合、烏藥、延胡索各30 g;便血加地榆、槐花各30 g。加入500 ml水,武火煮沸后文火煎至150 ml,加500 ml水同法復煎1次,合并2次濾液分2次口服,1劑/d,30 d/療程,共3個療程。
1.3.2 觀察指標①Piper疲乏量表:采用Piper疲乏量表(PFS)從行為、情感、感知、認知4個維度22個項目評價,每個項目按由無至很嚴重評分為0~10分,等分越高提示疲乏程度越重[6]。②KPS評分:應用KPS評分評價患者的體力水平,滿分為100分,總分越高說明體力狀況越好。
1.3.3 療效判斷標準①顯效:癥狀基本消失,PFS評分下降≥70%;②有效:癥狀明顯改善,35%≤PFS減少<70%;③無效: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PFS減少<35%[7]。總體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2.1 PFS評分治療前,2組PF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第1、2、3個療程的PFS評分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5),而且第1、2、3個療程的PFS評分呈逐漸降低趨勢,觀察組各時間點的PF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消化道腫瘤癌因性疲乏患者治療前后PFS評分比較 (分,
2.2 KPS評分治療前,2組KP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第1、2、3個療程的KPS評分均較治療前顯著升高(P<0.05),而且第1、2、3個療程的KPS評分呈逐漸升高趨勢,觀察組各時間點的PFS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消化道腫瘤癌因性疲乏患者治療前后KPS評分比較 (分,
2.3 臨床療效觀察組治療3個療程后的總體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消化道腫瘤癌因性疲乏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CRF作為惡性腫瘤患者一種非常常見的主觀感受,較一般疲乏的程度更加嚴重,通過休息無法緩解[8]。目前研究認為CRF與炎癥反應、皮質醇水平降低及貧血等多種因素有關,采用西藥干預的不良反應較多、較重,非藥物干預效果不明顯,僅適用于輕微CRF患者[9]。中醫學根據CRF的癥狀與病機以及文獻記載,將其歸屬于“虛勞”范疇,認為臟腑氣血虧虛,功能失和是CRF的主要病機,并主要責之于脾、肝等臟,其中以脾臟為主,在此病機上與之產生的氣郁、血瘀、痰濕、毒邪等病理產物相結合[9]。
耳穴與臟腑、經絡間存在非常密切的關系,刺激耳部特定穴位具有調理臟腑、舒緩經絡、緩解疲勞之功效[2]。張彥等[3]采用耳穴貼壓治療34例NSCLC,明顯患者改善了CRF。本研究對43例消化道腫瘤CRF患者采用王不留行籽耳壓貼穴治療,治療后第1、2、3個療程的PFS/KPS評分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升高,總體有效率為74.42%,其中所選的神門可鎮靜安神、解除疲勞;肝、脾具有舒肝利膽、調暢氣機、健脾和胃之功效。諸穴合用能夠運行氣血、調整臟腑功能,進而使機體氣血平衡、經氣通暢[5,7,8]。
CRF 屬于“虛勞”范疇,而補中益氣湯具有補中益氣、升陽舉陷之功效,方中重用君藥黃芪可提高補中益氣的作用;鄧鐵濤在使用補中益氣湯治療重癥肌無力時,為了補益脾氣大量使用黃芪,最大劑量達240 g[10]。本研究中所有的加味補中益氣湯是在原方基礎上加入麥冬、五味子,增加了益氣養陰、補中健脾的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43例消化道腫瘤CRF患者采用加味補中益氣湯聯合耳穴壓貼治療,第1、2、3個療程的PFS/KPS評分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升高,而且明顯高于同時間點的對照組,總體有效率達90.70%,與文獻報道結果相似[4,7,9]。
綜上所述,加味補中益氣湯聯合耳穴貼壓治療消化道腫瘤CRF患者,能明顯改善PFS與KPS評分,提高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