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周蘇婭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在學校黨委的正確領導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采取有力措施,創新黨建工作模式,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主要是,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和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思政育人水平,著力打造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研究、宣傳和人才培養的堅強陣地,努力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馬克思主義學院以“治學嚴謹、組織嚴密、要求嚴格”為教風,積極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提升創新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學院成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課、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精品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精品課、形勢與政策課翻轉課堂等教學團隊。學院積極創造條件,組織全體教師開展社會實踐、學習考察和學術交流活動。組織教師先后到延安、井岡山,中國國家博物館、遼寧丹東抗美援朝戰爭紀念館、江蘇華西村博物館、上海中共一大舊址紀念館、江西茅坪鎮八角樓毛澤東舊居、甘肅臘子口戰役紀念館、重慶紅巖革命紀念館、貴州遵義會議會址紀念館等地參觀考察,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精神與時代精神,深入了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幫助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深化對世情國情黨情的認識、深化對黨的創新理論的理解、豐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案例,通過“還原、比較、分析”,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更為生動和有說服力。
馬克思主義學院高度重視教學質量提高和監督工作,執行三級聽課制度,重視教學信息反饋,全過程監管教師授課質量。學院出臺多項教育教學科研管理制度和方案,并隨著學院建設發展的需要逐年修訂增補和完善。學院教學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和教學督導組全方位對教師教學質量進行指導。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手冊監督實踐教學開展情況,通過教學督導聽課與學生反饋監督課堂教學質量,通過標準化教研室創建檢查監督教學管理情況。學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嚴抓教學管理,堅持集體備課,發揮先優模示范作用。學院教師先后榮獲全國和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展示一等獎等,獎勵和榮譽有百余項。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舉辦“初心晚自習”系列活動
馬克思主義學院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工作,著力培養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好、學習能力強并有一定社會責任感的優秀馬克思主義理論人才,積極引導學生參加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特色活動。
一是圍繞培養目標,彰顯學校特色。學院根據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特色,以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為支撐,在鍛煉教師隊伍、培養人才上下功夫,采取教學科研實踐相結合的培養模式,在掌握專業知識、提高理論水平的同時,加強對學生的醫德醫風、思想品德與倫理道德教育,培養醫藥學領域所需要的有堅定理想信念的人才。二是感悟經典魅力,堅定理想信念。學院定期開展“我與馬列經典面對面”活動,師生一起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走進馬列經典,感悟經典的魅力,領略真理的力量,活動在師生中產生熱烈反響。三是促進知行統一,提升實踐能力。學院在寒暑假期間組建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主題學習實踐小分隊”,把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育人制度化、常態化、科學化作為工作重點,通過實踐環節創新,推進實踐育人理論研究與實踐活動良性互動。四是形成教學風格,展現理論素養。學院遴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組成團隊,指導學生參加教育部開展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領航計劃系列主題活動,以及全省高校大學生主題活動,《實踐在認識中的決定作用》《共建共享健康中國》《致敬抗日民族英雄趙一曼》《“遠志”青春》等作品獲得國家級獎勵。五是強化思想引領,培育時代新人。學院以黑龍江省思想政治理論課骨干教師、黑龍江省“青馬工程”指導教師、黑龍江省“青年講師團”成員為引領,充分調動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指導教師團隊的積極性,帶領學生走進基層,深入一線,在夯實學生專業知識同時,提升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服務社會。
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利用學科、人才和資源優勢,通過多種形式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一是積極參加各級宣講團,宣傳宣講黨的理論。教師參加中共黑龍江省委宣講團、黑龍江省教育系統宣講團、黑龍江省高校黨員教育培訓專家團、黑龍江省“青年講師團”、哈爾濱市女性素質導師團等,先后為省內各市(地)機關、院校、企業和社區等作報告和講座600 余場次,宣講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師參與宣講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有關活動被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黑龍江廣播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報道。二是利用各種平臺和載體,傳播黨的聲音。學院教師在《光明日報》《中國中醫藥報》《黑龍江日報》《奮斗》以及黑龍江廣播電視臺、黑龍江省干部教育網絡學習平臺、“學習強國”學習平臺、龍江講壇等黨報黨刊、廣播電視以及新媒體平臺,發表有影響的理論文章,交流工作經驗,宣傳黨的創新理論,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抵制和批判各種錯誤思潮,自覺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三是通過參加各種培訓班,發揮立德樹人作用。學院教師被聘為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黨校培訓教師,承擔各級各類培訓和黨的理論專題講座任務。在引領全校師生堅定理想信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文明校園等工作中,馬克思主義學院發揮了獨特作用。
馬克思主義學院秉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學院高質量發展的工作理念,始終堅持發揮黨組織把方向、謀全局、議大事、抓關鍵、強服務、給保障的作用,確保黨組織強化政治功能、履行政治責任。一是建立健全集體領導、黨政分工合作、協調運行的體制機制。為完成各項教學科研、宣傳宣講、服務管理任務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二是建立健全黨建工作與學院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同頻共振的工作機制。以“黨建+管理”強化引領保障,凝心聚力開創發展新局;以“黨建+教研”構筑有效銜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黨建+宣講”傳播黨的聲音,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以“黨建+創新”構建平臺載體,全面提升學院工作活力。彰顯“馬院姓馬”的政治屬性,更好承擔“在馬言馬”的職責使命,激發思想政治理論課黨員教師干事創業的信心和決心,推動學院實現高質量、跨越式、可持續發展。學院黨支部先后被評為教育部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黑龍江省高校“百優”黨支部,黑龍江省基層黨建示范點、省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黨建+”工作模式的開展,使黨建引領保障作用充分彰顯。一是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強化黨政領導班子建設,加強黨對學院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著力加強班子作風建設,提高責任擔當,更新服務理念,不斷增強班子隊伍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二是以思想建設為基礎,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強化“馬院姓馬、在馬言馬”的鮮明導向。著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政治素養,著重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業務水平,堅定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三是以組織建設為基礎,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激發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黨員干事創業的決心和信心。深入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提升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四是以師德師風建設為抓手,培育優良學風教風作風。認真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常態化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推進監督合力。五是以文化建設為載體,推進學院內涵式發展,提升師生幸福感、獲得感。加強文明校園建設,營造良好文化氛圍。
近幾年,馬克思主義學院通過拓展幫扶共建渠道,強化服務功能。學院教師黨員定期深入鄉村開展黨建幫扶活動,為黨員和村民講授“永遠跟黨走,建設美麗鄉村”微黨課,為村黨支部會議室設計粘貼黨建文化墻,為黨員和村民及時講解政策法規,疏解群眾在思想上的一些困惑,在鄉村振興中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此外,學院與民辦高校共建思想政治理論課、建立大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一體化共建單位、與社區開展幫扶活動等。
在新時代,學院將繼續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教師隊伍建設為關鍵,以科學研究為重點,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宣傳宣講和服務社會為己任,推動內涵式發展,努力建設高水平、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